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穷人树 > 天才的眼睛

天才的眼睛(1 / 1)

这个题目,其实包含了两个问题:一个意思是谈天才,另外一个意思是谈天才的眼睛,即观察。第一个话题:文学创作,需不需要天才?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首先看看,什么是天才?我们不妨望文生义做一个简单的定义,天才即天生的才能。紧随这个问题的是,什么人可以称为天才?我还是简单地回答,人人都可以说是天才,哪怕是个傻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在这方面可能智力不是很健全,在另外某个领域可能有特异功能。那么,回到我们关心的问题,文学创作,当然需要天才。文学创作的天才,等于文学创作的先天潜质加上后天兴趣的开发。也就是说,文学创作的天才,需要兴趣作为武器,点一点地开发出来。兴趣这东西,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能是遗传的、与生俱来的,一方面是后天形成的。与生俱来的东西很神秘,我解释不了,我们还是谈谈后天的兴趣吧。后天形成的文学创作的兴趣,源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童年记忆。弗洛伊德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一文中说:目前的强烈经验,唤起了创作家对早先经验的回忆(通常是孩提时代的经验),这种回忆在现在产生了一种愿望,这愿望在作品中得到实现。作品本身包含两种成分:最近的诱发性事件和旧事的回忆。尽管我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不以为然,但是我认为,弗氏的这个判断是有道理的。我以我的经历验证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作家王汶石说,作家跳不出他的生活经验,就像一个人跳不出他自己的影子。可以说,我的写作,主要是靠经验,而在经验里面,有很多是童年记忆。我小时候住过的公社大院,炊事员陶大伯给我讲的那些故事,对我以后的创作产生过不可忽视的作用。我曾经开玩笑说,那个公社大院就是我的少年军校和文学系。关于童年记忆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不少名家大师都有阐述,大家可能都有类似的体会,应该是共识,这里就不多讲了。我们主要谈在生活中培养出来的兴趣。兴趣的形成,除了接近天生的童年记忆以外,也有后天强制性的,比如,大家今天坐在教室里,把学习文学创作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这么一种强制手段,能不能产生兴趣呢?我看也是完全可能的,比如,我们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招生对象是应届高中毕业生,现在的孩子,对于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有很多种选择,不客气地说,有些学生报考军艺文学系,可能并不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可能很多就是为了就学和就业,但是,到了文学系这个氛围,我们要求他用文学的意识思维,用文学的语言说话,我们判断他的成绩,用文学作品说话,久而久之,就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他从茫然到清晰,从被动到主动,四年下来,很多人已经热爱上了文学创作,并且也能写出很好的作品。这里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过一篇小说《象棋的故事》,讲的是一次远洋航行,旅途生活十分枯燥,有个刚刚获得国际大奖的象棋大师在船上摆擂台,那自然是战无不胜。这个消息在船上不胫而走,终于来了一个象棋高手,要求大师让他两个主力棋子,大师慷慨答应。于是,情况有了变化,大师面前有了对手,二人对弈还真的难解难分,引得围观者群情激昂,高手似乎也有些得意忘形。然而,就在他即将展开新的攻势的时候,围观的人群中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千万不能这么走!下面的话大约是,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下面的故事可想而知,在这个被作者命名为K君的羸弱苍白的男人的指导下,大师输了。再往后,大师数次挑战,围观者押上赌注,K君无处可逃,只好同大师对弈,结果是,大师屡战屡败。这个故事采用倒叙的手法,层层剥开悬念,写得一波三折峰回路转,很有可读性。但是,我要说的不是茨威格的创作技巧,而是那个名叫K君的男人,他的高超的棋艺是怎么来的?原来,K君是个犹太人,在二战中被德国军队关进集中营。在长期的关押中,寂寞难耐,有一次提审,纳粹军官中途外出,K君发现审讯室内有一本书,喜出望外,冒着生命危险将这本书带回牢房,然而,却大失所望,因为看不懂。K君将书一扔老远,可是几天之后,还是寂寞,忍不住又把书找出来看,就这样,就靠这个棋谱,他坚持活了下来,并把象棋琢磨得滚瓜烂熟,终于在获得自由之后,一展身手。茨威格是个写实高手,而且擅长纪实,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小说取材于真实的故事。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兴趣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因此,天才也是可以后天形成的。今天,我们幸运地不再有那样特殊的遭遇,我们是在自由的环境里,如果我们决心投身文学创作,那么,我们更有条件在文学创作这一领域里得心应手。那就要看毅力和恒心了。兴趣驱动热情,而仅仅有兴趣有热情,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个人认为,进行文学创作,必须首先提高几种能力。我在军艺文学系的教室里给我的学生写了八个字:观察、想象、审美、表现,我告诉我的学生,在文学系四年,就学这八个字。这八个字悟透了,就可以进行创作实践了。今天,我们就从“观察”讲起。一、观察力是创作的基本功初学写作的人,可能会遇到一个普遍的问题,面对丰富斑斓的生活,却往往不知从哪里下手。因此,培养一双慧眼,能够从司空见惯的生活里面发现文学的元素,找到自己的创作支撑点,是非常重要的。观察力是构成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观察,是一个广义词,并不仅仅单指视角,也包括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等。一个作家,往往有着不同寻常的洞察力,有一颗敏感的心,能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意义。一个成熟的作家,抓住什么都能引申开去,写出作品。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

要达到这个境界,就要培养观察力。作家和其他门类的艺术家有很多培养观察力的方法。画家从写生入手,就是对观察力的培养。小说家也有类似写生的方法,福楼拜就曾经要他的学生莫泊桑作过这样的训练,他说,“当你走过一位坐在自家门前的杂货商的门前,走过一位吸着烟斗的守门人的面前,走过一个马车站的面前的时候,请你给我画出这杂货商和守门人的姿态,用形象化的手法描绘出他们的包藏着道德本性的形象外貌,要使得我不会把他们和其他杂货商混同起来。还请你只用一句话就让我知道马车站有一匹马,和它前前后后五十来匹马有什么不同。”

福楼拜对莫泊桑的强化训练真够狠的了,所以莫泊桑也成了世界级大师。作家艺术家的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它是用身体各个感觉器官去感觉,最后用大脑去看。作家有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和一双反应灵敏的眼睛,对过去的事情记忆犹新,对眼前的事情始终保持好奇和敏感,随时随地发现那些具有审美价值的素材,首先让自己动心,然后让读者动心。二、观察的核心是“察”观察观察,观其行,察其心。“观”是外部行为,“察”是内心省察,“观”是手段,“察”是目的,是观察力的核心。“观”是感觉,是我们身体的各个感觉器官对外部事物的反应,包括眼看、耳闻、鼻嗅、体触等等。而“察”则是心理活动,是感悟。观察力的核心是感悟能力。观察的过程好比雷达在空中扫描,得到的信息要进入数据中心进行分析。作家的观察力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观察自然界,二是观察社会,三是观察人物。1观察自然界。中国古代诗人,在观察景物方面堪称一绝。唐诗宋词里面有很多名作都是见景生情、借景抒情,咏物言志,而且里面不乏通感,不仅能看到景物,而且能听到景物,嗅到景物的思想,甚至人景一体,情感交融。前段时间我读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他笔下的雨,那真是声势浩大无孔不入,你读了几段,很有可能放下书本站起来,看看门后有没有雨伞。再读几段,大晴天里闭上眼睛,也似乎能够看到杏花春雨江南,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历历在目。离开大陆二十五年,那种挥之不去的乡愁就像冷雨的气息,弥漫在我们的肺叶上。你甚至可以看到更久远的一幕,“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离情别绪,一脉相承,真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啊!2.观察社会。通常说来,伟大的作家也是思想家,他们除了观察人物,善于在寻常生活中发现艺术的源泉,还站在社会的高度,进行形而上的感悟。比如鲁迅说: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就像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再如钱钟书先生说,婚姻好比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大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等等,这些至理名言都是在对社会生活反复观察体味中得出来的。观察社会还有一个层面,就是观察社会现象,风俗民情,精神面貌,生活状态,这也需要作家独具慧眼。鲁迅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对中国民间进行细微的观察,终于发现了阿Q,概括出“精神胜利法”(“老子先前比你阔多了”“儿子打老子”),刻画了典型的阿Q精神。茅盾为了写《子夜》,曾有一段时间泡在民族资本家中间,深深地体会到旧有的经济体制奄奄一息,所以在小说的第一章就写乡下的吴老太爷进城,患脑溢血而死。吴老太爷好像“古老的僵尸”,一见太阳和空气便风化了。这个意味深长的隐喻实际上是作家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悉心揣摩得出来的。同样一件事情,个人的看法不同,一千个人读过《红楼梦》,就会出现一千个林黛玉。而作家,往往会看出一千零一个林黛玉,他从林黛玉的身后又看出来另外一个,作家的艺术眼光往往比别人锐利。比如请客吃饭,普通人的重点在于“吃”,而作家一定是在“请”字上做文章。中国古代女子包小脚,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那是因为审美需要,男人变态,喜欢那东西。而作家刘震云却从中看到了另外的动机:为了防止她跑得快,所以就把她的脚包得特别小。当然这个看法不一定正确。作家的看法无须多么正确,但是必须独特。3.观察人物。对于作家来说,观察人物尤其是看家的本事。观察人物,通常都是从肢体语言观察,由上而下。大家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但是,这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了,有些人就会掩饰自己的眼神,实在不行就装瞎或者戴墨镜,不让你从他的眼睛看到他的心灵。其实,心灵的窗口远远不只是眼睛,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有表情,面肌痉挛就是一种表情。两个人在茶馆里聊天,你看他们的坐姿,你就知道他们的关系,谁是谁的老板,谁有求于谁。还有,人紧张了是什么表情,他会不厌其烦地抽烟,或者喝水。人恐惧的时候是什么表情,除了瞳孔放大,还有手脚,手指和脚趾都会有反应。我们大家看电影,看里面的独裁者,肢体语言是最丰富的。希特勒是全世界的公敌,但是他为什么有那么大的煽动力,我感觉他就是会演讲,而在演讲的过程中,他的独特的手势可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读中学的时候,对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印象很深,这个人物外在形象的刻画,前面只有一笔:眼珠间或一轮,才能看出她是一个活物。就这一笔,祥林嫂的呆滞、绝望、希望,全都跃然纸上。鲁迅先生用寥寥几笔把一个活人写得像个死人,而且写得那么传神,入骨三分,一个字都不多。这无疑得益于长久细致的观察。茨威格写了很多精彩的小说。在我看来,他有一个特殊的本事,就是善于观察。以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为例,作品写的是一个寡妇受丈夫影响,学看手相,在赌场里,发现各种各样的手,有的手有激情,有的手有个性,有的手有思想,手的表情反映输赢。“每一只手都仿佛是野性难驯的凶兽,只是生着形形色色的指头,有的钩曲多毛,攫钱时无异蜘蛛,有的神经颤栗指甲灰白,不敢放胆抓取,高尚的、卑鄙的、残暴的、猥琐的、诡诈奸巧的、如怨如诉的,无不应有尽有——给人的印象却是个个不同,因为,每一双手就反映出一种独特的人生,只有四五双管台子的人的手算是例外……”我们知道,真正观察这双手的,当然不是作品中的所谓C夫人,而是作家茨威格观察的结果。有一天,一双陌生的手出现了——“我绕着走向第三只台子,摸出几个金币预备下注,忽然迎面传来一阵非常奇怪的声响,使我吃了一惊。那时正当人人定睛个个紧张,心神似乎都被静默震慑住了的一霎,每逢圆球奔跑得疲惫无力只在最后两个码盘上颠踬着时,就会出现这样的一霎,此刻我竟听到一阵咯咯喳喳的响声,像是骨节折裂。我不自主地向对面望了一眼,立刻见到——真的,我吓呆了!——两只我从没见过的手,一只右手一只左手,像两匹暴戾的猛兽互相扭缠,在疯狂的对搏中你揪我压,使得指节间发出轧碎核桃一般的脆声。那两只手美丽得少见,秀窄修长,却又丰润白皙,指甲放着青光、甲尖柔圆而带珠泽。那晚上我一直盯着这双手——这双超群出众得简直可以说是世间唯一的手,的确令我痴痴发怔了——尤其使我惊骇不已的是手上所表现的激情,是那种狂热的感情,那样抽搐痉挛的互相扭结彼此纠缠。我一见就意识到,这儿有一个情感充沛的人,正把自己的全部激情一齐驱上手指,免得留存体内胀裂了心胸,突然,在圆球发着轻微的脆响落进码盘、管台子的唱出彩门的那一秒钟,这双手顿时解开了,像两只猛兽被一颗枪弹同时击中似的。两只手一齐瘫倒,不仅显得筋弛力懈,真可说是已经死了,它们瘫在那儿像是雕塑一般,表现出的是沉睡、是绝望、是受了电击、是永逝,我实在无法形容。因为,在这以前和自此以后,我从没有也再见不到这么含义无穷的双手了……”这是写手吗?是的,可是,确实通过对于手的描写表现赌徒灵魂的搏斗和挣扎。正是因为这双手,给C夫人带来了不可抗拒的好奇,结果把她拖入一场难以忘怀而又羞于启齿的感情纠纷中。茨威格对人的外在行为观察得如此细腻、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是他的小说受到普遍欢迎的主要原因。作家要写的当然不是手,而是C夫人的情感经历,但是他是通过C夫人的观察,从手的表情入手,进而观察赌徒的表情,进一步观察赌徒的心灵世界,从而写出C夫人的情感历程。茨威格写手,堪称一绝。我记得还有一个作品,名字好像叫《恐惧》,写一个女人偷情,做贼心虚,回来的路上提心吊胆,老是怕被发现。后来她真的被打劫了。她把钱财交出去之后,怀着庆幸的心理,正要离开,突然又一只狰狞的手出现在她的面前,让她毛骨悚然,这一只手的描写,把女人内心的恐惧刻画到极致。其实,那还是盗贼的手,盗贼获取钱财之后,还不罢休,“把钱包给我!”

出人意料,但是悬念吓人。观察力的敏锐程度决定了从一个人身上得到的信息的多寡。也就是说,只有敏锐的人才能迅速判断一个人的职业。比如,我们在街上看到一个身穿便衣的军人,不管他怎么乔装打扮,他总会留下一些痕迹。我曾经写过一个小说,里面的女特务被我们的地下组织识破了,最初的线索就是她走路的姿势,地下党在这个女特务匆匆行走的时候,突然喊了一声立正,这个女特务立马以标准的军人姿势站定了。本能反应。同学们都知道,我们部队的著名作家朱苏进,写了很多好作品,像《炮群》《射天狼》《第三只眼》等等,尤其是他写部队基层生活的军事训练,活灵活现,让你如临其境,不仅抓住你的眼睛,还能迅速抓住你的神经。他从军营最平凡的生活提炼出可以上升到军营文化层面的元素,比如他在射天狼里写队列,颜子鹄站在与全团排面成等腰三角形的指挥位置上,目光掠去,一眼就认出哪一片是一连。他们普遍比其他连队的战士黑些瘦些,一声向右看齐,腹部回收,胸脯一概挺起来,胸兜里没有凸出香烟盒、打火机之类的杂物,也没有歪腰扭腚、抽动腮帮子的。这高质量的队列,就像一串环环相扣的铁链,胆小鬼夹杂其中也会勇敢起来。这是一段关于队列的经典描写。想一想,我们谁没有经历过队列训练,可是我们往往认为,那静止的队列,实在没有什么写头,而朱苏进就是从这静止的队列里发现了很多东西,首先,从外在的形式上他一眼就看出哪是“一连”,因为他们比其他连队瘦一些黑一些。接着他发现:胸兜里没有凸出香烟盒、打火机之类的杂物,也没有歪腰扭腚、抽动腮帮子的。这高质量的队列,就像一串环环相扣的铁链……作品里的叙述者副闭长颜子鹘发现了连队扎实的作风,要害是后面一句:胆小鬼夹杂其中也会勇敢起来。就这一句话,他把从队列里观察出的外在形象,同人的内心世界,同战斗力结合起来了,这可真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观察得入木三分。在我看来,朱苏进是一个特别善于观察、观察得特别出新意的作家。二十年前我读他的中篇小说《凝眸》与《第三只眼》,感到他本人似乎也有第三只眼。作家都应该有第三只眼,那就是感觉。前几天我看一篇回忆文章,美国的一个摄影师回忆他的九十三岁的父亲临终之前的三年,他一直陪在老人身边,在描述了他的诸多观察之后,他突然来了一笔:他还表现为一个“色老头”,老人家对儿媳妇的穿着很感兴趣,赞美她的身材,还建议她穿超短裙。老人家色眯眯地看着儿媳妇。这段回忆,也涉及性,还涉及伦理道德。可是我看这段文字,丝毫没有龌龊的感觉,我觉得我被他打动了。显然,这个摄影师发现了人生中的一大隐秘,并且把它用恰到好处的方式表现出来了。小说之所以是小说,或许就是因为它可以小中见大,以微观映照宏观、影响宏观。一个作家有没有才华,其标志是能够从生活中直接发现别人熟视无睹的题材和其中包含着令人深思的、发人深省的人生真谛,并且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把他表现出来。一个作家成功的根本因素是他丰富的生活库存和他对于生活的洞察力。我们说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离开这个源泉,我们就会一无所有;如果我们不会观察这个源泉,不会从这个源泉里感悟出具有审美价值的元素,我们同样一无所有。三、观“表”察“内”,找到“故事”我们知道,故事是小说的载体,只有通过故事,我们才有表达情感、表达我们的价值观和道德感的平台。初学写作的人往往会感到棘手,就是找不到故事。那么故事在哪里呢?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故事就在你的身边,故事就在你的心里,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慧眼,能不能从寻常的生活中发现故事,能不能从千头万绪的故事中找到你需要的故事。俄罗斯作家契诃夫有一次对朋友说,只要你高兴,我可以根据这个茶杯写个小说,你信不信?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只要你手里掂着锤子,满大街都是钉子。我刚到空军的时候,听过一个钉子汤的故事,讲的也是观察和发现的意思。带着文学创作的眼睛观察生活,你会发现满眼都是素材,就看你要写什么了。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我总结出一个路径,大家可以试试。发现故事的路径:需求——行动(故事诞生的缘由)——得不到满足(矛盾)——部分得到满足(转折)——产生新的不满足(更大的矛盾)——新的满足(更大的转折)——愿望实现或者绝望(结局,前者是喜剧结局,后者是悲剧结局)。如果是一部长篇,小说情节推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主要人物化解危机的过程,不断地面临危机,不断地化解,不断地遭遇新的危机《历史的天空》就是这么构思出来的。小说实际上就是对人的一种检验,只有让人物始终处于非常状态,才有可能呈现非常态。那么如何让人“非常”呢?有很多路径,我选择的是“需求”。人的需求有很多层次,大致有精神层面的和物质层面的,更多的是兼而有之。我曾经在课堂上让学生出个题,我们师生当场在课堂上完成一个构思,学生出的题是:街上行色匆匆的农民工,下面就看我们构思的小说框架。我们先讲第一个层面:物质需求生发的故事。首先,我们赋予这个农民工一个符号,假设他就叫张三,再假设他的需求,春节前要回家团圆,需要购买火车票。结果有两种,一种是买到了车票,需求满足了,但是旧的需求满足了,新的需求又出现了,他上了火车之后还有故事,我们按下不提。现在我们看看第二种情况,他第一次去排队,轮到他了,票没了。他第二次去排队,他怕悲剧重演,加塞,结果与别人发生争执,被驱逐出来了。第三次去排队,遇上“好心人”,卖给他一张票,付钱之后,他发现是假的。第四次还去排队,票贩子又来了,被他发现。他联合老乡将票贩子扭送派出所,路上交给了一个正巧路过的警察,警察带走了票贩子。张三继续排队,在试第五次了,正排着队,结果发现票贩子又出现了,原来警察是假的,是票贩子的同伙。假警察和票贩子联合起来敲诈勒索张三,故事就进入高潮阶段。以上各个阶段,都有情节点。这些情节的产生自然而然,奥秘就是我们把握一个原则,不让他顺利地买到票。我们不断地给他设置障碍,障碍派生情节。只要你展开想象力,我们可以设想无数个结局。结局之一:张三自认倒霉,给了票贩子一笔血汗钱,回到家里,一蹶不振,大病一场。一场人生悲剧就此展开。结局之二:在票贩子勒索他的时候,他不紧不慢地从怀里掏出一个证件,原来他是新任的铁路公安局的局长。一个抑恶扬善的故事诞生了。结局之三:张三作为公安局长,收拾了票贩子之后,得到一笔钱财,并没有上交,而是收买了一批打手,也在车站干起了票贩子的行当。原来张三的公安局长身份也是假的,证件是他伪造的。几年之后,张三成了最大的票贩子,火车站的龙头老大,而且是武装贩票。再几年后,张三被抓获,再几年后……再几年后,我们这些作家想让他是什么结局,他就是什么结局。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有需求,就一定有行动,行动一旦受到障碍,就一定会有解决障碍的行动,依此类推,各个阶段都有情节,故事应运而生。(2013年9月21日在空军文艺创作会上的发言)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父皇,请退位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乱世武夫 超品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