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对外的事业非常成功,可谓是叱咤风云,然而,由于天性过于仁慈、善良,后来却被自己从小疼爱的弟弟赵光义篡取了江山,可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可说是君子常败于小人之手吧。赵匡胤是一向疼爱这个比自己小着十二岁的弟弟的。早年的时候,赵光义病了,赵匡胤还亲自去他的床头服侍他。在烧艾草热炙之时,赵匡胤总是害怕会烫坏了弟弟,便先在自己身上烧几下试试,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儿子一般。赵匡胤总是对身边的大臣们夸赞自己的这个弟弟说:“朕这个兄弟,生下来之时便与一般人不同,你们可以留心瞧瞧,他龙骧虎步,威风凛凛,将来必成大器,为朕所不及啊!”
也许是赵匡胤太过于溺爱这个弟弟了,才使他这个弟弟内心滋生了要簒其位,并超过他的想法。赵光义脸上一向很随和,与疼爱他的哥哥很亲密,其实内心里阴得很,他的哥哥比他强得太多,在他面前像一座山,使他不得不仰视着他的哥哥,不得不和他的哥哥亲密,不得不讨好他的哥哥,敬老的、爱小的,因此,他也在慢慢发展着自己的势力,培植着自己的力量。赵光义在大宋建立以前没有什么名位,他权势的扩大是随着大宋的建立开始的,也就是完全依靠他的哥哥赵匡胤。建隆元年的五月,赵匡胤御驾亲征李筠,命赵光义当大内督点检,以致那时候的开封街巷之间都小有谣言,说:“点检为天子,更为一天子地也。”
建隆二年,赵匡胤又封弟弟赵光义为京城开封的府尹,一直当到开宝九年,整整当了十六个年头。在这个时间段内,赵光义凭借着自己是皇帝亲弟弟的身份,又靠着自己京城府尹的职位,认真细心地经营和培植自己的势力,于京都开封编制成了相当强大的势力圈,光他的晋王府内幕府人员就有六十六人。同时,他还有意结交了许多文武官员,纵然是他哥哥的老部下,他也要想方设法把他们拉拢过来,像楚昭辅与卢多逊等有影响和实力的大臣他都去拉拢。在当时的大宋,除了他的哥哥赵匡胤之外,就数他的势力是最大的了,有谁敢惹?大将党进因为粗豪和忠直,也深受赵匡胤宠信。然而,即使像他这样的忠直之士,也要讨好赵光义。党进曾经奉赵匡胤之命,对京城开封进行巡视,凡见京都百姓有蓄养禽兽的,一定会被他拿过来放生,并且他还会不满地训斥一句:“买了肉不孝敬你自己的父母,却来饲养这些禽兽!”
有一天,赵光义家里一名仆人肩膀上架着一只雏鹰在京都街上遛鹰,刚好被党进巡视撞见。当时他也不知道是赵光义家的人,便不由分说,要把那雏鹰放生。遛鹰的这个仆人镇定地说:“这可是晋王最喜爱的宠物!你把它放了,我马上告诉晋王去!”
党进一听说是晋王的宠物,就赶紧把话收了回来,再也不敢放了。并且小心翼翼地将鹰还给了这个仆人,说:“原来是晋王的鹰,你可要仔细喂养啊。”
说完,又怕人家不高兴,会在晋王面前说什么,便又追过去,掏出一把银钱塞给这个仆人说:“拿着,给这只鹰买些肉吃!”
对于赵光义势力的急剧膨胀,首先引起警惕的是宰相赵普,于是赵普就提醒皇帝赵匡胤。当然最初的时候,赵匡胤是不以为意的,他这个慈爱的兄长,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一向溺爱的这个弟弟会抢夺自己的皇位。然而,赵普的进谏,又传到了赵光义那里。于是两人便开始了一番明争暗斗。赵普当然是斗不过皇帝的弟弟赵光义的,何况那个十分仁爱的皇帝又总是偏袒着弟弟。然后就是赵普出任河阳节度使,赵光义被封为晋王,位居宰相之上,从此赵光义的势力便除了皇帝之外,谁也不能相敌了,也差不多成为了二皇帝。随着事情的发展,赵匡胤不可能没有丝毫的发觉,即使他怎样的仁爱,也毕竟是历经世事的皇帝。他感觉很无奈,他怎么下得去手杀掉自己的亲弟弟呢?他是无论如何也下不去手的,他想他必须得想一个万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