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
宋海宁跑到父亲身边,宋大叔呵斥道:“胡闹,谁让你上山来的。”
“我来帮你啊。”
说着,宋海宁一把抢过父亲手里的水桶,扑向大火中,趁着大伙都在忙着救火,她从空间里偷渡出一些灵泉水。
在灵泉水的帮助下,很快,大火被熄灭了。
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宋大叔留下了两个村民在这里看着,一旦有火星,立刻扑灭。
下山时,已经半夜了。
村民们你歪我倒,没有一点点的力气,相互扶持着下了山。
看着父亲以及村里人疲惫的身影,宋海宁对乔赫宸真是恨死了,可一下山,就看到点燃的火把,照亮了黑夜。
空地上摆放了几张桌子,桌子上满满当当丰盛的饭菜。
乔赫宸献宝一样,转动轮椅缓上前,说道:“宋大叔,一点点的小心意,你们快吃吧!”
欢呼声响起,村民们已经看到了桌子上的红烧肉,啧啧啧,这真是过年了。
突然,宋海宁想到乔赫宸不告而别的事,抓住他去了个角落。
“哟,真挺能装啊!”
乔赫宸不敢反驳,谁让他死后那个撒谎的人呢,弱弱的说道:“我还不能暴露自己!”
“啧啧啧,乔大少爷不能暴露自己,就能不辞而别了。怎么,你还回来干嘛呢?你干脆就别回来了呗!”
话说出去了,宋海宁自己都觉得这话怎么那么像小媳妇抱怨家里男人外出不回呢?
乔赫宸听的直懵圈:“我不辞而别?我走的急,但是第二天我就派人来村子里给你送信儿,告诉你我有事外出几天,还送了一批粮食。
你没收到吗?”
“报信儿?报什么信儿?粮食我们也压根没见到啊!”
乔赫宸的脸色一下子阴沉了下去。
宋海宁:“出事了?”
“坏了,我的人内部之间出了问题!”
宋海宁:“那个事,你回头再处理,我来还有另一件事!”
看乔赫宸的表现,不像是有假,既然如此,她也不想再纠结这件事。
当务之急,她打算配合乔赫宸的工作,顺便帮一帮宋家村乃至双阳镇。
“什么事?”
“乔赫宸,既然你要搞研究,那不如扎根在这里。我有个办法,能让你的人正大光明的出现在我们村,他们也不用东躲西藏。
现在呢,村里的孩子都没有学可上。
我觉得,孩子要是这样下去,迟早都会完蛋的!
你的那些人,轮流着教孩子一点基础的知识不难吧?
我可以帮助你将整个宋家村利用起来,打造一个属于你的研究基地。
整个村的人也可以为你所用,藏着你打掩护。
一旦出了什么问题,你们也可以第一时间转移,绝对查不到你的头上,如何?”
“听起来倒是可行,只是操作起来难度还是挺大的,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因此,你得帮我,作为回报,我会在村子里开设学校,而且不会有任何的人来查。
我还会给村子里提供最先进的种植机器,怎么样?”
“祝我们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两个人的手握在了一起,不知不觉的,两人一块咧开嘴笑了起来,他们竟有了一种,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的感觉,奇怪,奇怪。
这一幕,落入了不远处陆思元的眼中,他默默退后,苦笑着。
看来,以后他都只能远远的望着宋海宁了,不喜欢到头来还是不喜欢啊!
次日一早,乔赫宸找到宋大叔说了这件事。
宋大叔一拍桌子:“行啊,你这样做,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好了。
整个双阳镇还从来没有哪个村子能有自己的学校呢,真的不收学费吗?”
“不收取任何的学费,而且管吃,做饭的人从村子里找,我会付给他工钱。
但是有一个前提,去的孩子一定要听话,好好学习,不学习的,我给他三次机会。
三次机会,若还是不中用,退学。”
“行行行!太行了,我去通知大伙儿,你等着,你等着我啊。”
宋大叔鞋都顾不上提就跑出了门,俗话说的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一辈子只知道挖土,像他们一样能有什么出息呢?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孩子必须学习。
村子里的人一听说要建学校,全都炸了,要知道,学习好,那是可以走出小山村的啊!
宋海宁就是最好的例子,一人站起来,全家都吃香喝辣的,甚至他们村子都跟着沾光,学习,必须学习。
村里人领着孩子都聚集到了宋家的门口。
“村长,赫宸小兄弟,只要你能让我们的孩子读书,你让我们干啥,我们就干啥!
没有钱,我们拿东西抵,尽可能不让你吃亏。”
“对,我们有钱的拿钱,没钱的拿东西抵!”
......
吵吵闹闹中,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
乔赫宸:“乡亲们,来到咱们宋家村,我有了一种家的感觉,所以你们就是我的家人。
你们的孩子就像是我的弟弟妹妹,让自己的弟弟妹妹上学,我怎么能收钱呢?
但是,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大伙儿能听我说几句。”
“你说,你说....”
“说吧...”
“我希望,大家能对家里的男孩女孩一视同仁,女孩读书好了,是非常有前途的。
如果谁家只让男孩读书,不让女孩来,那么我有权利拒收。
其次,选择了读书,就要好好读,如果不听老师的教训,一味的调皮捣蛋,我会直接将他开除。
这也是我把丑话说在前头,省的到时候多生事端,行吗?”
宋海宁望着乔赫宸,啧啧啧,一番话说的真是深得她心啊。
毕竟村子里人还是有些思想落后的,总觉得女孩就应该在家干活,到了年龄,以高价嫁出去换取彩礼给儿子娶媳妇。
宋海宁特别希望能够给村子里的小丫头们一个选择的机会,乔赫宸很好,他给了女孩们,乃至村子里的所有人一个机会。
宋大叔:“乡亲们,大家同意吗?”
“同意!村长啊,你家闺女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男孩女孩,没啥不一样,我愿意送我闺女上学。”
“我也愿意!”
“我也愿意。”
......
即便是有几个老顽固,但面对大众,他们也只能随波逐流,让家里的小丫头送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