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界,请向他们敬个礼(七) 初夏的沂蒙,风景如画。山,绿油油的;水,蓝盈盈的。天空如洗,白云朵朵。与大城市相比,这里的空气带着芬芳馥郁的香甜。 上午参加完座谈会,应邀与参会人员合影。这个时候,我刚好与满书记站在一起。也正是这个时候,与满书记有了最近一次接触。他,国字脸,浓眉大眼,嘴唇厚实,笑起来脸上两个酒窝略显腼腆,脸上的皮肤虽然没有他家乡黑土地那么深刻,但也接近了古铜色。与古天乐,张涵予有得一拼。 合影后,我们就分赴各个社区,走访慰问老兵。 去农村社区的路并不平坦,上坡下坡,少了城市大道的平静,多了几分乡村小道的颠簸。沂蒙地区与我的老家湘南的地形地貌有几分相似。像丘陵,但比丘陵的山要高。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怪不得人人都说山东大汉,粗犷中带着细腻,豪放中带着柔情,淳朴中着闯劲。这也正是当年一个个将自己心爱的儿郎送上战场,成为红色故土最真实的写照。 坐在车里,满书记与随行的乡镇干部有了比较深入的交流。我与纬哥就在一旁聊着昨天晚上的“勾级”——那几个美女同事的“勾级”水平虽然不错,但我们也是有破解她们牌风的办法了,稍要改变一下策略,或者换一下对家。我们两正在聊着,但仿佛听到了满书记的自我介绍。 原来,满书记对老兵的感情还要从老爷子那说起。老爷子当过兵,他小时候见的最多的就是父亲的战友。老爷子是空军,参加过抗美援朝,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之后,又默默无闻地投身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满书记的工作对退役老兵的关心也有对父辈的情感。所以,当一份工作带着感情去落实,就没有干不好的工作。满书记这份情感在沂蒙之行如果印象还不深刻的话。那么,第二次一起出差去边防线上慰问边防军人的实际行动,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车,还在行进中,只是路越来越窄。开了一个多小时,即将进村,随时的乡镇干部提醒我们,说马上就要到了。满书记说大家把慰问金、慰问信、慰问品准备一下,一会各自带好。他满嘴的东北腔,说话的时候也是典型的“东北普通话。”
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81岁的退役老战士张来远老人家。 张老虽然高龄,但精神面貌很好,仙风道骨的,一看平时在村里就是一个精干的小老头。 他告诉我们,自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义务兵。在朝鲜战场光荣负伤后荣归故里。享受国家补助金每月500元,每年年底优待金300元,医疗补助及时到位、家庭幸福,民政的同志们和乡镇的干部经常来看望他,让他由衷的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用他自己的话说,当兵三年,幸福一生。 当然,张老参加抗美援朝的参战经历无不让我们在场的人员肃然起敬! 他们不是别人,他们就是英雄,他们就是共和国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