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弗吉利亚崛起录疯艺炯龙 > 第五百零一章:强国在科研,强科研在教育

第五百零一章:强国在科研,强科研在教育(1 / 1)

扩军之后新的军队的战斗力到底处于怎样的水平,劳尔部长并不敢保证。

相较于目前澳大拉西亚军队这些已经参加过一战的士兵来说,新兵的战斗力绝对要低一个档次以上,这是必然,也是任何国家扩军都避免不了的事情。

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除了加大对于新兵的训练之外,也就只能找机会让这些新兵上上战场,经历生死之后,才能提高他们的战斗力了。

但一战后的战争可不好找,特别是澳大拉西亚能干涉的战争,似乎也就只有俄国的内战了。

但俄国的内战没有英法的牵头,阿瑟是不可能主动参与进去的。

俄国和苏维埃俄国这两个大家伙正打得火热,目前双方的常备兵力均已经突破百万,不是现在的澳大拉西亚能够干涉的了的。

就算能够干涉,也注定会让澳大拉西亚损失惨重,对于阿瑟来说得不偿失。

以澳大拉西亚目前的国际地位和背靠世界联盟的实力来看,基本没有不开眼的国家敢来惹澳大拉西亚,哪怕是美国人也是如此。

“这是扩军所要面临的正常问题,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也只能寄希望于大量的训练来提高士兵们的作战能力了。”阿瑟点了点头,对于劳尔部长提出的问题表示理解。

见有任何人对于肯特首相所提出的扩军计划有异议,阿瑟这才表示:“既然如此,那么新一轮扩军就按照这份计划尽快执行。我希望能在明年的国庆节之前,我们的常规军队总人数扩大到25万以上。”

近卫军两个师4万人的规模目前也暂时足够了,毕竟近卫军的职责只是拱卫首都和王宫,保护王室以及阿瑟的安全,规模没有必要太大。

澳大拉西亚实际的作战军队仍然还是国防军,近卫军也没有必要喧宾夺主。

扩军的提议通过之后,特特首相又将话题转移到四年计划的第四点,也就是科技的身上。

“陛下,各位。除了对于军事科技的重视和大力投入之外,对于民用科技和其他的研究,我们也应该重视并且加大投入。

除了我们所拥有的维多利亚奖之外,还应该组建一些更小的奖项,来奖励民间其他对于科研有着帮助的研究人员以及民众。

同时,设立更多的科研基金,鼓励更多的平民科研人员进行自己的研究,这对于我们的科研工作也是有帮助的。”肯特首相说到。

欧洲人才大量外流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大量的平民科学家没有足够的研究资金,正因为将自己的身家全部投入研究的原因,导致自己入不敷出,生活拮据甚至破产。

澳大拉西亚经过这十多年的教育铺垫,也诞生了一小部分民间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

对于这些人还是要进行保护的,毕竟谁也不能保证民间这些人是否会有将来的伟大科学家。

用一点点少量的资金来挽救这些人的科研生涯,相当于是在刮彩票,既能保护澳大拉西亚的科研环境,能尝试着挖掘民间的一些科研人才。

毕竟,维多利亚奖虽然已经是世界著名的科研奖项,名气绝对是国际性的,每年的获得者也能吸引大量媒体的关注。

但问题是,维多利亚奖每年也就这几個奖项,到现在为止已经颁布了十多年了,维多利亚奖的获得者也才堪堪突破了70人。

这一点人数相较于世界范围内大量的不得志的科研人员来说不值一提,只有颁布更多的小奖项和小基金,帮助更多的科研人员,才能改善澳大拉西亚的科研环境,将澳大拉西亚变成一个强大的科研国家。

而科研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科教兴国可不是说说而已,教育来改变科研环境,科研来改变国家各行各业,从根本来提高一个国家的底蕴,以及各种各样的科技的先进程度。

正是有了各种各样的科研,欧洲地区才依靠两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最璀璨的明珠。

如果没有这两次工业革命的话,现在欧洲人的生活相较于中世纪也好不了多少,更不要说各大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世界霸主,先后建立遍布全世界的殖民帝国了。

澳大拉西亚也正因为在军事科技方面的大力投入,才在飞机和坦克方面取得了领先,让澳大拉西亚拥有了军事方面的列强实力。

国家的强大永远离不开科研,因此,肯特首相所说的改善科研环境是很有必要的。

能够让澳大拉西亚政府花费部分资金来改善科研环境的前提,正是因为目前澳大拉西亚政府的财政状况十分良好,拥有足够的资金来挥霍。

但这也不能算是挥霍,毕竟鼓励科研对于国家发展来说十分重要,甚至能够决定澳大拉西亚的未来是否更加强大。

阿瑟也十分看重科研领域和那些科学家,对于肯特首相的提议更是欣然接受。

甚至阿瑟还表示王室财团将会拿出一部分资金,分担政府的压力,同时帮助更多的科研团队和科学家们。

目前的澳大拉西亚皇家科学院,每年都要花费上千万澳元供养大量的科学家。

不过这些科学家带来的成就也确实值得这些花费,像爱因斯坦和特斯拉等人物,澳大拉西亚皇家科学院在世界范围内的名声很响亮。

再加上维多利亚奖的吸引,澳大拉西亚皇家科学院拥有70名维多利亚奖获得者中的一小半,将近30名世界顶尖的人才。

获得维多利亚奖就代表着拥有一大笔研究资金,这也让许多拥有爱国情怀的科学家不愿意移居到澳大拉西亚。

阿瑟对此也表示理解,不过还是重点关注了一些科学家。后世名头比较响亮的,基本都被拉拢到了澳大拉西亚的皇家科学院。

后世没什么名声的,或者研究的领域对澳大拉西亚造成不了太大的威胁的,也就没那么在意了。

毕竟澳大拉西亚不可能笼络全世界大部分的科学家,其他的国家也不会允许澳大拉西亚对于这些科学家进行操控,更不要说派人暗杀了。

如果被媒体爆出来的话,轻则国家的名声受损,重则大幅度丧失对于国外人才的吸引力。

目前的维多利亚奖可是澳大拉西亚科研界的金字招牌,阿瑟不允许,也绝对不会让维多利亚奖丧失吸引力。

科研和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来说都很重要,科研决定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教育决定科研的强大与否,教育和科研也不可能分开。

肯特首相接下来就提到了关于教育的话题,阿瑟给出的答复是,大力扩建澳大拉西亚大学的数量。

目前澳大拉西亚的大学总数量大约在大大小小三十多所,遍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区。

但人口已经明显成长起来的新几内亚和澳属帝汶,目前还没有大学,或者说还没有比较正规的大学。

其实也很好理解,毕竟澳大拉西亚之前的策略是发展本土,对于殖民地来说一直处于半忽略的状态。

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澳大拉西亚的领土还有扩张的机会。

像目前的新几内亚殖民地,相较于一战前扩张了两倍以上,人口暴增后没有大学也就体现出了弊端。

大学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十分重要,仅能够对外吸引留学生,将其培养成亲近澳大拉西亚的人才,甚至直接将这些拥有不错学历的人才拉拢到澳大拉西亚。

除此之外,大学的知名度和数量也决定着澳大拉西亚的教育环境。而教育环境也和移民吸引力挂钩。

甚至有些移民就是奔着某些大学去的,毕竟谁不喜欢拥有优秀的教育和医疗环境的地区呢?

那些普通的平民阶层或许不会在意这些,毕竟对于这些人来说,一个高中学历也已经很不错。

但对于本身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群体来说,大学的数量和教育水平还是很重要的。

如果移民本身只是高中或者以下学历,那么他对于大学也没有太大的奢望,毕竟现在的大学生还是很金贵的。

但如果移民本身就是大学学历甚至更高,这些人肯定希望自己的子女和亲人也能拥有大学学历,那么大学的数量就变得很重要。

甚至大学的教育水平,大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及就业后的情况等等,都在这些人的考虑范围之内。

虽然两者相比,前者的数量肯定更多。但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拥有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移民,肯定比那些普通的平民移民要好。

虽然这看起来有些残酷,但实际上就是如此。对于现在的环境来说,一个大学学历的高素质移民,能够给新的国家做出的贡献要远远大于一个普通的移民。

不过澳大拉西亚目前很缺人口,对于移民也没有太大的限制。

只要是欧洲人口,并且经历过一轮的政治审查之后,就能够申请加入澳大拉西亚的国籍。

在申请加入国籍的期间,只要度过半年以上的审查期,基本上就可以获得澳大拉西亚的国籍,成为一名光荣的澳大拉西亚人。

对于教育环境的改善,阿瑟有着大决心,同样也有着大的计划。

对于立志想要成为超级大国的澳大拉西亚来说,大学的数量注定要超过三位数,甚至将来要接近四位数。

当然,大学的具体数量也要和人口挂钩,民众们需要多少大学就修建多少大学才是最合理的。

鉴于这次的计划只有四年,因此大学的修建也没有那么夸张。

除了新几内亚和澳属帝汶要修建大学之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区大学也要进行扩建和建造。

在这届内阁政府完成自己的任期之前,就是1923年左右,至少将大学的数量提高到50所以上,才能满足四年计划中对于大学的需求。

当然,这50所大学也只是国家创办的正规大学的数量。至于那些技术学校和民间大学的数量,并不在这50所的范围之中,数量也只会更多。

别是培养各种技术人才的技术学校,随着澳大拉西亚岗位方面的需求,这种学校的数量已经多不胜数了。

这也是为什么澳大拉西亚各个行业在扩建的时候,都不缺相应的技术人才的原因。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南宋不咳嗽 抗日之将胆传奇 我在明末当太子北冥有鲲鹏 庶子之征赵晋宁夫人 大唐小侯爷 惊凰医妃杪杪 人生当自强 京极家的野望 明太祖的旅行青蛙 红楼御猫橘猫不是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