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是眼下区区一个东宫的体制能够完全承担下来的!
如果直接推翻了整个内阁,推翻整个六部。
将会面临十分恐怖的后果。
事务混乱。
要知道,目前东宫控制着的地盘,不过占据整个大明三分之一。
剩下的地盘上,基本上都还是传统体系。
改革,从来不是那么的简单。
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但是虽然朱慈烺现在不继位,但是他也需要对整个政体,进行一定程度的敲边鼓。
他不能什么都不做!
“将我这封奏疏,送到通政司去吧!”
朱慈烺平静的朝着一旁的李义说道。
他要走正常的程序来对政体,进行一定程度的微调。
就必须要走正常的程序。
“是!殿下!”
很快,奏疏被李义送到了通政司。
此时通政司的几个官员,都有些惶恐,看着面前的太子殿下上呈的奏疏。
“这太子殿下从这里上呈奏疏,我们是给内阁,还是直接递给陛下??”
左参政陈明眼神有些迟疑。
“按照李公公的话,是按照正常程序走,不需要直接递给陛下!”
右参政看着一旁的陈明说道。
“那我们还是给到几位辅臣来决断吧!”
陈明点了点头。
很快,奏疏被送到了内阁。
李邦华看到了这份奏折,只是看了一会儿,他的面色就变得有些惊疑不定。
好一会儿。
“首揆!倪阁老,二位来看看这份奏疏!是太子殿下递上来的!”
李邦华的面色非常的严肃,朝着一旁的李遇知和倪元璐说道。
很快,李遇知拿到了奏疏。
稍稍看了一会儿,李遇知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要开设新的衙门,开海禁,这个不需要多说,至于这个海关税务局听说是郑芝龙在管,按照之前的办法管就行了!
按正三品衙门来,然后太子这是要…………”
看着面前奏疏上的东西,李遇知眉头紧紧皱起。
“科举制度去全面改革???这不太好吧!容易出大乱子啊!”
说着,李遇知将奏疏递给了一旁的倪元璐,倪阁老看了一会儿,眉头也是皱了起来。
“我们之前已经是按照太子殿下的想法,进行了一些妥协,但是按照太子的话,还需要考数学,考物理,这…………恐怕有些不妥啊!”
倪元璐沉默了一会儿,看着眼前的二人说道。
“的确!”
李邦华点了点头。
“就目前来说,眼下的书生,基本上都不怎么学习数学,也都不学习物理和天文,那这些人怎么办??”
“太子殿下不是说,慢慢改吗??给三年时间!”
李遇知咳嗽了一声。
“不过这个分三科来考,而且评分,按照分数最后进行直观排名,这个,我还是很喜欢的,可以尽可能的客观公正!”
李遇知,看着眼前的二人问道。八壹中文網
“你们二人的意见呢??”
“这件事先给陛下看看吧!我等持保留意见。”
李邦华稍稍迟疑了一下,朝着眼前的李遇知说道。
和李遇知不太一样,李邦华眼下的年岁还不算很老,还有不少的时间和生命,但是太子殿下的这项政策,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更何况太子殿下在奏疏后面还踢到了官商士绅一体纳粮。
这踢爆了多少人的饭碗??
李邦华甚至都不敢想下去!
虽然眼下北方遭受了严重的兵祸,眼下推行这些政策,应该是没有大问题的。
但是南方自始至终都没有受到战火的焚烧,没有什么事情,这样的政策提出来,李邦华眼神之中闪过一丝苦笑之色。
反正他是不敢票拟什么意见的!
“那就上呈给陛下吧!我们内阁没有办法提出什么意见!”
李遇知缓缓的说道。
正常来说,内阁是不太可能给出这样的票拟的。
因为内阁本身就是给陛下参谋的机构,无论是什么样的政策,一般都是会在内阁商议出一个办法来。
然后再票拟。
但是眼下太子的这些政策,内阁实在无法出具票拟!
只能是看皇帝怎么想,恐怕最后还是要进行廷议。
就在内阁上呈奏疏的时候。
此时,关外。
随着豪格投降,明军进入辽东的土地,基本上就是势如破竹,原本的那些百姓,还有一些残余的部队,在看到豪格投降以后,自然不可能继续坚持下去。
纷纷投降。
林毅眼神之中带着感慨之色,看着眼前关外这一望无际的平原。
“这些地方,都是好地啊!可惜!气候太差了!冷,而且这个地方水也不是很多!不然,这真是个好地方啊!”
林毅有些感慨的看着面前的土地。
“的确!”
王廷点了点头。
“辽东地区虽然是苦寒之地,但的确是个物产富饶的地区。”
“若非是苦寒,此地非常舒服!”
大军缓缓前进,前方还有零星的反抗,但是明军的策略也很简单。
杀!
反抗者,一律杀光!
面对满人,林毅可不会有丝毫的同情!
豪格想要说些什么。
“将军,让我去劝服它们吧!”
豪格眼神之中带着恳求,朝着林毅说道。
“你也不过是一个阶下囚,你来劝服??”
林毅眼神之中闪过冷笑的神色。
听到林毅的话,豪格只能是沉默。
一个月的时间,整个辽东全都被光复。
留下了一部分的士兵和官僚负责管理辽东以后。
林毅率领着士兵,押送着俘虏开始返回!
就在林毅返回的时候。
北京城中,关于太子殿下奏疏,此时也已经是开始进入激烈的辩论状态。
自内阁将奏疏上呈以后。
崇祯皇帝并没有直接否掉这份奏疏,而是展开了廷议。
参与廷议的,不仅仅是九卿级别的官员,这次的廷议,甚至让京城正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参与。
廷议的规模很大。
太子和崇祯皇帝,全都在殿上观看。
官员们也都议论纷纷。
总体来说,支持奏疏改革的官员,并不多。
朱慈烺手底下很多官员,并没有走到正三品的高位。
“孤觉得,必须进行科举改革!”
朱慈烺直接抛出这么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