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守卫军主帅蒙恬上奏,昆仑奴穷凶极恶定不可引入我大离,望陛下与太后定夺。"
嫪毐读完了第一封奏折,没人怀疑奏折的真实性,毕竟长城守卫军的虎符虽然不在,但嫪毐手中拿着的貌似是蒙恬佩剑,真实性毋庸置疑。
作为长城守卫军的主帅,蒙恬其实可以算是独立于大离朝堂之外的将领,虽说补给确实还得依靠大离朝堂,但哪怕大离王朝乱成一锅粥,甚至改朝换代,也依旧没人敢断了长城守卫军的补给。
无他,长城守卫军的作用就是挡住北方包括匈奴在内的胡人部落。
胡人与这帮昆仑奴一样不事劳作,以劫掠为生,与昆仑奴不同的是,胡人势力并不比大离弱,甚至可以说远胜大离。
隔绝北方草原与神州的长城绵延不断,长城守卫军也不止大离这一支,可以说长城内的所有诸国加起来才能与那帮胡人相抗衡。
昆仑奴虽然与长城外的胡人类似,但那帮胡人是有掀桌子能力的。
大离朝堂这帮权臣敢引昆仑奴开启乱世当助力,是因为能掌控这帮昆仑奴,可胡人他们把握不住。
长城外胡人的强大也就奠定了蒙恬这位长城守卫军主帅的话语权。
那一个不留神出了闪失,可就不止是大离的事,整个中原都得乱成一锅粥。
可以说蒙恬的话语权,不亚于任何一个异姓王,甚至稍有超出。
不过这还只是开始而已,放下了蒙恬的佩剑与奏折之后,嫪毐拿起了下一个虎符和奏折。
而朝堂上站在武将一边的李渊看着嫪毐手中的虎符有些眼熟。
虽说作为资深武将,虎符这种东西他并不陌生,但能让他熟悉的除了自己麾下军队虎符之外。
也就只有那个人的虎符了!
想到这里,李渊一张老脸黑成了锅底。
嫪毐也不负所望,开口读出了奏折上的的内容。
"陇右节度使李世民上奏,坚决抵制大离引入昆仑奴。"
短短一句话,但这坚决两个字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李世民,这个名字大伙儿都不陌生。
虽说陇右节度使和他们不在一个档次,但之前他们都是看笑话知晓李世民这个名字的。
倒不是李世民这个人有多好笑,而是他的身份。
李渊次子李世民,生有大才却不受父亲喜爱,逐出家族之后搭上了先帝宠妃武媚娘,坐上了一方节度使的位子。
他的奏折出现没多少人会意外,但恶心李渊绝对是一步好棋。
君不见这位老将军脸已经黑的跟锅底一样了么。
嫪毐稍微停顿了一会儿,让李渊尽情感受到尴尬之后,这才读起了接下来的几封奏折。
一封奏折一枚虎符,虽然比不上开局王炸的蒙恬,但那些虎符所代表的兵权也都很有分量,集合在一起更是一股不弱与四征将军与两位异姓王的势力。
铿锵有力的读完了所有奏折之后,嫪毐退回了赵姬身旁,接下来就不是他的工作了。
芈月,吕雉,武媚娘,赵姬接连起身,小皇帝李昭迫于压力也同样起身。
"诸位卿家,引入昆仑奴一事蒙恬等众位将军与我等意见一致。"
"两位王爷,四征将军,尔等可是要一意孤行,枉顾圣旨?"
皇室团结一心,又有蒙恬那帮将军助力,形势再次反转。
不论是大义还是实力,四征将军与两位异姓王都不再有优势。
可就如此放弃,他们又心有不甘,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面对芈月太后的质问无人开口回应,气氛一时之间陷入了焦灼之中。
整个朝堂上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被这针锋相对的压迫感吓的吞咽口水的大臣不在少数。
就在此时,一直神游天外的宋王赵匡胤终于开口。
"哈哈哈,各位何必如此剑拔弩张,都是为了大离王朝繁荣昌盛嘛。"
"既然大家意见相左,不如就折中缓和一下,本王建议先引进一些青年昆仑奴来我大离王朝学宫进修,我等也可以考量一下这帮昆仑奴的秉性。"
"虽然本王也看不上昆仑奴,但少年秉性纯良,最是能体现一个民族的天性,各位以为如何?"
谁都没有想到,宋王赵匡胤会在这种时候出这种看似和稀泥的提议。
作为最后一个举足轻重的异姓王,他站队哪边都不会有人疑惑,可出这么一个主意和稀泥,多少有些不符合这位异姓王的人设。
若说平西王吴三桂是靠着祖辈遗泽与兵权当上了异姓王,那西凉王董卓是凭借手下骄兵悍将上位。
这位宋王赵匡胤可就纯纯是依靠自己本身的能力坐到今天这个位子了。
论手下兵权,他宋王与其他两位平分秋色,论骄兵悍将,他手下连吴三桂都不如。
可他宋王就是最强的那个武将,也是最强的统帅,甚至本人的武道修为还是个迷一样的存在。
曾经与武当山那位老神仙都搭过手,并且胜负未知。
就这样一位猛男,居然在和稀泥,完全是人设崩塌了。
不过赵匡胤这么一开口,不论是太后一方还是异姓王一方,都不自觉的开始思索可行性。
别看这会儿剑拔弩张,实际上大家都不想两败俱伤。
异姓王和四征将军这边是想开启乱世,但并不代表他们想和目前并没有完全消亡的大离皇室硬刚。
大义上不妥,还容易翻车,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肯定没有出头鸟。
而几位太后这边也只是为了维持稳定,一旦开战又哪来的稳定。
如此一来,似乎也只有赵匡胤这个和稀泥的提议才能让双方各退一步,让这件事稍微缓和一段时间。
至于考量昆仑奴的本性这种事,少年本性纯良,怕是骗鬼的,那昆仑奴寄生虫一样的生活方式,别说少年了,就是襁褓里的婴儿也是那副鬼样子。
整个昆仑奴族群除了牙齿之外,全都是黑的,天生流淌的血液和心脏都是恶心的黑色。
不论是太后一方还是异姓王一方,都完全不对昆仑奴的秉性抱有幻想。
不过只要事情有了缓和的余地,那么能操作的空间也就大了许多。
四位太后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四征将军与两位异姓王也交头接耳的讨论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