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州刺史孙定儿把宇文泰的征粮文书当作了废纸一张。孙定儿底气硬的原因除了豳州兵多城坚粮足外,他还是关中陇右除了宇文泰之外的新老大,节制数万兵马,不过他这个老大跟宇文泰一样是小兄弟们自己推举的,跟宇文泰不同的是没有得到皇帝的授权。
宇文泰起兵后,关西陇右的刺史、郡守们分裂为两大阵营,亲侯莫陈或者亲宇文泰。侯莫陈悦死后,关中大州中刺史这一级别的只有豳州刺史孙定儿继续坚持独立,泾、秦、灵等诸州的反宇文泰武装纷纷到豳州联络,愿意奉孙定儿为主,扛起大旗与宇文泰作对。
孙定儿有点飘飘然,俨然以侯莫陈悦继承人的身份自居,算起来,几个州的叛军数量达到了数万之众。生在乱世,话语权是靠实力说话的。
所以,孙定儿并没有把宇文泰放在眼里。关于孙定儿的情报不断传到高平军中,宇文泰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将这个刺头剃掉,任由敌人做强是另一种方式的自杀。
不过,对于豳州,宇文泰似乎胸有成竹,他召集众将问谁可以取孙定儿的级来献,众人默不作声,以豳州的实力,兄弟们该一起上才对。。都督刘道德请战。
刘道德,中山人,祖父佑连,做过蔚州刺史。父亲刘持真,镇远将军、领民酋长,从族源上,刘道德当为匈奴人后代,同高欢帐下大将刘贵同乡同族。刘道德生的姿貌魁杰,不怒自威,胸中有万千兵机。普泰初年随贺拔岳西征,冲锋陷阵,以功拜大都督。
平凉事变后,刘道德随赵贵等拥立宇文泰。宇文泰见刘道德肯行,很高兴。“道德打算带多少人马?”“二十骑足矣。
不过,要借中军大纛旗一用。”宇文泰微笑颔:“好。”众将不解,连第一猛将侯莫陈崇取原州都带了一千轻骑。而且城中还有内应,以二十骑前往不是自投罗网吗。
宇文泰对众人道:豳州守军上万,即使派数千精骑也未必能拿下,但我相信道德此去必能成功。刘道德挑选了二十名骑兵。每人配备马槊弓箭外又多带五彩布条,刘道德亲自将军中纛旗带在身上,一行人离开平凉直奔豳州。
孙定儿以为宇文泰大军尚远,对豳州暂时还没有威胁,所以豳州毫无防备。刘道德率轻骑旋风般到了豳州。由于目标小,甚至豳州派出的斥候也没有现。
其实,刘道德知道如果硬碰硬自己这点兵马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宇文泰之所以让自己来就是希望自己出奇兵,绝不是让自己来攻城。擒贼先擒王,只要把孙定儿搞定不愁其部曲不降,刘亮在请令的时候胸中早已有了方略。
刘道德让大家在靠近州城的山岭上竖起纛旗,将布条分散开系在树枝上,远远一望山上旌旗招展,还不知道来了多少人马。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刘道德决定率二十骑入城。
刘道德、孙定儿都出自尔朱天光西征军,彼此先有些交情,城中守军没有防范意识,还真把刘道德当做走亲戚串门的,稀里糊涂将其放入城中,刘道德一行轻车熟路直奔刺史府。赶巧,孙定儿正在刺史府摆酒高歌,冷不防闯进个不之客,大家一下傻眼了,愣神了。一时之间竟然手足无措。
刘道德没有给大家留下反应时间,指挥手下直接冲上去将孙定儿斩,将脑袋挑在马槊上示众,高喊:投降不杀。然后指着城外山岭上的大旗对身边二骑道:追赶大军。
城中众人眼见主帅被杀。先慌了神,又听说大军在城外,等往外一瞅,看见城外山头上大旗迎风飘扬,也不知道宇文泰来了多少人马,早就失去了反抗的心思。于是全部伏倒在地请降。豳州就这样搞定。
由于刘道德文武全才,打仗勇猛,还时不时给宇文泰献上一计,宇文泰对他说说:你真是我的孔明啊,干脆改名为亮吧。从此刘道德变成了刘亮。
侯莫陈悦败亡,豳州被轻松拿下,关西群豪这下算是见识了宇文泰的能力,原来这哥们比贺拔老大还要牛,于是没人再敢出不同声音了。
于是诸州群贼,皆即归附,除了老刺头曹泥的灵州,关中陇右为宇文泰一统。这时候,另一个牛人出声了,这个是我们的老朋友,出道很早,成名很早,但这些年不太得志,一直湮没在众星之中。于谨!
在平定六镇大暴动的北伐战争中,作为北伐军统帅元渊帐下第一谋士,于谨屡出奇策屡立奇功,那时候贺拔兄弟不过是带头冲锋陷阵的军主。前途一片光明,台鼎的位子似乎在向这个一向自命不凡的贵族子弟招手。
然而世事难料,元渊受到朝廷当权者的排挤,于谨同样成为他们的眼中钉。为了帮元渊讨回公道,于谨离开元渊大军到洛阳申诉,而元渊却在内外敌人的夹击下命丧黄泉。
在后来的日子里,于谨先后随辛纂南讨、跟元天穆打葛荣平邢杲、隶尔朱天光破万俟丑奴,积功授大都督、征北大将军、石城县伯。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跟于谨开玩笑,看似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尔朱天光离开关西参加韩陵会战,于谨跟随在尔朱天光出关。
接下来,尔朱天光惨败韩陵,不久被杀,胜利的高欢成为继尔朱荣、尔朱兆后的又一权臣,于谨没有选择投降,他带小部分残卒辗转返回长安,已经为新朝效命的贺拔岳鉴于于谨带队伍返回的功劳,表奏新朝以其为卫将军、咸阳郡守。眼见跟自己比肩的人一个个走在自己前面,于谨倒也淡定,因为他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光的。
曾经的小老弟宇文泰在贺拔岳军府中逐渐崛起,命运的转机再次出现。宇文泰受命出镇夏州,点名跟贺拔岳要于谨为长史兼城防都督。
在跟宇文泰的交往中,于谨知道这个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跟着宇文泰自己一定可以打一场翻身仗。所以,他欣然赴任,从此终身追随宇文泰左右。成为宇文泰依赖的左膀右臂。
通过对侯莫陈悦的讨伐战,宇文泰已经确立了自己在贺拔岳旧部中的威信,军中地位已经牢不可破,同时。关西、陇右各个山头也看到了他的实力,除了老顽固曹泥,已经没有人敢抗命了,但灵州地处偏远,对关中大局影响不大。
在当前的有利局势下。于谨敏锐地看到关西军的现状:地盘有了,军队有了,实力有了,缺的是政治地位。
于是于谨对宇文泰进言道:当今天下虽然还是大魏的天下,但权臣在朝擅权,地方盗贼蜂起,百姓翘以待明主临世。明公仗世之姿,怀济时之略,四方远近归心。
愿公早建良图,以副众望。宇文泰道:怎么讲?于谨道:关右。秦汉故都,古称天府,将士骁勇,土地肥沃,西有巴蜀之富饶,北有养马的便利。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守住险要之地,招揽天下英雄,蓄养士卒,劝课农桑,静待时局的变化。接着。于谨又向宇文泰提出了一个非同凡响的策略:天子在洛阳受迫于群凶,若明公拿出诚心,劝皇帝迁都长安,而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奉王命以讨暴乱,一定会创建齐桓、晋文那样的霸业。
于谨要宇文泰做曹操了。是啊,高欢从一个镇兵成为帝国大佬,靠什么,天子奇货可居,所以。高欢在最短的时间里创造了奇迹。现在,朝廷内部的纷争不断,君相矛盾尖锐,高欢和元修撕破脸已经是早晚的事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适时地向元修示好,引诱元修西巡,那么,高欢能够做到,宇文泰一样可以做到。对于谨的高论,宇文泰双手赞成。
但如何让元修和他的文武们心甘情愿地到关中来,还要费一番心思,必须让元修相信,自己是可以信赖的。正在这个时候,高欢送来了一份大礼。
原来,高欢派侯景到平凉功败垂成,贺拔岳军府众将推宇文泰为,然后孝武帝元修正式任命宇文泰为大都督,如此宇文泰拥有了统领贺拔岳部众的合法地位,到嘴的肥肉没吃着,高欢心里是什么滋味不得而知。宇文泰公开向侯莫陈悦宣战,尽管高欢对侯莫陈悦很失望,但认为还是要拉他一把,所以高欢派大将韩轨率军一万驻扎在河东,摆出一付随时过河参战的样子,以此震慑宇文泰,期望宇文泰不要轻举妄动。
可宇文泰哪里是被吓大的,他快刀斩乱麻般解决掉了侯莫陈悦及其死党,巩固了自己在关中的老大地位。高欢见恫吓不起作用,事情既然已经这样了,多一个朋友比多一个敌人好些,所以高欢立即派出了友好使者团前往长安,他要试探一下宇文泰的态度。大使还是侯景,两个副使是散骑常侍代郡张华原和义宁太守太安王基。
张华原出身北地,精通各民族语言,是代北蛮族土生土长的知识分子,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他充当了高欢言人的角色。王基跟宇文泰交情匪浅,当年葛荣横行河北的时候,王基为伪齐政权任命的济北王、宁州刺史,宇文泰为葛荣帐下将帅,两人关系很好。此次,高欢派王基来也主要是想利用这层关系取得宇文泰的信任。侯景这次带了不少礼物,俗话说不打送礼人,高欢是带着诚意要跟宇文泰拉关系的。
然而,宇文泰并不领情,对于高欢,一面之缘已经把他看到骨子里,贺拔公的死幕后黑手是谁?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何况,黑獭志向远大,已有同高欢争雄之心。
宇文泰知道张华原是人才,所以就如当初高欢要留下自己一样,他希望张华原留下来为自己效力。张华原自然不肯,在宇文泰威逼利诱之下,张华原决然道:我是丞相使者,明公用死来威胁使者,是吓不倒我的。
王基也谢绝了宇文泰的挽留。丞相府使者团回到晋阳,王基对高欢道:宇文泰,雄杰也,请趁其地位未定击灭之。看看,宇文泰交了个多好的朋友!高欢不以为然:你没见贺拔和侯莫陈吗?我当以计谋取之。事实上,说这话的时候高欢的底气并不足。
但侯景的到来却给了宇文泰一个机会,上次自己给孝武帝上表,虽然元修给了自己统兵权,却只是让自己统领贺拔岳的部众,并没有把关西大行台和都督二十州诸军事的头衔给自己,而且一再要求自己克日入京。摆明了,元修还是对自己不放心。高欢使团前脚刚走,宇文泰就将高欢送来的礼物和书信封存好,派人原封不动地送到了洛阳。
元修很高兴,一切都表明宇文黑獭对自己是忠心心,可以列为自己人的行列,关中陇右是洛阳之外高欢唯一无法染指的地方,有自己人守着,算是为自己留了一条退路。斛斯椿还不放心,毕竟宇文泰过去名不见经传,不熟悉其为人,他能为洛阳服务吗?
他的能力同贺拔兄弟一样强大吗?带着这些疑问,斛斯椿单独接见了使者,详细了解了关中的局势,斛斯椿甚至把君相矛盾这种国家最高机密都和盘托出,说高欢有异心已经路人皆知了,不知道宇文泰比贺拔岳如何。
关西特使自然毫不迟疑地替宇文泰吹了一番:宇文公文能经国,武能定乱。为了加强同关西军的联系,孝武帝征于谨入朝拜阁内大都督,充当洛阳和关西的联络人,于谨趁此机会在元修面前表明了宇文泰欢迎大驾入关的态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