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唐朝那些事儿 > 第292章【征战天下】

第292章【征战天下】(1 / 1)

乃遣道久等,预稍披陈来朝之意。’”大意就是大唐的船队2ooo多人突然出现在我对马国比知岛附近,说是要来倭国,但是怕人多船广,引起误会,导致驻岛守兵攻击唐船队,所以先派道久来报个信儿。

这支使团的出现时间很值得推敲,公元671年11月份,正是熊津都督府与新罗紧张对峙的时候。后人一说这支船队是从熊津都督府而来的。

这个说法根本不成立,当时熊津都督府方向本来唐军就势单力孤,兵力不足,不可能派出多达2ooo余人外出。另一说是从大唐本土来的,我觉得这个可能性大一些。那这支船队的任务是什么?

最大的可能是来到倭国协商共同出兵新罗事宜的。但这说明不了熊津都督府已经陷落了,能说明熊津都督府陷落的是郭务淙离开的时间:公元672年五月!如果熊津都督府没有陷落,郭务淙应该继续留在倭国进行外交磋商。

显然郭务淙没有完成任务,因为他离开倭国的时候,没有带走倭国的一兵一卒,只带走了一些军需物资:“絁一千六百七十三匹,布二千八百五十二端,绵六百六十六斤,及甲、胄、弓、矢等物”——《日本书纪》天武天皇郭务淙在倭国听到熊津都督府陷落的消息后,需要尽快返程,否则新罗将截断郭务淙的海上归路,无法顺利回国!

有以上两条佐证,再加上史料中再无唐与新罗在熊津都督府有交战的记录,可以肯定,熊津都督府的唐军撤回大唐本土了。那么问题又出来了,唐军为什么撤退?

这个问题我就尽量简单点吧,这两天全干了些推理的工作,枯燥,乏味。原因一:战事紧张,兵力不足。西线有强大的吐蕃,东线有高句丽叛乱。

实在无力再在朝鲜半岛南部与新罗进行大规模的战事或者持久战了;原因二:国内连年天灾,导致国力下降,无力同时多线作战。看看大唐最近几年遭受的不幸:“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是岁,京师及山东、江、淮旱,饥。”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六月,……括州大风雨,海水泛滥永嘉、安固二县城郭,漂百姓宅6843区,溺杀人9o7o,牛5oo头,损田苗415o顷。”

“总章二年,六月,冀州大水,坏屋1439o区,害田4496顷。”“总章二年,秋七月,剑南益、泸、巂、茂、陵、邛、雅、绵、翼、维、始、简、资、荣、隆、果、梓、普、遂等一十九州旱,百姓乏绝,总36769o户。”

——《旧唐书》卷四高宗本纪上“咸亨元年(公元67o年),八月,……关中旱,饥。”

……您说,国内情况都这样了,大唐还能不恤民情,继续大规模出兵么?到此为止,已经分析这些问题两天了。脑袋麻得很!

大家肯定也看得很无味!但历史就是如此,它的事实就存在于那里,它所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关联的、也是有原因的。不可能凭空就跳出来。前人没有给我们留下足够的、直接的信息,只能靠我们从浩瀚的史料中一点点来挖掘。

对于同一个问题,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推理,但是历史的精彩之处就在这里,将所有不同的思想汇总到一起,相信它真实的面纱就会被我们一点点掀开,看到它的原貌。

所有爱好历史的人之所以对历史感兴趣,也是来自于对历史真相的不断现、探索,进而获取自己最最喜欢的那一顿营养大餐,最终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我想,历史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不断探索吧!

但是!现在我们稍作休息,马上进入精彩的战争场面!权当是给大家这些天付出的精力的回报吧!我们把目光从朝鲜半岛南部的熊津都督府北移到高句丽故地吧,在那里,继续进行我们的军事故事!

虽然熊津都督府最终沦陷,但是刘仁愿及薛仁贵的援兵仍然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将新罗主力牵制在南线。

从而减轻了大唐在安东都护府(即高句丽故地)平叛行动的压力。早在公元67o年,高句丽的第一股叛乱力量剑牟岑刚刚兴起时,唐政府就派出了高偘率军前去镇压。

对于高偘,我们不再陌生了,在上篇《唐灭高句丽》中就详细认识了一下此人。当时说此人最擅长的就是做善后工作——大将灭国,高偘收拾残局。在李世勣率军灭亡高句丽的过程中,高偘在新城、金山两战中的表现差强人意。其实,这也不能怪他,毕竟他所擅长的不在这里。

那我们就看看高偘所擅长的善后工作做得怎么样吧:“咸亨元年(公元67o年),剑牟岑反。以左监门大将军高偘为东洲道行军总管,兵讨之。”

,高偘出以后,战斗过程没有写,直接写了结果:“安舜杀剑牟岑,奔新罗。”“咸亨二年(公元671年),秋,七月,乙未朔,高偘破高句丽馀众于安市。”

安市之战后,高侃率军继续前进,兵锋直指平壤“文武王十一年(公元671年),九月,唐将高侃等,率蕃兵四万到平壤,深沟高垒侵带方。”——

《三国史记》失去新罗支持的高句丽叛军也就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被高侃从安市打到带方,也就是从今天的辽宁海城附近打到朝鲜的黄海道,而这一切,只生在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内,可见,高句丽叛军的水平低到什么程度。

时间到了公元672年,高侃等率部仍然在平壤附近进行剿匪工作,“秋七月,唐将高侃率兵一万,李谨行率兵三万,一时至平壤,作八营留屯。”

——《三国史记》在平壤附近的白水山,唐军又与高句丽叛军遭遇了,照样没有悬念,高侃、李谨行率部轻松取胜“高侃与高句丽馀众战于白水山,破之”——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不过,唐军不会一直那么轻松,因为此时南线熊津都督府的唐军已经回国,新罗得以腾出手来,放心北进,专注于协助高句丽叛乱势力的反唐行动了。

石门之战正当高句丽叛军被高侃打得落花流水、毫无招架之力时,新罗军出动了,在金法敏的率领下,一路攻克韩始城,马邑城等城池,进军到带方一带的石门,与唐军对上阵了。在这里,即将生大唐与新罗的第一次大规模交锋——石门之战!好,前面都是平铺直叙,没有悬念,但是,精彩马上就从这里开始了。

然而,让我们头疼的事情又来了,关于此战的战斗过程,中外(确切说是中韩)史料的说法是有很大出入的。

那我们就来看看中外史料都是如何记载这场战役的。先看国内史料之记载:“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十二月,高偘与高句丽馀众战于白水山,破之。

新罗遣兵救高句丽,侃击破之”——《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高侃……又败之泉山,俘新罗援兵二千,……”——《新唐书》东夷“高侃,……咸亨三年与高句丽馀众战于白水山,大破之,时新罗还将就高句丽以拒官军,侃与副将李谨行等引兵迎击高句丽,斩三千级。”

——《册府元龟》卷三百五十八再看国外史料之记载:“(新罗军)进兵,距白水城五百许步作营,我兵与高句丽兵逆战,斩(唐军)数千。

高侃等退,追至石门战之,我兵败绩,大阿湌晓川,纱湌义文、山世,阿湌……等死之。”

——《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卷七“唐军与靺鞨,营于石门之野(即白水城),王(金法敏)遣将军义福、春长等御之,营于带方之野。

时,长枪幢独别营,遇唐兵三千余人,捉送大将军之营。于是,诸幢共言:‘长枪营独处成功,必得厚赏,吾等不宜屯聚,徒自劳耳。’

遂各别兵分散。唐兵与靺鞨,乘其未阵击之,吾人大败,将军晓川、义文等死之。”——《三国史记》金庾信传。

中国的史官很不负责任,只记载结果,比如俘虏多少多少人,斩多少多少人,击毙多少多少敌将……,不记载过程。

相对中国,韩国史官就比较负责任了,不但认真地记录着战役结果(战败),还详细地描述了战役的过程及胜负的原因。

据《三国史记》金庾信传的记载,新罗之所以战败,是因为战斗开始时,新罗取胜,占得上风,然后各位将军(诸幢)欲争相立功,奋勇向前,导致队形混乱,被唐军侥幸取胜。

事实果真如此吗?按新罗说法,战斗刚开始时,新罗派出长枪营先行攻击,取得“斩数千人”并“捉送(俘虏)唐兵三千余人”的战果。对于新罗,这可是很了不起的战绩。

新罗的将军们被战的胜利感染了,于是,“各别兵分散”,不要阵型,打乱建制,直接冲锋,唐军在他们眼中似乎已经变成了待宰的羔羊!可战役的结果却无情地摧毁了新罗史官的谎言!

唐军总数也就四万人,而且战斗力绝对远在新罗军之上,如果一个回合下来就损失数千人,那么不用想,也知道这仗就不用打了,结果肯定是新罗胜。所以,石门之战并不像《三国史记》所记载的那样,唐军损失数千人且侥幸取胜。那么真实的过程又是如何呢?

石门,是高侃为新罗下的一个圈套,挖的一个陷阱!四年前,大唐侍御史贾言忠是这样向皇帝李治评价高侃的“勤俭自处,忠果有谋”。

从此次新罗军的最高统帅为新罗王金法敏可以得知,这支部队,是新罗的主力,再加上当地的高句丽叛军,其人数在五万之上!而高侃等统帅的唐军只有四万!

唐军人数上处于劣势。身处险地,兵力不足,而且没有薛仁贵那种先锋猛将,直接排兵布阵硬碰硬,唐军不能保证必胜。要取胜,必须伏击——战前将部队埋伏于战场四周,诱新罗军进入圈套,然后四面夹击!

结合史料,可以分析出高侃的战术是:先期接敌——佯败——诱敌进入伏击圈。

可怜的新罗就这样被牵着鼻子一步步拉进了包围圈。于是战斗结果就如《三国史记》所记载的“(新罗)大败,大阿湌晓川……等死之”,

剩余的新罗败军一路向新罗逃去。石门之战就这样结束了吗?没有,对于唐军来说,这只是个开头,唐军携战胜之威,追击新罗败军,

追到芜荑岭时,追上了新罗败军,一通乱打,有阵斩新罗居烈州大监阿珍含父子……考虑到兵力不足,后方不稳,唐军才停住了追击的脚步。

对于这一战高侃的表现,新罗第一名将、太大角干金庾信给出了最贴切不过的评价了:“唐人之谋,不可测也。”

这一战对新罗造成了什么最直接的影响?石门之战直接打碎了金法敏一统三韩的美梦,使之重新认识了唐军的战力。为了阻止唐军进入新罗,金法敏使出了两个计策。

他使出这两个计策后,唐军确实没有继续向新罗进攻,使得石门之战后,新罗获得了两年的重整军备时间。金法敏的计策到底是什么?唐军之所以没有乘胜进击新罗真的是金法敏的计策起了作用么?

实际上高句丽不管是守城技巧还是野战能力,都比不上中原的大唐甚至大隋,他在大隋面前的成功与在大唐面前的部份成功大致原因有三条:一是战略正确。

知己之长与敌之短,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上的优势,与对手后勤上的不足,打逐城逐地的防御战。

在冷兵器时代,只要守城一方城池坚固,又掌握了适当的战斗技巧,即使兵力对比悬殊,

防守方守住城池,打出大的伤亡比并不难。高句丽在高句丽一点上做得很成功,其实辽东和安市的守城战,放到中原还算不上顶级的战例。

二是实力使然。在三韩之中,以高句丽的军事实力最为强大,战斗意志最为坚韧。高句丽的军事力量不足以与中原王朝在野战中全力pk,但用来守城却是足够了。(未完待续。)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红楼之挽天倾有几个女主 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安静l 民国大文豪 红楼之挽天倾百度贴吧 水浒之大宋摄政王 穿越隋唐之我是特种兵 奴利 大唐:开局反了武则天 寒门枭士 战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