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唐朝那些事儿 > 第8章【安史之乱8】

第8章【安史之乱8】(1 / 1)

太子李瑛被废后,武惠妃所生的寿王李瑁无疑成为最热门的太子人选,因为他是最得宠的皇妃与最得势的宰相联手推荐的太子人选。

武惠妃原以为太子之位顺理成章地会落在李瑁的身上,可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却突然变得不那么自然。

甚至连很多史家对此都很不解,因此历来有着不同的猜测。

虽然李隆基已经不是即位之初那个励精图治的君主了,但他毕竟不是一个平庸的人。

他可能因为激愤而暂时丧失理智,可是面对重大问题时仍旧保持着足够的冷静与清醒,因为太子人选不仅关乎政局的稳定,而且关乎帝国的未来。

现在人们对历史的印象大多是死记硬背明朝那些事出来后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有趣可也带来了一股不好的思潮混淆了小说与历史的界限甚至为了吸引眼球不惜恶搞历史最珍贵的是真历史也不仅仅是一段段历史故事其实很多历史迷题是有待后人考证的探寻历史迷团的过程会现另一种美我刚刚完成另外一部作品谜一样的水浒过几天修改好了就让大家知道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宋江和水浒挣脱文学虚构和传统思想的束缚但不是为了单纯的标新立异而是言之有据只是通俗性稍微差一点点因为会引用一些古文原文不过我相信大家理解起来不成问题欢迎大家到时品读

寿王李瑁自幼因容貌秀丽和温和恭顺得到李隆基的宠爱,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李隆基现李瑁与自己的期望渐行渐远。

李瑛的太子之位之所以产生动摇是因为他既不是皇后所生的嫡子,也不是李隆基的长子,只是因为母亲曾经受到宠爱而登上太子之位。这自然难以服众!

虽然武惠妃在宫中享受着实际上的皇后地位,但她毕竟没有登上后位,所以寿王李瑁自然不享有嫡子身份,所以他和李瑛一样仅仅因为母亲得宠而被册立太子。

李瑛的悲剧也许还会继续上演。

当然李隆基不太关心甚至有时会漠视皇子个体的人生际遇甚至个人生死,但由此而引的帝国政治纷争却是他不得不考虑的。

其实李隆基心底深处还隐藏着一个无法明说的原因。李隆基的原配王皇后被废后,皇后之位一直虚位以待。他也曾经动过将武惠妃扶上皇后宝座的念头。可是却遭到群臣的反对。

这是因为武惠妃有个特殊的身份。她的姑祖母就是武则天,所以群臣们担心武则天篡权的一幕再次上演。

在众人的反对声中,李隆基不得不再次深思由此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武则天篡夺李唐江山并大肆屠杀李唐宗室的政治伤痕依旧隐隐作痛。李隆基的母亲曾经无缘无故地被武则天召进宫中赐死,最终连一块尸骨也没有找到。

经历了武则天篡唐、韦皇后专政、太平公主干政。女人干政无疑在李隆基的内心留下浓重而且难以抹去的阴影。

正当李隆基为皇位继承人的问题而犹豫不决的时候,一病不起的武惠妃永远也等不到儿子册封为太子的那一天。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空旷而昏暗的寝殿都会让武惠妃感到无限的惊恐,因为每一个昏暗的角落里都隐藏着让她瑟瑟抖的恐惧!

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人血淋淋的面容经常出现在她的恶梦中。她觉得这肯定是他们阴魂不散。

不作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其实真正的鬼不在眼前而在心中。

工于心计的女人的下场大多是悲惨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她们不甘心仅仅是为人母,为人妻。因为对权力的渴望让她们难以忍受平淡的生活。

对于她们而言,要么成为博弈的胜者,要么成为**的牺牲品。

当年武则天设计逼死王皇后和萧淑妃之后也曾遭受噩梦的纠缠,可是她凭借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神经成功地驱除心魔的纠缠,可是武惠妃却没有姑祖母那样坚强,甚至连驱魔的道士也没有帮助她摆脱“阴魂”的纠缠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十二月,三十九岁的武惠妃在惶恐不安中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此时距离李瑛等人被赐死只有八个月的时间,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武惠妃的死无疑使李隆基变得更加纠结。立李玙还是立李瑁?这成为李隆基一时间难以取舍但是又必须面对的问题。

长子李琮打猎时被猎兽抓伤了脸,所以这个被毁容的皇子实际退出了竞争行列。由于次子李瑛已经被赐死。三子李玙(就是后来的肃宗皇帝李亨)便成为太子候选人中最年长的皇子。

此时一个关键人物的出现使摇摆不定的李隆基最终下定了决心。这个人就是高力士!

真实的高力士其实与我们脑海中臆想那个阴阳怪气而又心理阴暗的宦官形象大相径庭。

与绝大多数宦官出身贫寒不同。出身名门的宦官高力士甚至具有皇室血统,因为他的祖先冯弘曾经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国的皇帝,但高力士出生时,这段辉煌的历史已经过去了二百五十多年。

虽然高力士的家族在这二百五十多年间里经历过无数的波折,但依旧是人人羡慕的名门望族。他的曾祖父冯盎被唐朝封为耿国公、高州都督、广、韶十八州总管,“颐指万家,手据千里”。

高力士的祖父与父亲世袭潘州剌史,可是这样一个世代富贵的家族却被一场无情的政治风暴彻底摧毁了。

武则天时期是酷吏横行的时代。酷吏们犹如一群失去羁绊的恶狼疯狂地嘶咬着。他们无中生有,栽赃陷害;小事变大,殃及无辜;滥用刑罚。屈打成招;嗜血成性,杀人如麻。

《罗织经.瓜蔓卷》昭示了他们卑劣的目的。“事不至大,无以惊人。案不及众,功之匪浅。上以求安。不以邀宠。其冤固有,未可免也。”

他们踏过无数人的尸体邀功请赏。他们淌过无数人的鲜血献媚求迁。

年幼的高力士不幸卷入了这场血雨腥风之中。他被阉割送入宫廷。本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着别人伺候的少爷刹那间沦落为为伺候皇帝的奴才。

高力士是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的宦官。他的文才在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宦官群体中绝对是佼佼者,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是可以领兵打仗的将帅之才。

例如天宝十一年四月。邢縡勾结龙武万骑军谋乱。

事情败露后,王鉷与杨国忠率兵前往镇压,而邢縡率众负隅顽抗。一直退到皇城西南隅。

面对困兽犹斗的叛军。官兵一时间无可奈何。

正在这时,高力士率领四百名飞龙禁军将士赶到,斩杀邢縡,平定叛乱。

李隆基曾经充满赞赏地说:“高力士值班,我睡觉才安心。”

由于自幼受到家庭的熏陶。高力士对政治局势的展有着乎常人的敏锐,所以李隆基犹豫不决的时候经常征求高力士的意见。

面对因闷闷不乐而不思茶饭的李隆基,高力士关切地询问缘故。

“你跟随我多年,难道还不明白我的心思吗?”

“陛下是不是因为储君未定而忧虑不安呢?”

李隆基欣慰地点点头。

“陛下何必为此而劳神呢?册立年长的皇子,谁还敢对此有意见呢?”

“立忠王,我看行!”

虽然高力士在关键时刻出言相助,却不是因为高力士与忠王李玙之间存在亲密的私人关系。

即使在李隆基退位后,高力士依旧不离不弃地陪侍在他的左右,而没有投奔已经成为帝国新主人的李玙。

在嫡长子继承制下,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虽然这不是一项科学的制度,但之所以延续千余年有着内在的合理性,因为只有血统与出身是无法改变的,一旦改用其他标准则会陷入无休止的纷争之中。

很多人会觉得“立能”更合适,可是能力高低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有异议就会有争议,继而衍生为争斗。

忠王李玙成为帝国新的皇储之后又要改名了。李隆基热衷于给儿子们改名。

李玙出生时的名字是李嗣昇,他改封为忠王时改名李浚,后来又改名李玙。他被册立为太子后随即改名为李绍,后因与南北朝时期宋朝太子同名而改名为李亨。

李亨在整个改名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估计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父皇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给自己改名。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小沈阳的一句话。“跟你生活了这么长时间,换不了人还不能换个名吗?”

世人对于高力士干政的指责不绝于耳,因为饱读诗书的士子们难以容忍一个宦官对帝国政策指手画脚,可是高力士提出诸多政策建议是高瞻远瞩的。是高屋建瓴的,是功在当

从武则天时期开始,政绩突出的节度使往往会升任宰相,称为“出将入相”。张嘉贞、张说、萧蒿、杜暹等人都是通过节度使这个跳板当上宰相的。

尽管如此,能够有机会出任宰相的节度使大都是具有中央工作经验的空降干部。真正从基层提拔起来的节度使出任宰相的机会微乎其微。

“出将入相”激励着许许多多的中央官员前往条件艰苦的帝国边疆地区工作。这有效地解决了边疆地区人才相对匮乏的局面。这些具有边疆工作经验的官员回京任职后在政策制定和政务决策时会更加符合边疆的实际情况。官员在中央与地方间的合理流动使得帝国更好地应对边疆日趋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

任何一项政策都是一柄利害相间的双刃剑。“出将入相”也不可避免地具有负面效应。

许多朝廷空降的节度使原本是文官,既不懂边疆军事斗争形势。又缺乏军事指挥才能。“外行指挥外行”肯定会影响部队的战斗能力。很多中央官员到边疆任职不过是为了“镀镀金”,根本无心在边疆建功立业。

由于重要官职都被朝廷“空降”的官员把持着,广大中下级军官尤其是出身卑微的胡人将领的升迁之路被严重堵塞了!

一个人提出的一个建议却使得胡人将领的升迁之路变得豁然开朗。这个人就是李林甫!

深知权力来之不易的李林甫觉得“出将入相”制度严重威胁着自己的政治地位。

没准哪一天某个才华卓著的节度使会得到李隆基的赏识而成为宰相,进而取代他的位置。

为了将潜在威胁消弭于无形,李林甫向李隆基建议大胆提拔胡人将领取代汉人将领。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游牧民族出身的胡人将领更加骁勇善战。二是胡人将领大都出身卑微便于朝廷控制。

李林甫内心的真实想法是这些胡人将领出任宰相的几率微乎其微。一方面是因为汉族君主对于胡人本能的鄙视和排斥,另一方面因为胡人将领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不具备执政能力。

李林甫提出的这个政策得到李隆基的肯。曾经盛行一时的“出将入相”一度在天宝年间突然销声匿迹了。

由于中央空降干部数量大幅萎缩,一大批胡人将领得以脱颖而出,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黄金时期。

正当安禄山憧憬着自己的美好未来时,他的恩人和老领导张守珪却突然出事了!

张守珪对于稳定东北边陲的局势曾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帝国在与契丹和奚族的军事斗争中逐渐由守势变为攻势,可是接踵而至的军事胜利使得张守珪手下的那些将领们变得日益骄狂。

很多将领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和职责,整天想着如何从战争中捞取政治收益。战争不再是实现和平的手段,反而沦为将领们加官进爵的砝码。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张守珪在捺禄山大败契丹余部。一旦胜利情绪在唐军中弥漫开来的时候,很多人将注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未完待续。)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水浒之大宋摄政王 寒门崛起朱平安朱守义 奴利 大唐:开局反了武则天 戍边三年,朱元璋请我当皇帝! 红楼之挽天倾有几个女主 战辽东 穿越隋唐之我是特种兵 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安静l 红楼之挽天倾百度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