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以事犯法,按律要被关入囚车,押解到雒阳廷尉处问罪。
按照东汉朝廷法律,上司犯罪,下属官吏不得跟随服侍。
历史上公孙瓒乔装打扮,谎称是狱卒,一路驾车相随,尽心侍候。
刘常则直接把狱卒换成自己人,又让刘安以去雒阳游学的名义与刘基一路相随。
至于公孙瓒,刘安没看到他的身影。
不过想来也很正常,投机肯定是高回报才有投机的必要。
历史上孤身相送是雪中送炭,而现在有刘氏插手,他公孙瓒费尽心力也就是个锦上添花,何苦来哉?
因着刘常的缘故,刘基本就对刘安心有好感,见面一看本人相貌清隽,谦和有礼,处事妥帖,心中更是欢喜,将刘安视作为自家子弟一般。
从涿郡到雒阳,路上便途经中山郡,中山郡的治所在卢奴县,这也是中山刘氏扎根向外辐射的中心。
刘安一行人进入中山郡的第一天,晚上歇在蒲阴县治下的献亭。
蒲阴县原名曲逆县,陈平因解白登之围被封曲逆侯,后来陈平去世后谥号为献候,当时的曲逆县令就将此亭取名为献亭。
亭者,停也。
汉朝地方上的亭本身就有给过往官吏以及远行的百姓提供住宿的功能。
献亭亭长姓刘名言,是中山刘氏的旁支族人,故而不仅收拾出了最大最舒服的亭舍给刘基和刘安居住,还在晚上买来酒菜犒劳二人以及刘安带来的仆从。
待众人吃好喝好后,刘言屏退众人,唤来一老仆,似有一些密事要说与刘基听,随后便告辞离开。
刘安也识趣的找借口离开,却没想到被刘基叫住。
“六郎是自家人,留下也无妨,说吧,大兄有什么话让汝告于吾。”
“族长让吾前来告知府君,府君之事一出,张纯便与无极甄氏暗中勾结,放出府君将被流放的消息,借机打压家族,故而族里之前暂时无暇抽身兼顾府君一事。
不过族长已经写信派人连夜送往大司农处,府君也不必过于忧心。”
刘基的兄长刘垚当初因病去官回乡之后就专心随父学习如何处理族内事务,如今已经接任其父族长之位成为中山刘氏的现任族长。
无极甄氏是两汉之交时的甄邯的后代,甄邯在王莽在位时拜大司马,封承新公,甄氏也盛极一时,后来王莽失败后则渐渐被埋没。
不过经过多年的经营,如今的无极甄氏已经成为“世吏二千石”的地方豪族,因此后面才能与汝南袁氏通婚。
后世很有名的洛神甄宓就出自无极甄氏。
“无极甄氏?新朝余孽罢了!
若非世祖光武皇帝宽宏大度,不予定罪,安有其今日之兴盛?
未曾想其不仅不知居安守分,反倒是对吾等宗室下手,此等忘恩负义之徒,竟还有面目苟活于世,实是无耻之极!”
刘基恨得牙痒痒。
怪不得那张纯胆敢如此狂妄,怕是甄氏在其中使了不少力吧。
那老仆又与刘基说了一些刘基家中近况,随后便退去了。老仆离开后,刘安也借机离开,留下刘基一人独酌。
刘安看得出来,到现在为止刘基都是很自信的,相信自己不会被判流放。
但是历史上刘基却被判发配交州日南,那一定是刘基背后的大腿出问题了,所以关系走不通,最后只能走正常流程,甚至刑罚还被张纯背后的势力加重了一些。
要知道汉朝虽然有很多流放的地方,但交州日南绝对是其中最偏远的地区之一。
其他地方到了现代基本都还是国内,而日南郡却位于越南境内,可想而知到底有多偏僻了。
所以,到底出了什么事让张温最后没有选择帮助刘基呢?
要知道张温可是大司农,九卿之一,掌管国家财政。就算没办法免罪,也不至于眼睁睁看着刘基被判发配交州日南。
刘安是知道不久后刘洪会大赦天下,但张温可不知道,万一刘宏今年搞特殊,不大赦了,难不成真看着自己的小舅子流放到日南去?
所以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事让张温不敢插手!
刘安仔细回忆这几年东汉中央发生了什么大事涉及到张温,但是却毫无印象,张温也没被牵连到,184年黄巾之乱还受封为司空。
刘安换个思路,事物皆有因果关系,张纯也不是第一年和中山刘氏对上,为何偏偏选在现在动手,一定是最近发生了什么大事!
一个激灵,刘安发现自己仿佛窥探到了真相的一角。
现在是熹平五年,176年。
备受刘宏喜爱的何氏生下皇长子刘辩,升为贵人。
两年后,宋皇后被废。
又两年后,何氏成为皇后。
看似和中山刘氏毫无关系,但是宋皇后有一个哥哥名叫宋奇,这家伙娶了曹操大爷的女儿,也就是说宋奇是曹操的从妹夫,和曹氏关系匪浅。
而张温早年曾受过曹腾的恩惠,和曹氏关系也不错。
中山刘氏很有可能因此搭上了宋家和宋皇后。
张纯刘安不了解,但从甄氏日后与袁氏联姻可以推断,两家明里暗里应该是有点联络的,而袁氏未来可是站在何进这边的势力。
因此,事情很有可能是这样的。
袁氏看中了美貌受宠又怀有身孕的何氏,认为相比无子无宠的宋皇后,何氏未来大有可为,于是进行了一次投机,提前押注何氏。
今年何氏产下皇子后,袁家正式下手,一点点削弱宋皇后一方的势力。
中山刘氏被视为宋皇后的势力自然也在打压范围内。
等两年后宋皇后的势力被削弱的差不多袁氏就联合中常侍王甫诬陷宋皇后直接废后。
所以很有可能不是张纯不知道刘氏和张温的关系才敢下手,而是正因为知道两者关系才要下手。
而未来张纯敢直接造反,背后又有没有袁氏的引导呢?
历史笼罩着一层迷雾,刘安透过这层迷雾,隐隐窥探着这个和他一样早早就有逐鹿之心的庞然大物—“四世三公”汝南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