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五年,188年。
凉州之乱越演越烈的同时,中原黄巾余部又开始纷纷起事。
二月,郭太等人在西河白波谷起事攻占太原郡、河东郡。
眼见国家如此动乱不休,有人唏嘘叹息,有人野心勃发。
太常刘焉就是后者。
刘焉,鲁恭王刘余之后,是一个很有政治敏感性的人。
他少时有一个老师名叫祝恬,是当时的司徒,位列三公。
但好景不长,这位老师很快就去世了,这时,刘焉做出了一个很果决的决定。
以守孝为名,果断辞官,离开朝堂上的政治风波,因此成功避开了之后的党锢之祸。
在此期间,刘焉用宣讲儒法为自己养望,直到后来风波渐渐平息,才在宦官、士人两不得罪的情况下重新回到朝廷。
回到朝廷后,刘焉也是选择四处东奔西走,反正就是不留在中央,由此避开了党人和宦官的纠纷。
刘焉最喜欢的就是闷声发大财。
如今回到朝堂担任太常,灵帝和士人为了立储一事互相角力,刘焉就又兴起了逃到地方上的想法。
而且如今国家纷乱,刘焉也想趁乱谋利。
他想废史立牧。
现在大汉的体制是太守管理自己的郡,有行政的权利,刺史监察太守,看看太守和地方豪强有没有不恰当的行为和举动。
也就是说刺史只能看着,只能监察,最多只能阻止太守的政策,但是不能自己去行政。
但是州牧就不一样了,州牧管理一州之地,不仅有监察的权利,还有行政的权力,可以自由任命和罢黜太守,权力极大。
相当于地方的土皇帝。
刘焉看上了在一片动乱中相对颇为和平的交州,因此他打算向刘宏申请成为交州牧。
就在这时,一个人私下拜访改变了他的想法。
这个人叫董扶,他的老师叫杨厚,在图谶一道上非常有名。
图谶一道在东汉属于显学。
当初还在新朝的时候,王莽的国师刘歆通过一本叫做《赤符书》推断出取代新朝的人叫做刘秀,于是把自己改名为刘秀。
这件事可是在真刘秀出头之前呀。
刘歆还把自己失败的原因总结成:我失败是因为我是改名成刘秀,而不是一开始就叫刘秀。
所以之后等刘秀真的登基为帝后,无数人就开始痴迷于图谶一道。
图谶一道也由此兴盛。
因此刘焉对董扶颇为尊重,他很好奇董扶私下来找他的原因。
董扶只用了一句话就改变了刘焉的想法。
“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刘焉心头狂跳,拿着酒壶的右手有些发软。
如今各地叛贼纷起,朝纲昏暗,王室衰微,不正像莽朝乱象一样吗?
如果他能抢先占领益州,是不是有可能下一任中兴之主会出自他的子孙呢?
刘焉心动了,他用力抓住董扶的手,郑重的说:
“君恩,焉必不忘矣!”
刘焉找到刘宏,上书废史立牧一事。
“如今各地叛贼纷起,是因为地方上刺史、太守,收受贿赂,割剥百姓,导致了地方势大,王室衰落,才引发了叛乱。
而不能很快平定也是因为刺史和太守无法上下一心。
所以应该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在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
“臣焉自请成为益州牧。”
这时候,益州可不是个好地方,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
因此刘宏以为刘焉是真的想为他分忧,心中十分感动。
在危难时刻,还是宗室靠得住呀。
不过刘宏还是没有立刻同意刘焉的意见,因为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士人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把他们的人推上州牧。
刘宏一想就头疼。
不过,谁知到了六月,益州马相起义,一月之间,攻略三郡,马相自称天子,有兵数万人。
刘宏无奈的同意了刘焉的提议。
他是真的没钱了。
每个地方的叛乱,中央都要出钱。
而国库早就没钱了,他甚至有的时候要从私库去补。
他的私库都要和国库一样干净了!
所以与其样样都让中央负责,不如先设立州牧,让他们自行负责平叛。
等平叛之后,再取消就好了。
刘宏现在身体虽然不是很好,但也远没到油尽灯枯的地步。
他从没想过,他明年会死。
而在这个过程中,朝堂上不断有人提及豫州汝南郡葛陂黄巾余党自四月就猖獗,也宜安排一个州牧去强力镇压。
而士人推荐的人选是黄琬。
黄琬出身不低,是尚书令黄香曾孙、太尉黄琼之孙。
而且黄琬曾和党人领袖陈蕃共进退,在党人中地位较高,在士人中素有美名。
至于豫州,那可以说是世家聚集地。
汝南袁氏、颍川荀氏、颍川钟氏、颍川郭氏……
让黄琬这个士人代言人去当豫州牧,这些士人真是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要知道当初颍川成了黄巾军的聚集地之一,但颍川的世家大族可是一点都没损伤。
当初黄巾主力都不怕,现在一点残部怎么就怕了呢?
太可笑了。
把他刘宏当傻子吗?
但是更可笑的是刘宏发现自己早就没了抵抗世家的能力。
只能当个傻子。
不然谁知道残部会不会发展成主力呢?
于是黄琬成了豫州牧。
刘宏开始隐约的觉得自己想立刘协的想法可是也不能实现了。八壹中文網
不!
哪怕用鲜血,他也要让刘协登位!
刘辩那个懦弱的性子,被玩死了估计还得感谢那些道貌岸然的士人。
既然已经不能指望和平立储,刘宏做好了宫变的准备。
所以首先他要削弱何进的兵权,降低他在京师的影响力。
因此,八月末,刘宏设立了西园校尉。
西园校尉属于保护京畿要地的中军,此组织直接听命于汉灵帝而不受何进的管辖,权势非常大。
刘安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任命——上军校尉。
统领其他七大校尉:
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蹇硕。
典军校尉曹操。
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鲍鸿。
左校尉冯芳、右校尉淳于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