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朝廷大臣自然也无法从这块石碑上参悟出什么,这与悟性资质无关,反而是跟气运有着很大的干系。
或许这块石碑还在等着真正适合道圣传承的人出现,一时间所有人都如是想到。
除了万章之外,几乎没有人再在石碑这有所收获,而稷下学宫的那些文师经过大圣级高手的点拨,也已经明白了,万章的突破,跟这块石碑的关系并不大。
否则的话,朝廷早就将万章给抓了,就算有孟轲在此,依旧无法阻拦。
也正因为如此,所有人的心中都开始期待起来,期待着能够引起石碑变化的人出现,只是很可惜,参悟石碑的人数已经超过上千,却依旧无人能够引起任何的变化。
第三天,也是观碑大会的最后一天,前来稷下学宫中央的人数突然变多了起来,便是之前那些参悟过石碑的人也再次的来到这里。
不为别的,就为了看一眼到底谁能够将这石碑给唤醒。
毕竟谁也不知道朝廷会不会举办第二次观碑大会,想要收入这块石碑,机会很可能就只有这一次。
林正倒是一如既往的待在学宫学生的方正之中,只是不同的是,学宫的学生们对于石碑的热情突然间便淡了许多,想来基本上也都被自家的长辈告诫了一番。
这个时候林正将目光望向玄字辈前十的弟子,他们的注意力,显然也已经不在石碑的上面,连那些成名已久的圣级名士们都参悟不了的石碑,他们自然不觉得自己能够比他们更加厉害。
不过不同的是,他们这些的注意,却是放在了许负的身上,鸣雌侯许负,号称天下第一相士,在周易术数一道上的境界无人可比。
而这一次的观碑大会,除了参悟石碑之后,文帝还特地的让许负为这些人观一观面相,好看看谁能够成为他大汉的栋梁。
这可不仅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更是决定了他们今后命运的一次宣告,没有人会怀疑许负预言的准确性,文帝此举,显然也是在为这些后起之秀们造势,让他们尽早的进入到众人的视线之中。
而那些早已经有名气的弟子,经过这一次的预言之后,他们的名气无疑会越来越大,平步青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区别只是他们将来到底能够达到什么样的一个地步。
是锦衣玉食还是粗茶淡饭,也就是许负一句话的事情。
许负的一句话,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当年楚汉相争之时,诸侯魏王豹随高祖皇帝攻打霸王,魏王豹的岳母魏媪请许负到魏王府给他的夫人薄姬算卦、相面。
许负说薄姬相貌大贵,将来生下孩子一定能当天子。
魏王豹听信了许负的话,觉得她夫人的儿子能当天子,岂不是说他这个当老子的能够君临天下。
随后魏王豹背弃了与高祖皇帝的盟约,与霸王结盟,结果错估了形势,战败于兵仙,被高祖皇帝麾下大将所杀。
而他的夫人薄姬,则被高祖皇帝收入后宫,生下一子,名为刘恒,也就是当今的文帝,而薄姬,也被封为皇太后。
之后许负更是曾向高祖皇帝进言,朝廷将来比起纷争,为保当时还是孩子的刘恒,宜及早外放封地,高祖皇帝从之,将年仅八岁的刘恒外放代地,封其为代王,使其得以在之后的吕氏之乱中保存自身。
许负的预言都已经一一应验,就算没有这一身修为,天下人没有人敢再小看这位女子,更不用说其还是唯一一个以女子之身成为当朝侯爵的奇女子,修为更是达到了通天彻地的大圣级高手。
这一次文帝特许许负参加观碑大会,真正的目的也正是想请她出山,为林正他们这些后起之秀算上一算。
唯一没有将这件事给放在心上的,恐怕就只有林正一人,他的目光,一直都锁定着学宫的中央,双手紧握,额头上竟然隐隐浮现些许汗渍。
“林兄不必紧张,以你的天赋,许相士的评价定然不会差。”站在林正身旁的董仲舒还以为林正是因为担心许负的评价,所以才会如此的表现。
林正向着他故作镇定了笑了笑,他哪里清楚,林正并不是担心许负,而是担心一会参悟石碑的时候,林正能否引起石碑的反应。
不过董仲舒的误会反而提醒了林正,就算解决了这一关,许负那一关恐怕更加不好过,相比起道圣玉碑,林正的来历反而是更加隐秘的事情。
道圣玉碑不见得就能够引起圣人的注意,但是他们对林正的来历,绝对会十分的感兴趣,隐约之中,林正似乎明白了自己为何会卷入到这样的事情当中。
随着最后一批圣级的高手参悟完毕,终于轮到了林正他们十人,只是这三天来,朝廷却是并没有任何的收获,竟然连一个可疑的人都不成发现。
这让文帝刘恒的脸色变得很是难看,刘恒修炼过天演论,因而他才很清楚,这门功法对于能够修炼的士子而言是何等的诱人。
光是能够驱使任何一家的真气这个特性,就足以让天下人为之疯狂。
莫不是得到石碑的人还未参悟出石碑上的功法,否则的话他们是绝对不可能放弃这样的诱饵。
刘恒的心中惊疑不定,这一次他主要的目的除了藩王之外,便是这石碑上的功法,拥有两块石碑的刘恒,在得知了天演论之后,显然不满足于只修炼这两门残篇。
更重要的是,他的修为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正需要这等天人境界的功法为其打开桎梏,要知道天演论不仅能够驱使百家真气,就连国运都能够驱使,真龙之气更是不在话下。
这也是他为何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要将石碑收集全的原因。
刘恒的寿元因为国运的压制,如今已经剩下不到十年,若是退位之后没有突破,他将会成为死的最早的大圣级高手。
他如今的寿命才不过百年,跟那些活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人相比,实在是年轻的有些过分。
虽然靠着一国之气运,让他的修为在百年内突破到了大圣级,但是他的寿命,不仅没有任何的增长,反而还被严重的压制。
而且他只要一跟人动手,寿命损耗的还会更加严重,高祖皇帝便是因此而去世,否则的话,有他坐镇,天下何至于到现在还未平定。
跟随在刘恒身边的刘启此时连气都不敢喘,刘恒虽然没有显露出任何的真气,但是光是这股气势,便已经将他给压得喘不过气来。
只是他不明白,观碑大会能够平安的结束,难道对朝廷来说不是最好的事情么?
另一边林正跟其余九名玄字辈的弟子已经从人群中走出,十人一字排开,站在石碑的前方盘腿坐下,林正此时表现的跟其他人一般无二,不敢有任何的异动。
这个时候他们都开始将自身的真气发出,向着道圣石碑射去,林正也是如此,只不过他此时的心跳却是骤然变快,这个时候他突然感觉到,体内的道圣玉碑竟然震动的比他的心跳还要快。
这十人之中,除了林正这一个儒家弟子之外,还有四名道家四名兵家以及一名墨家的弟子,他们的真气雄厚丝毫不下于之前那些参悟石碑的圣级高手。
一时间不少人纷纷感叹起来:“不愧是稷下学宫的佼佼,天才中的天才,他们的修为虽然没有达到圣级,却已经不弱于圣级的高手。”
“是啊,光是这等真气,没有数十年的苦修如何能够修炼出来,可是他们的年纪却没有一个超过三十,等到他们突破圣级,想来今后便是他们的天下了。”
“怎么其中还有个大儒师五级的弟子?”这时候一人突然惊呼出声,指着林正说道。
随着他的惊叫,林正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在一众真正的天才之中,突然冒出一个这样修为的弟子,着实是让人看得有些奇怪。
“此子难道是某一位圣人之子不成,还是说他的实力已经能够跟其他人并肩?”
“连陛下的皇子都没有资格参悟石碑,圣人之子又能如何,这小子乃是儒家的林正,乃是当今陛下眼中的红人,据说他跟胧月公主……”
有人一下子变认出了林正,当即开始侃侃而谈起来,只不过无一例外的,所有人都将林正当成是靠着裙带关系才能够成为前十之列。
林正此时已经没有心思理会他们的谈论,此时他的心神已经沉入到了自己体内的道圣玉碑之中,只是他不敢再这个时候激发出道圣玉碑,反而拼命的压制着道圣玉碑,不让它又任何的异动。
可是他越是压制,道圣玉碑震动的频率也就越快,可就在这个时候,林正发现,吸引他体内道圣玉碑的并非是面前的这块石碑,而是他们十人中的某一个人。
“这是……”不等林正反应过来,十人之中又有一人此时也突然睁开双眼,从入定之中苏醒。
这个时候他突然转头,却见到面前已经站着一名禁卫军,正要伸手将他给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