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楹联,又叫对联,或者楹帖、对子,它的种类有很多,包括名胜联、春联、喜庆联、哀挽联、乔迁联、行业联等。众所周知,对联称副,由上下两联组成,寥寥数字,却有着独特的形式与规范,表达着独特的意义与意境。作为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对联的特点很鲜明——它尤其注重对仗的工稳,讲究平仄协调,韵律合拍。它虽然源起于唐代律诗之中,但它的形成过程,却相当长远,可谓历史底蕴浓厚。要知道,无论是《诗经》、《楚辞》、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对偶句,还是汉赋、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格律诗词,都是楹联的雏形。尤其是唐朝时期,经济相对发达,文化亦随之繁荣发展起来,这为楹联的产生打下了雄厚的文化基础,直接促使楹联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新颖的文学体裁,并在漫长的时间推移中,逐步演化、发展,逐渐完善了自身规范,扩大了应用范围。可以说,楹联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时俱进的,是适应社会需要而逐步完善的。要知道,最早期“寄生”于各古籍中的联语(对偶句)并不完全符合楹联的规范,细究起来,它们不过等字数、等内容而已,但在对仗、用字、押韵方面,都还处于“低级阶段”。而从唐朝开始,社会上盛行律诗,其对语句工整的严格要求,进一步促进了楹联形式的完善。得益于撰写方便、运用面广的特点,楹联文化自唐以后迅速发展,尤其到了清代,对于楹联的应用,更是前所未有的普遍,上至宫廷、下至乡野,无不对楹联钟爱有加,很多文人甚至将时局政见、流派纷争都借助对联形式予以表达。譬如,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在去武汉拜会晚清重臣张之洞时,二人就是以楹联形式进行“切磋”的。当时,张之洞出上联曰:“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一,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梁启超随即答道:“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事实上,这种经典故事俯拾皆是,本书在后文中还会有所提及。由此可见,在晚清,楹联的应用已经遍及社会的每一个阶层,蔚为大观。而在当代,我们虽不像古人那般“咬文嚼字”,但楹联仍然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除逢年过节我们以楹联来表达喜庆之情之外,它还被广泛应用于历史、政治、经济、文学、哲学、逻辑、人文、书法、造型、建筑等诸学科,成为一门综合科学,甚至,它对于我们的人际交往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本书从楹联的起源讲起,内容涉及楹联的创作方法及相关知识、经典楹联赏析、实用楹联借鉴、趣味楹联故事,可以说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我们真的希望,大家在翻开这本书之后都能够有所受益。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的28岁傲娇女总裁 兽魂是蝌蚪?我反手召唤神龙! 离婚后,我成了前妻高攀不起的神 无维者 重金求子上错床,美女总裁赖上我 与舔狗的不解之缘 妖孽强龙 傲世医仙 神豪系统:恋爱十倍返现 金蓄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