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利用要说的事物与另一种事物相似,就拿另一种事物做比,以便把要说的事物反映得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对联中的比喻可分为三种形式。1.明喻这种形式多带有比喻词,“如”“像”“似”“若”等标明本体和喻体关系的词。如王慎赠友联:淡如秋水闲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上联用比喻词“如”,下联用比喻词“似”,把本体“淡”“和”两种情态描绘得韵味尤浓,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联想,从中给人以启示。2.隐喻即省去比喻词,隐去了比喻的形迹。明喻的形式是“甲如同乙”,隐喻的形式是“甲就是乙”。明喻的形式是相类的关系,隐喻的形式却是相合的关系。如:谷乃园之宝民以食为天“谷”“民”均是本体,“宝”“天”是喻体。通过系词“乃”“以”二字,把本体和喻体组成相合的关系。3.借喻即把比喻的事物借来,当作被比喻事物来说,而被比喻的事物在联中不出现。借喻的喻体不能取代本体,只是相似而已。如现代学者辜鸿铭引用苏轼《赠刘景文》诗句成联: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据说此联是辜为讽刺北洋军阀张勋而作。张的亲信部队号称“辫子军”,张勋被戏称“辫帅”。联中“擎雨盖”暗喻清朝官员的帽子,“傲霜枝”喻清代人头上的辫子。这副对联在于讽刺张勋已到了“荷尽”“菊残”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