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不大的展示牌再次刷新了尘熠对天族人下限的认知——这帮畜生没有下限!
莫林校长除了数十年来钻研魔法,教书育人以外,私人生活十分简朴,他是一位物质欲望极低的老人。他多年来孜孜以求的唯一梦想就是能够获得神的认可,飞升上界。
而现在,他的确来到了梦寐以求的上界,只是以自己也意想不到的形态。
尘熠回忆起那日在圣城卡特莱尔莫林校长庄严肃穆的飞升仪式以及这位老者当时激动的泪光——是这些天族人让校长毕生的追求显得如此滑稽。
他能想象到校长穿越星门来到那间作为“下界入口”的废弃仓库后,面对着一群等待许久的上界魔法师。他们不由分说就用各种残忍的魔法杀害了校长,然后把他的尸体炼化成晶核。
毫无疑问,这位叫做“托马斯.凯恩”的人就是那位与校长神交的“凯恩大神”或者他的后代。
按照这群丧尽天良的天族人的划分方式,与之神交的莫林校长是凯恩家的“私有财产”,因此有权将炼化成的晶核进行出售。
不止如此,包括拉迪克在内的过去所有的飞升者,大约都是这样的下场。
而这间位于下界管理处地下五层的私人拍卖厅,恐怕就是专供那些能够进行神交的贵族们交易的地方,其中包括以飞升者为晶核的魔法制品的交易。
看到这里,尘熠狠狠地咬紧牙齿,他的身体止不住颤抖,但还需尽量不让旁人看出异常。
事实上,如果那两名看守者能够看到如今背对着他们的“林德”脸上那可怕的表情,恐怕他们会立即察觉到不对劲,并且激活警报魔法。
此刻的尘熠非常想一边狂笑,一边用魔法将这座拍卖厅乃至整个赤红大道轰成碎片。
但他知道,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
无论是作为“林德”,还是作为尘熠,现在的他只有选择隐忍。
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尘熠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对抗冲动情绪的方法。
每当自己到崩溃边缘时,他就会强迫自己想象两个场景:一个是丽萨最后一晚在小竹林约见自己的情形,另一个是媞雅顶着被天阶石抽取魔力的痛苦强行对自己微笑的画面。
她们的牺牲给予了尘熠继续前进的动力,也正是为了不辜负这一点,尘熠要求自己时刻理性行事,决不能任意妄为。
但饶是如此,他依旧花费了好大的功夫才让理智重新回到脑中。
从现在开始,尘熠必须从这块让人愤怒和绝望的展示牌中分析问题。
这块牌子所显示出的首要问题是,为什么包括校长在内的飞升者们的尸体可以被制作成晶核?
以之前的经验,只有会魔法的怪物体内蕴含着晶核,为什么人类也有呢?
而且,越强大的怪物晶核品级也越高。相应的,从描述来看,身为下界最强魔法师的校长也拥有着品级最高的魔力晶核。
人类与怪物竟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
尘熠意识到自己得换一个思路,在过去的几千年中,陨族人一直将“击杀怪物——炼化晶核——制作魔杖”视为天经地义的步骤。但从未考虑过晶核里的魔力从何而来?
此时的他忽然回忆起那日在学院图书馆那间藏有古籍残本的藏书室中和莫林校长讨论魔力流通问题的情形。
校长曾在论文中指出,在魔法师抽取魔力释放完魔法后,魔力最终会回到空间中的魔网上。
而尘熠当时提出自己的猜测,他认为在魔法释放完毕后,魔力会直接消失掉,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魔力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尘熠忽然想到:“那么——如果自己和校长的推测都不对呢?”
如果魔力既没有回到魔网中,也没有消失无踪,那么它们去了哪里呢?
结合自己在下界管理处的所见所闻,答案只有一个:它们进入了施法者的身体里。
想到这里,两套截然相反的魔力运转流程在尘熠的脑海里逐渐清晰:
下界的生命从空间中抽取魔力释放魔法,之后魔力进入施法者的身体内。而上界的生命从体内抽取魔力释放魔法,之后魔力散佚在空间里,最终回到魔网中。
所以天阶石才能从陨族人体内榨取魔力,所以天族人才能用陨族人的尸体炼化魔力晶核——因为他们的体内蕴含着魔力。
怪物也是同理,只要它们也和陨族人一样,从空间抽取魔法,那么体内必然也存储着大量魔力。
只是无论是下界的魔物还是陨族人,他们都只能利用空间中的魔力却不能应用自己身体里的魔力。
因此,随着一个人不断地使用魔法,他体内的魔力便会越积攒越多。
而魔法实力越强的人,便会掌握消耗魔力更多的魔法,他在体内积攒魔力的速度也会更快,所能积攒的总量也会更多,自然也能炼化出品质更为优秀的晶核。
所以“好心的神”们通过神交传授相对高阶的魔法给下界的魔法师们,并不光是为了维持榨取魔力的骗局和自身完美的形象。
只有掌握更高级的魔法,才能更快地积攒体内的魔力,那么“神”在神交时,便能从目标身上榨取更多的利益。
就像驯养家畜时,为了获得更好的回报必须定期投喂食物一样。上界的贵族们用魔法将阿尔法大陆上的魔法师“驯养”起来,并定期“割肉放血”。
于是,天族的统治者们操纵下界政治局势的意图也随之明朗:
只有战争才能让更多的人被迫大量使用魔法,从而快速积攒体内的魔力供上界的人们在神交时抽取。
而为了避免战争过度,让下界的魔法人口损失太多,造成“竭泽而渔”的不良后果,他们也需要在必要时调停战争。
这就是为什么阿尔法大陆始终只有王国和公国两个国家,这也是为什么大陆既无法发生毁灭性的战争,却也无法迎来持久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