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朱可夫被从圣彼得堡调回来是为了防守莫斯科。
虽然此时才是8月中旬,但是因为提前发动战役,至此为止,斯摩棱斯克战役、基辅战役、圣彼得堡战役已经全部结束。
此时的德军已经将矛头指向了莫斯科。
德军之所以进攻这么迅速其一是因为还没有的到秋天,秋雨的季节尚未到来,没有给后勤部队制造太大的压力。
使得后勤补给可以源源不断的运送上来。
还有一点就是缴获了大铜一号坦克,进行了大规模的仿制。
倾斜装甲、大推重比、105毫米大口径火炮、裙甲设计、红外光学瞄准、爆炸反应装甲等等,当德国人看到大铜一号坦克的设计之后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德国人总算是明白第三装甲集群是怎么输的。
古德里安甚至认为这是一台完美的坦克。
相比于古德里安来说,小胡子也对于大铜一号坦克非常满意,不为别的仅仅就是因为在审美上非常符合他的观点。
实际上大铜一号只是大铜军校第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而已,其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和进步。
大铜一号看起来非常先进,但是他的问题就和‘朱姆沃尔特’一样,由于很多装备都还处于试验阶段,稳定性是极差的。
简单来说就是一群热血青年对于未来战争的幻想,陆风当年毕业的时候也是这样,不过陆风却不阻止这种幻想,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敢想。
大铜一号的综合战斗力水平,还不如69式坦克,只是看上去眼花缭乱而已。
因此德国人借用‘大铜一号’的成熟设计理念改装了‘五号坦克’。
不过大铜一号的设计以及工业水平其实德国人也吃不透。
仿制了,但是没有完全防止。
相对于更加成熟的设计,训练有素的士兵,更高效的战术水平,毛熊也就倒了大霉。
不过德军军工能力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不然也不被称为‘神圣骡马帝国’。
德军的进攻能力加强的同时,毛熊的防御能力也加强了。
相比于毛熊要从民用工厂转变为军用工厂来说需要时间,但是在晋州军工厂里面的大量装备,直接拉上火车就能送到战场上去。
其中对于此时毛熊最重要的装备,除了反坦克单兵火箭炮之外,就是快速布雷车。
基于进攻中的德军大量的伤害。
不过就算是如此,此时的德军也已经进攻到了博罗季诺,这里距离莫斯科仅仅只剩下120公里。
此时毛熊已经绝对不能再撤退了。
现在的毛熊是没有西伯利亚的,西伯利亚已经被尤利娅全部都收复了。
决不能让德军前进一步,而且在必要时刻需要展开反击,这已经是的毛熊的部队高层的所有共识了。
可是面对德军凶猛的进攻,现在毛熊又找不到一种好的反击方式。
尤其是在主要的战场上德军人数是毛熊的1.7倍、火炮是1.6倍、坦克数量为3倍。
现在朱可夫急需要一种可以拖延时间的战术武器。
就在此时,火箭弹列车出现在朱可夫面前。
当朱可夫看见火箭弹列车的时候眼睛都直了。
火箭弹列车不仅非常符合现在的战场需求,更是符合苏联的战场美学。
毛熊就喜欢这种极致的暴力。
对于这种纯纯为了倾斜火力而倾斜火力的行为,陆风个人是比较讨厌的。
他更喜欢精确制导,倾斜火力从来都是为了达到战术目的,而不是单纯的用来浪费火力。
例如抢滩登陆,或者渡江战役的时候。
然而对于大炮兵主义的毛熊来说那可不是。
朱可夫连忙放下说明书痛快的骂了一句:“苏卡不列,这种装备简直就是为了我们这场反击战量身打造的!”八壹中文網
朱可夫起身对着后勤政委说道:“同志,你立刻去联系一下华夏方面,就说我们需要很多这种装备,至少十辆、不,二十辆的火箭炮列车!”
“让他们在半个月之内送到莫斯科,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这辆火车,立刻顺着铁路开到正面战场,阻击德军的前进,无论如何不能让德军继续前进了。”
后勤部政委连忙回应:“是!司令员同志!”
此时的莫斯科已经危如累卵。
德军第4装甲集群攻占距离莫斯科只有40公里的克留科沃。
德军第3装甲集群攻占距离莫斯科只有30公里的亚赫罗马。
德军眼看就要冲进莫斯科城。
此时朱可夫也不能管这装备究竟如何了,统统拉上战场。
火箭炮列车没有想到自己的第一次登场就是在如此匆忙且没有准备的情况下。
后勤部长答应一声之后立刻将火箭炮列车调度给了亚赫罗马前线的指挥官。
此时火箭炮列车就连开出火车站都不用,203火箭炮的射程已经超过了40公里的距离。
停在莫斯科火车站之内,便能直接支援战场。
身在前线的指挥官,正在抵抗德军最后的进攻。
道路两侧的堡垒成为了最后的阵地,他们已经没有再后退一步的机会。
相比于毛熊的节节败退,德军是节节胜利,重载最前面的第3装甲集群都已经可以通过望远镜看见莫斯科的建筑了。
只剩下最后短短的三十公里。
德军此时却是气势如虹,一路不停地向前途尽。
德军的装甲部队,在地面上形成了装甲洪流,向前不停的进行冲锋。
跑在对前面一位车长说道:“各位先生们,我们就要打进莫斯科了,这可是既1812年拿破仑之后的第二次!”
“而且我们不会再被拉斯夫人撵出来,我们将会成就历史上最伟大的一群人,我们的名字将会被历史所铭记!”
“先生们欢呼吧,我们距离莫斯科仅仅只有不到三十公里了,对我们来说今天晚上甚至都能在莫斯科里面吃晚饭!”
不仅是这辆坦克上的德国人在高声疾呼,其他几辆坦克上的德国人同样是在高声几呼。
就在此时另一位坦克车长指着天空高声几乎:“你们看!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