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牛车的老汉是村里的鳏夫,在上官闵闭嘴后也小声抱怨了几句,说载着其他人都没有遇到,偏偏载你们家就遇到这种情况。
上官丞也不想过个中秋搞坏了心情,打断赶车老汉的抱怨,提出到了地方多补五文钱给他,赶车老汉听后没有再揪着不放,安静地赶起牛车来。
安平村离安宁镇不远,走路去的话大概一个多时辰,而坐马车就只要两刻钟。不过这也归功于安平村到安宁镇有一条修好的路,像其他村要走就不只是一个多时辰了。
整个安宁镇被一片叫宁远山脉的山群围绕,安宁镇前身是安宁村,坐落在宁远山脉最平坦肥沃的河岸边上。安平村那条河就是这条大河其中一个分支,众多村落的河流一起汇聚到安宁村这里,形成了一条大河,这条大河就叫宁河。
有水有肥沃的土地,安宁村种的粮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村民生活富足了就开始做生意,渐渐地安宁村就发展成了一个市集。随着来往的人越来越多,人口聚集的安宁集更是在几年后成了一个镇。
而村长夫人的镇长爹,当初就是从村长一步一步做上来的。
安宁村成为市集时曾有高僧走过,说安宁村这里人杰地灵,群山环绕呈一飞冲天之势,是注定会繁华起来的。
而没过几年,安宁村就变成了安宁镇。
如果不是三年多前的干旱,刚成立的安宁镇没有什么经验,这会安宁镇肯定更加繁荣。
那场大旱还同时爆发不少争斗,安宁镇还算情况好一点的,所以两年后安宁镇又复苏起来。
安宁镇的中秋很是热闹,虽没有达到人挤人的程度,但镇集那几条街每家店铺都开着,还围着不少人。
“阿修哥哥,帮我猜灯谜,我要那个兔子灯!”被上官显抱着的上官秋茹对这古代的夜市非常感兴趣,在上官显的怀里扭来扭去看个不停。
“茹娘,爹也会猜灯谜,你怎么不让爹帮你赢一个兔子灯回来?”女儿什么事情都第一个想到少年阿修,让老父亲吃味了。
“那爹爹可以帮我赢一个兔子灯回来吗?”
“爹一定可以!”上官显的一定可以,就是专门找了最多花灯的摊位,然后很快败下阵,最后给上官秋茹弄回来一只气势轩昂的公鸡灯。
在上官秋茹无语的眼神下,上官显还是不得不让少年出手了。
“小郎君,两棵树中间两个叉,在大人的手上,请打一字。”
“攀。”
“下一个,债上加债,请小郎君再打一字。”少年阿修猜出第一个字谜的卖花灯的老伯还是乐呵呵的,因为很少人可以打出这第二个字谜。
方才上官显也卡在了这第二个字谜上,导致他只能出一半钱买了一个公鸡的花灯给上官秋茹。
少年沉吟片刻,就猜到了答案。
“债便是欠,加债便是又欠,即为欢。”
“恭喜小郎君,这是小姐要的兔子灯。”老伯也爽气,说好了答对两个字就可以挑花灯,二话不说就把上官秋茹看中的兔子灯拿了过来。
少年也看中了一只老虎灯,便想继续再猜一次。
“小郎君,这老虎灯的谜语可没有那么简单,你确定要猜吗?”老伯表示少年看着还太年轻。
“小子确定,请老伯开始吧。”
“好!小郎君,听好了,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小郎君,请打一字。”
“风!”少年十拿九稳。“秋风吹落叶,春风放百花。”
“下一题,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小郎君,请再打一字。”花灯摊主的套路都是先易后难,这千万条线又让少年沉吟了一下。
这落入水中看不见的东西多了,但千条线万条线又是何物?八壹中文網
上官秋茹也急得挠头发,她总感觉哪里听过这个猜灯谜的答案。
中秋节的街道上熙熙攘攘,孩童哇哇大叫的声音不绝于耳,忽然上官秋茹听到了哪个嚷嚷累了的小娃在喊:娘我渴了要喝水。
水!雨!
哈!上官秋茹知道了答案,知道不能明目张胆地告诉少年,便也喊她便宜爹拿水给她喝。
少年被上官秋茹的喊声吸引,见上官秋茹故意把水壶洒出一些水来,便也明了这字谜的答案。
“雨!”少年坚定地告诉对方。
“好!”摊主把挂着的老虎灯取下来,同时周围一些没猜出来的观众也终于明白了答案,直呼妙哉!
“小郎君学识过人,可是师从何处?”
“小郎君,这边有更复杂的字谜要不要试试?”
“小郎君,小郎君!”
“…”
“小郎君,这是你的老虎灯!”少年接过摊主给的老虎灯,转头就把它给了喝完水的上官秋茹。
“茹娘,这花灯像不像豆包?”
“像!”上官秋茹没有扭捏地接下了老虎灯,龇着一口小白牙向少年道谢。
上官秋茹的手短拿不了两个花灯,就把兔子灯推给风五帮她拿着。
而后上官秋茹又到处看起热闹来,小葡萄一样的眼睛滴溜溜转着,忽然之间视线中见到一个熟悉的人,却记不清楚是谁。
等上官秋茹喊上官显辨别,那人又不见了。
几人继续逛着街,贪嘴的上官秋茹几乎把小吃都尝了个遍,吃不完的就塞给便宜老爹吃,差点把上官显吃到走不动路。
上官显肚子撑得慌,抱着上官秋茹会压到肚子,就把上官秋茹交给啃着鸭脖的风五来抱。
上官秋茹知道中秋节晚上肯定会很热闹,就让董氏几人特意摆了晚市,发现生意也确实好得不行。
基于风五吃播带来的效应,上官秋茹也不拘着他上街的时候吃这些凉拌。就是吃下了多少凉拌,就要喝足量的凉茶。
风五表示没有问题,上官秋茹也答应偶尔多吃也可以。毕竟有李大夫在,上官秋茹也心大的很。
一行人逛吃逛玩,却再没有遇到上官秋茹二伯一家。随着街道上的人越来越少,上官秋茹几人正打算回去,却从街口处听到了熟悉的哭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