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长公主。”吕岩一句话就让李氏痛哭流涕,因为他没有称太后,而是称长公主。他甚至看都没看石重贵一眼。
这是后唐对李氏的封号,而且是石敬瑭灭亡后唐那一年的封号。
李氏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女,她的母亲是明宗的皇后曹氏。李氏继承了她母亲的诸多美德,深为明宗所喜爱。嫁给石敬瑭后,石敬瑭对她十分宠爱。那个时候李嗣源还不是皇帝。后唐天成元年,李嗣源在石敬瑭的策划下于河北动兵变,为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封为永宁公主。长兴四年进封为魏国公主;李嗣源其实是想让她设法阻止石敬瑭的叛逆,李氏也常常劝阻石敬瑭的一些想法。
但是,随后李嗣源死了,后唐生了争夺皇位的斗争,对手下大将也是十分猜忌。清泰二年九月,末帝李从珂又封李氏为晋国长公主。可是这次李氏也无法阻止石敬瑭的兵变了。
“请问这位道长是。”李氏已经五十岁了,衣服农妇打扮,一旁的石重贵和他的妃子也是差不多。
这些年他们是亲自带着一些不愿意离开的随从和宫人一起耕种为生,从最开始的数百人,到现在的几十人而已。以前跟随他们的人死的死,走的走,十不存一了。
“公主叫我二十三郎就是了。”吕岩对李氏十分恭敬。
李氏仔细回想着二十三郎是什么人,她见过,或者听说过得,显然没有那么小的孩子。不管是李存勖家的,还是自己家的。因为吕岩虽然很恭敬,但是行的却是平辈的礼节。显然后唐灭亡时,吕岩应该还是娃娃。
“二十三郎,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
“还好。这位是燕王刘守光之女,这是小徒孙萱。云游到此,所以才有此一间。”
李氏知道吕岩是不愿意提起往事。这些人。只有身边往外走的,现在有人来看自己,作为后唐的遗臣,这已经算是很好的了。“中原可好。”
“中原初定。刘知远建大汉,不过已经死了,现在他的儿子刘承祐为汉主。朝中郭威主政。刘知远临死下旨杀杜重威,郭威于京师诱杀,陈尸于大街之上。都人聚观者诟骂蹴击,军吏不能禁。后李守贞叛,郭威围河中整整一年,李守贞**而死。”
李氏愣了半晌,扬天狂笑:“哈哈哈,杀得好,所恨者,不能亲手杀了这两个贼子。”
石重贵也是泪流满面。其随从听说了这个消息,登时哭声一片。如果不是国家危难之时,杜重威与李守贞要么叛变投敌。要么按兵不动,后晋又怎么会落得投降都不行?到现在算是流放在偏远之地的地步?
“中原的叛乱已经平息,荆南,楚国,吴越都归附与汉,去年冬天辽军大举南下,郭威领军追赶到了边境,现在国内百姓总算有了修生养息的机会。”
石重贵道:“那大军何时北伐。”
石重贵没有一点顾忌,他还停着胸膛。说起来石重贵一直没有真正地投降,而正因为他的不顺服。辽国对他的侮辱和打击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女儿被夺走,妃子被抢走。见到契丹王子,穿着白色纱衣和纱帽去见,见了也是拱手一拜。能够到今天还没死。是因为李太后去求的辽主。
以前辽主对他防备的很厉害,到现在重用另有其主,有才干的随从要么跑了,要给害死了。剩下的都是无能之辈。石重贵的威胁已经没有了,所以只要石重贵不离开流放之地,随便他说什么做什么。连监视的人都没了。
“目前还没有北伐的意思。中原已经凋疲不堪,恐怕要等到拿下了淮南,能够养民之后才能北伐。”
石重贵就沉默不语。
吕岩环顾四周,见房屋虽然齐整,但是屋里没有什么家具。开垦的土地也是多砂石,十分贫瘠。大冬天,李氏和石重贵的衣服单薄,虽然没有破洞,但是却有很多补丁。身边没有侍女或者丫鬟。她们都在地里用人拉着木犁耕地,有的跟在后面捡石头。
“公主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吕岩问道。
“我们不需要什么帮助,只盼着能够尽早北伐。”李氏道。
石重贵犹豫了一下道:“母后疾病缠身,却无药可治。如果仙长能够赐一些丹药,重贵当感激不尽。”
石重贵到这个时候才露出一丝愧疚之色。
吕岩就道:“公主,我倒是会一些医术。能否让我诊一下脉。”
李氏惨然一笑,伸出了皮包骨头的手臂。
吕岩细细地诊脉,最后只是默然地放开,没有说话。
石重贵有些急了:“母后病情如何?”
李氏不算是有病,要说病,那就是贫困和饥寒交迫。
“我看这里田亩不少,怎么还贫困如此?”吕岩没有回答。
石重贵只是阴沉着脸,他的两个妃子哭了:“收成是有,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些强盗就会过来抢夺,仅能果腹而已。”
一直沉默的白氏问:“石重贵,你现在难道没有一丝后悔?”
石重贵昂起头:“我愧对子民,愧对母后,愧对子女,但是我无愧于自己。亡国是我无能,但是我没有对辽人卑躬屈膝。亡国之君,有死而已。我不死,就是想看契丹是怎样亡的。”
石重贵,本来是石敬瑭的侄儿。其父石敬儒早逝,石敬瑭就将他收为己子。石重贵少时谨言慎行,质朴纯厚,善好驰马射箭,深得石敬瑭厚爱。应该说石重贵还是有些将才,石敬瑭在晋阳举兵叛唐,后唐大军围攻太原,石重贵或出谋划策,或冒矢拒敌,也算是非常英勇。最关键的是他是一个有几分傲骨,又十分孝顺的人。
石敬瑭死了,他即位后,按照礼节向辽帝自称孙儿,却不称臣而主张抗辽。因为自己的父亲石敬瑭也成为儿皇帝啊,他没办法,称为孙子辈。但是称孙子辈,那是家事。不能向辽国称臣,而要抗击辽军对中原的掳掠,这是国事。
那一年,石重贵三十岁,在他短短的皇位时期,一直都在于辽国的战争中度过。可惜他只知道作战,不知道养民,结果战争是胜利了,但是老百姓也因此不堪重负。加上识人不明,不知道御下,重用杜重威与李守贞,导致亡国。
石重贵不是一个明君,但是却不能算是一个坏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