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陈父讲,这个陈十,是明朝人,喜欢武,陈十家里人便送他去了武馆学习。结果这力气越学越大,以一当十都不成问题。还因此进了军营,当了一名参将。
“那夕夕这力气突然变大,是咱家的遗传的喽!”
陈父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看向陈母回答道:“肯定啊,你看陈家祖上不是出过一个这样的例子吗!这力气倒好,颠勺都不用特意绑沙袋了~”
“你这老头子,什么都能想到灶台那点事,要我说夕夕有了这身子的力气以后出门也安全些!”
关母看向聊的正欢的父母,不禁打断道:“爸,妈,夕夕这身力气咱就不往外说了,就让咱自己人知道,行吗?”
父母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关夕过了三月份的生日也就二十岁了,万一因为这个影响将来相亲找到对象可怎么办!
关母把这个担忧一说,陈父陈母和关父也沉默了,显然他们也有点担心。
关夕有些无语,因为自己力气大不好找对象,这算什么逻辑!不过想想自己所处的年代,关母因为只要了两个女儿就被别人说闲话,自己这个大力气,估计会被人在背后叫大力怪女,不得不承认在某些人眼里女人力气大是个弊端!
于是关母达成共识,暂时不把这件事告诉外人!
今天初二了,初六关夕就要做火车回沈家岭了,这一去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陈父陈母是万分不舍,把关夕留了又留,直到快天黑才让他们回家去!
还能在家待三天,关夕想着这三天就好好在家陪陪父母和家人,哪也不去了。谁知,就在初四这天下午,关家来了客人。
这人也算熟悉吧,就是在火车上偶遇的李月如一家。
关夕有些疑惑,自己也没留地址,真不知怎么找到这里的!
其实吧,确定关夕家的地址并没有费多大的力气!李建国当兵这些年了,有些实权。有车次信息,知道名字,稍微一打听就知道关夕一家的情况,连初一那天庙会上的事情,李建国都知道!
关父疑惑的看着门口的一家三口,其中一位身姿挺拔明显是名军人。
自己家也不认识当兵的啊!
“你好,您是关夕的父亲吧,我是李建国,这是我妻子李月如,儿子团团。是这样的当时我妻子在火车上······”
李建国把当时发生在火车上的事情详细讲给关父听,关父立即就明白了这是来报恩的。
不过这也不对啊,自己女儿只是卖给了他们一罐麦乳精,钱货两清了。这怎么还拿着礼来自己家拜年呢!
不仅是关父想不通,李月如也是很疑惑自己丈夫为何大张旗鼓的来到关家拜年。李月如来之前还特意问了李建国这件事,李建国却没有和她说明缘由,只说该去的!
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呢?
当时李建国把李月如母女带到了海城解放军军区总医,给两人做了一个详细的检查。李月如气血亏损,没什么大事。可她儿子团团的检查结果,却让医生非常疑惑。还是院里的一位老中医,详细把了几次脉,才有一些猜测!
这个孩子的脉象像是断了之后再接上的,这位老中医猜测,团团身体各个机能器官还没发育完全,就突然被剥离母体。没有母体营养的供给,按理说活不多长时间。可现在不仅活的好好的,身体的各个器官还在加速完备。
老中医猜测,肯定是出生后吃了什么大补之物。李建国也仔细问了李月如和自己母亲,确定除了麦乳精,并没有给孩子吃什么!麦乳精也让老中医看了,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而自己孩子的食物只有一次离开过李月如和李母的视线,就是关夕去冲泡麦乳精那次。能在四十岁之前做到团长的人,脑子也不笨。这件事情的原因肯定出现在关夕身上,于是李建国起了想要好好结交关夕一家人的心思,这可是救了自己儿子命的人啊!
关父和李建国一家坐了一会,关夕才带着妹妹回来,一进门,关夕就看到了李建国和李月如他们。
“月如姐,你怎么来了?”
“这不是过年吗?我们离着也不算太远,就想着抱着团团来感谢一下你,毕竟你可是给了他第一口奶!”
听到李月如这样说,关夕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不能这样说,那是你们掏钱买的,咱们都钱货两清了!”
“唉,我现在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给你那罐麦乳精的钱,不然的话,我想怎么感谢你,就怎么感谢你!”李月如无奈道。
“嘿嘿~月如姐,不说这了,让我看看团团。”
李月如一家又在关家坐了一会,走的时候关夕一家也没拗过他们。看着这一地的礼品,关夕有些不安,这一罐麦乳精能换这么多东西吗!
“夕夕,这些东西是人家看着你的面子才送过来的,你想怎么处理!”
“爸,那罐麦乳精是我和灵姐一起买给奶奶,这些东西她也应该有一半。我们分出来一半给大伯家,剩下的你们看看,适合老人的就给奶奶和姥姥姥爷,适合孩子的就给霏霏,其余的你们自行处置!“
关夕一两句话,就把这些东西的去处给分配好了。不知是李月如还是李建国的意思,这些东西大多都是双数。不过这样也好,省的再费心思去分配了!
晚上,关夕拿着自己储存的那罐灵泉水分别倒进了几个大小不一的陶瓷罐。这几个陶瓷罐还是关夕特意去百货商店买的,像那种药瓶,肚子大口小,不过要比药瓶大一些。
关夕准备把这几个陶瓷瓶分别给姥姥姥爷,关父关母,奶奶一瓶。就借一个不知名的知青家调制的特效药的名义,让他们每隔几天稀释一滴饮用。
这样的话,不说长命百岁,身体上的一些小病痛应该会减少很多。就像上次沈家岭的知青们都被冻感冒,自己和关灵却什么事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