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秋在房间里查看着原主的物品,屋外面言母忙忙碌碌的拿东西,时不时的问问言秋需不需要。要不是言秋说自己拿不下这么多东西,言母都要把家里的铁锅给言秋带上了。
最后整整收拾了两个包出来,这还是言秋极力制止的情况,说自己到了地方给家里写信,到时有确定的地址言母再把需要的东西给寄过去才放过家里的东西。
包里除了放了些言秋要穿的衣服,剩下的就都是在农村的稀缺物了,倒不是炫耀什么的。言秋是想着,自己要是把需要的都拿上也不现实,倒是可以到地方了,用这些东西跟村民换自己到时候实用的东西。
而且这些东西在农村可都是难得的,她又是知情的身份,也不会有什么来源渠道的问题。拿出来换东西别人也不会小看她,言秋正确使用的话肯定是好处多多的。
听到言秋的说法,言母这才有实感,女儿这一遭确实是懂事了。这么为自己打算的样子也让人放心,言母便放心的听言秋自己的想法。
自己的女儿是真的聪明,只要找到自己的章程,言母对她之后的生活不会担心的睡不着觉了。刚刚自家男人走的时候还好好的嘱咐自己不能光给准备东西,也要给言秋说说以后单独生活要注意的事情,即使有一起下乡的同伴,到时候跟同年龄的人相处,还有跟农村的本地人一起打交道,这里面注意的事情太多了,他们两个实在是担心言秋。
这些好了,言秋能够理清楚思路,他们也放心多了,晚上言行知回来可要好好的说说,女儿长大了,懂事了。
--
整理的再齐全,感情再是难以割舍,时间还是过的飞快。
言秋这会已经坐上了知青下乡的专列,窗外是言父言母的身影,列车马上就要开动了,周围都是闹哄哄的,有的还哭着对着自家爸妈说自己不要走,哭得窗外的父母也眼眶含泪。
言秋倒是镇静多了,不过也把脸凑到窗外让自己更接近窗外的人,不是言秋自己舍不得,是言秋知道言母言父两个人舍不得这么女儿。
已经可以看到两个人都红了眼睛,言母依依不舍的紧握着言秋的手,好像握的够紧女儿就可以不离开了。嘴里念叨着让言秋一到那地方就给家里写信,还有些叮嘱话,言秋都一一的答应了。
言父感情克制多了,只在最后跟言秋说了一句,有机会就把言秋给调回来,让言秋在那边好好照顾自己。
这已经是言父难得的承诺了,要知道之前原主让家里找关系不去下乡的时候,言父还跟言母大吵了一架,说是不能让言秋搞特殊,该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虽然最后还是没有拗过家里大多数人的意见,言父内心对言秋要下乡支援农村建设这件事情还是保持乐观的态度的,他们这一辈人,对国家的任何政策都是积极响应的。
现在看到女儿真的要开始离开,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来,言秋还只有16岁。言父言行知这才有言秋离开的真正实感,对孩子将来的不确定开始担心。
好不容易安抚了两个人,列车也慢慢的开动起来了。言秋看着窗外的言父言母也跟着小跑起来,言秋担心他们两个会摔倒,把一直紧紧攥着自己的手的言母放开,绽放出大大笑容,让他们两个不要担心,自己会照顾好自己的。
暂时也只能给这些安慰了,言秋也知道他们恐怕是接下来不接到自己的信件是放不下心了,也没什么办法,言秋只能决定到时自己一到了住的地方,便第一时间给家里写信保平安。
窗外的事物开始越来越快的飞速后移,言秋已经完全看不到言父言母的身影了。言秋收回视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整理自己的东西。
两个包都在自己身边,这列车装的都是要下乡的人,不过是要去的地点各不相同。
虽然原主没有逃过不用下乡的命运,但前段时间家里人的折腾倒是没白费功夫,言秋不用出省。
大柳树乡是在本省的地界,这趟车会经过榆树氏,到时候言秋跟着同一个地点的人下车,去到大柳树乡就好,这也算是个好消息了。
这趟路程时间差不多是在5个小时左后,言秋正准备好好的闭目养神休息下,就被人叫到了。
“小妹你好,你应该也是到榆树市的吧,认识下我叫宋慧。”
言秋对面传来一个热情的女声,言秋睁开眼睛就看到有个浓眉大眼的姑娘正笑着对她说。
人家都主动认识了,言秋到没表现出被打扰的不高兴,这会的人都比较淳朴热情,伸手不打笑脸人,言秋也友好的介绍了自己的名字。
跟这个叫宋慧的热情姑娘聊起来了,也算是打发。言秋这才知道这节车厢都是到榆树市的,具体到哪个村组的话就要看分配了,不过巧合的是宋慧也是到大柳树乡的。
还没等言秋说什么,宋慧就表达了到时候要争取跟言秋分到一个村组的愿望。
言秋跟宋慧交谈的这会,身边另外的两个人收拾好自己的行李也加入了进来,言秋坐的这边座位是2人坐的,对面也有两个人,交流起来非常方便。
其他座位的人也跟临近的人交谈起来,他们年纪都不大,即使对未来的生活有点不确定,不过大多数还是真实的抱着可以支援农村建设的伟大抱负的,言秋就听到很多的声音在谈论着自己到了农村应该怎么怎么帮助乡亲。
言秋这边这个暂时的小团体倒是没有谈论这么高大上的话题,不过也是抱着憧憬的,这也可以理解,他们大多是在城市长大的温室花朵。
即使这些年生活物资紧缺,城市的孩子还是过的不错的,生活不用担心温饱,稍加引导就会梦想着自己有机会可以改变别人生活的能力。
这次的知识青年下乡的活动,说法就是让城市孩子可以利用自身所学去帮助改变农村贫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