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皇帝还没结论,依旧把三皇子当作亲生孩子,让他帮忙办差。
差事做得不错,皇帝还赏了不少东西下来,一时之间三皇子风头正盛,盖过了大皇子。
不过太子还在,倒是没人说三皇子比太子还好。
大皇子却不大痛快,好不容易太子去侍疾了,起码好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在自己面前蹦跶,他的机会就来了。
谁想到太子不在,三皇子又开始蹦跶了!
大皇子也明白他喜武厌文,底下人大多都是这样,细致的差事根本就做不来。
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大皇子物色了一番,最后看上了萧焰,让人开始拉拢他。
大皇子是一根筋,拉拢人就是对他好,送了一大堆礼物去府上,把镇国候夫人都吓了一跳,更别提是楼湘茗了。
楼湘茗看着长长的礼单,这不是节不是年的,大皇子送的这些礼实在太重太过了。
等萧焰当值回来,她连忙把单子送上:“大殿下这样,皇上知道后会不会对夫君有意见?”
大皇子算是拉帮结派了,还是在皇帝眼皮底下,甚至是大张旗鼓,简直叫楼湘茗都无语了。
萧焰看了礼单却笑了:“上面都是些药材,正好让娘子用上。皇上那边不用担心,我会亲自解释清楚的。”
他直接就收下了礼物,大皇子很满意。
第二天萧焰去宫里,没多久就被皇帝召见,他立刻跪下把大皇子送礼的事说了:“大殿下见皇上体恤微臣,知道微臣的娘子久病于身,缺的药材不是一点半点,于是派人送来。”
萧焰说得坦坦荡荡的,说大皇子是学着皇帝对他好,他就感恩地收下了:“大殿下不愧是皇上亲自教导,微臣感激不尽。”
这番话叫皇帝听得舒舒服服的,大皇子是他第一个孩子,小时候也在身边教导了几年,等太子出生了才又放回去,然后才开始重武轻文,变成如今这个模样。
到底是第一个孩子,皇帝还是喜欢这个长子的,别人夸跟自己想不一样,而且萧焰夸得真心实意,皇帝摸着胡子笑了:“既然大皇子有心,你把药材都收下,给自家娘子好好养病。”
萧焰再三谢恩后开始说起今天的故事:“有个小粮商有一回进货的时候没仔细,从仓库拿出来的时候才发现米粮上面几袋是新米,下面的却是发霉的陈米。恰好接了个买卖,来不及再重新买米,索性把这些送了去,对方不知道是没发现,还是学着他转手掉了,一直没派人找麻烦,小粮商就放心了,又察觉这买卖赚头更多,于是开始带着伙计乔装打扮到处卖这些只有表面好的大米。”
皇帝听得皱眉:“以次充好,这买卖做不长久。”
萧焰点头:“皇上圣明,粮商到底被人发现了,给受骗的人打了一顿,保证不会再犯才被放走,于是换了个地方改名换姓又开始做这样的买卖。”
皇帝摇头:“冥顽不灵。”
“总是换地方卖粮食,粮商感觉不痛快,打算做一笔大的,于是在银子上动了心思,让人在银锭底部融了挖个洞,然后把小石头塞进去一起融了。”
比一般的银子重,银子的量却不多,散出去就赚个盆满钵满。
这事简直触目惊心,皇帝盯着萧焰问道:“此事是真是假?”
若是真的,岂不是有人私下偷掉官银放进自己的口袋里面吗?
萧焰犹豫了一下道:“微臣之前遇到一个落魄的瘸子,见他就如同数年前的在下,就顺手救下了,这是他跟微臣提起的,是真是假却不清楚了。”
皇帝依旧盯着他道:“不知道真假,你就敢跟朕提起了?”
如果是假的,那是欺君。如果是真的,这事就不是萧焰一个人能撑得住的,换银的背后不知道多少中饱私囊的黑手,绝不会是一个人能够做下的。
刀三跟萧焰提起此事的时候,让他考虑一下究竟要不要告诉皇帝。
如果皇帝信了,让人去查清楚,那就是大功一件。
要是皇帝不相信,只觉得荒唐,萧焰那一点圣宠就要消失无踪了。
萧焰却愿意赌一把,原本圣宠这种东西就缥缈得很,在能有一点的时候不紧紧抓住,还等什么时候?
而且跟皇帝相处了一段时间,萧焰相信自己的眼光。
皇帝是个能够听得进去的明君,不然也不会时常召自己过来,其实是想让萧焰成为他的眼睛和耳朵。
毕竟皇帝不能随便离宫,只能从底下人那里知道外面的事。
萧焰比底下人多一点就是胆子大,又相当聪明,知道什么事是皇帝感兴趣的,每每都能让皇帝听得入神。
既然皇帝是想他成为耳朵和眼睛,那么自己看见什么,听见什么,都很该告诉皇帝。
至于真假,就该由皇帝来判断和调查,身为臣子知道却不说,更是欺君。
听了萧焰的解释,皇帝沉下脸来,底下的太监总管恨不得把脑袋贴在胸口上,心里暗暗佩服这位萧公子的胆色。
还以为皇帝必定会大发雷霆,下一刻他却忽然笑了:“好,这才是朕的臣子。要是畏畏缩缩的,什么都不敢说,何必在朕跟前伺候?”
没点胆量,就该回家吃奶去,没必要来宫里当差的。
萧焰跪下谢恩,皇帝又赏了一车药材给他,挥手让人出宫了。
皇帝独坐在上首沉默了片刻,太监总管便听他吩咐道:“私下打探一番,看他刚才说的究竟是不是真的。”
如果只是道听途说,皇帝便觉得庆幸,也不会怪罪萧焰。
毕竟无风不起浪,就连萧焰这样一个小文书都能听说,其他臣子怕是早就知道的。
但是他没谁都没开口,唯独萧焰告诉他了。
光凭这一点,皇帝就更愿意嘉奖萧焰,而不是把人打压下去。
难得有这样一个关心府外,又一心为君的臣子,皇帝喜欢还来不及,哪里会愿意连这么一个难得的都失去呢?
萧焰带着一车皇帝赏赐的药材出宫,不少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越发觉得他是皇帝面前的宠臣。
不说宫门的御林军越发客气,还有许多大臣送拜帖来。
楼湘茗看着燕嬷嬷送来的一堆拜帖,有赏花宴的,有去烧香的,有踏春的,还有去温泉庄子赏玩,甚至是游湖的,花样奇多。
她忍不住跟萧焰无奈地道:“我们寄人篱下,住在镇国候府,这帖子却是直接送到我这边来,听说侯夫人那边却只有寥寥几张。”
只请楼湘茗却不请侯夫人,这些人真的不是故意挑拨离间的吗?
楼湘茗顿时为难了,如果出去赴宴不叫上侯夫人不好,叫上却也让侯夫人去了不自在,让她左右不是人了。
萧焰搂着她却笑了:“娘子何必为难,既然那些人没给侯夫人面子,娘子若是单独赴宴,别人怕是要说三道四,说娘子不尊长辈。他们不给侯夫人面子,娘子很不必给他们面子。”
楼湘茗抬头看他:“这些都是官夫人的邀约,必定是大臣们的意思。若是都拒绝了,会不会让夫君为难?”
谁知道这些人究竟是怎么想的,要是感觉被驳了面子,以后给萧焰小鞋穿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