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时候,经济条件上升,人们不再满足于只吃羊肉,还会吃一些鸡肉、鹿肉,同样也禁止随便杀牛,在当时吃牛肉是犯法的,甚至将牛养瘦了也要被判刑。唐朝亲王伙食的供应标准为每月20只羊、60斤猪肉、20条鱼,可见羊肉所占比重之大。唐朝著名的“烧尾宴”上,牛、羊、鱼俱全,甚至还有鹌鹑、青蛙,就是没有猪。在宋代,羊的数量稀少,只有贵族才能吃羊肉,底层老百姓想要吃肉,只能吃点猪肉。而真正将猪肉变得高大上的,是宋代的苏东坡,他发明了用小火慢炖,加入葱、姜、酒的猪肉菜肴,俗称东坡肉。猪肉真正开始翻身是在明朝。照理说,明朝皇帝姓“朱”,吃猪肉就成了吃“朱肉”,形同造反,谁还敢呢?事实也是如此,明武宗曾禁止养猪更禁止杀猪,违者充军发配。不过,这道禁令只坚持几个月便撤销了,毕竟猪肉好吃又便宜,连皇帝也挡不住猪肉的美味,何况百姓。到了游牧民族满人所建的清朝,猪肉更受重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清朝皇帝十分喜欢猪肉。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都爱吃猪肉,乾隆的一场御宴中有“猪肉65斤、猪肘子3个、猪肚2个、小肚子8个、膳子15根、野猪肉25斤、大小猪肠各3根”。在清朝祭祀典礼上。最隆重的仪式就是吃白煮猪肉,随着烹饪花样的增多,猪肉深受百姓喜欢。一些贫穷的老百姓,会选择吃便宜的猪肝、猪肠、猪蹄,演变到现在,就成了各种美味佳肴。历经几千年,猪肉终于逆袭为饭桌上的肉类之王。猪肉这所以能成为主要肉食,是因为它们饲养方式简单,出肉率高,成本比较低,而且猪肉烹饪的花样多,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汉朝时,猪肉虽显低贱,价格却不便宜,买一头猪的价钱相当于中等年景一亩地的年收入,这就怪不得没人吃猪肉了。事实上,猪虽然驯化了,在汉代以前还是进行放养。养猪的农户没有修建猪舍把猪关起来饲养,到了魏晋之后,乃至于隋唐宋时期,才逐渐的丰富了猪的饲养方法。那时候,才把猪关在猪圈中进行圈养,短时间内完成猪的培育。此时,猪仍然是放养的,难以统一圈养。要想猪肉价格便宜,猪的规模就必须要大,而秦鸣知道要想军队拥有强悍的战力,肉食是必不可少的,但羊肉的价格太贵,所以猪肉成为了他的首选。古代没有阉猪的技术,没阉的猪脾气暴躁、出肉率低,并且吃的很多,宝贵的劳力用于饲养成本高的猪仅为吃肉是不合算的。所以养猪的平民其实很少,滋生细菌也非常厉害,饲养过程容易生病,而且没阉的猪味道非常骚并不好吃。所以很少贵族吃养大的猪,贵族主要吃的是豚,也就是出生仅一个月的小猪。东坡肉虽然是名菜,但是主要是用大量香料和浓汁酱醋来掩盖猪肉的骚味,平民根本吃不起这么昂贵的菜。“仁贵,看样子你的收获不错啊!”
秦鸣对着薛礼说道。薛礼将被他射死的黑毛野彘扔在地上,哈哈的笑道:“没什么,我只是运气好而已,进入山林没有多久就发现了这头野彘。”
秦鸣淡然的笑了笑,后世由于过度开发,导致野生动物锐减,是禁止打猎的。而古代不同,山中野味繁多,打猎是非常盛行的活动,而且山中的野味较多,要不然薛礼也不可能就怎么快打到一头野猪回来。“打回来就好,正好我也射了九只大雁,那大雁味道可是鲜美得紧,你可有口福了。”
薛仁贵闻言,顿时笑道:“是吗?那今日我可要好好尝一尝呢!大雁的味道鲜美,我至今无法忘却,今日却是沾了少爷的光。”
这大雁肉鲜道味美,脆嫩,野味浓郁,且无脂肪肥油,民间素有,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一斤的说法。在后世,大雁肉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绿色食品之首,有肉中之王的美誉。而且大雁不仅味道鲜美,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在许多医书当中都记载了其功效。不过在后世,有很多酒店都用朗德鹅假冒大雁,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大雁的味道跟鹅一样,并不好吃,殊不知他们吃的根本就是冒牌货。不过大雁翱翔于天,南来北往居无定所,非常难以获得。一只大雁起码重十斤,长得大的,能够达到二十斤,处理一番,起码也有百斤的肉,再加上一头三百多斤重的野猪,也够这一百多号人享用了。九只大雁很快就被护卫们给带了回来,然后开始清理羽毛和内脏。七只大雁,全部炖汤,辅以山林采集的野生蘑菇,炖了一锅鲜汤,味道鲜美无比。至于薛礼打回来的那头野猪,用烧好的热水将黑毛刮掉,薛礼便亲自动手,开始开膛破肚,手法极其熟练。划拉一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放下刀子,双手伸进去一划拉,红的绿的全部给扯了出来,很快一扇猪便给弄好了。“快快快,把这些东西都给扔掉!”
薛礼指了指地上的内脏,对着身旁的几名护卫说道。“都别动,把这些都给装起来!”
秦鸣赶紧制止,然后看着薛礼道:“你还真踏娘的是个败家玩意,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啊!你竟然就这样扔了。”
秦鸣也正是服了,猪肚子里没用的东西很少,猪心、猪肺、猪大肠这些都是可以吃的东西,扔掉是真的可惜了。秦鸣仔细的给众人上了一课,告诉他肚子里有什么东西可以吃,尤其是猪大肠最为美味,就是清洗有些麻烦。可是这也难不倒秦鸣,要想清理肠子只需要用盐就行,把盐撒在肠子里面用冷水慢慢搓洗便可。要知道盐再古代也是极为昂贵的,用大量的盐清理肠子,绝对是亏的,但秦鸣并不担心,反正他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