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率领的魏军铁骑轻而易举地就趟穿赵融三人余部,随着整支魏骑由内向外舒张两翼渐渐深入,如同一只巨鸟,在平原上翻腾,不断打乱试图聚合在一起的汉军士卒。 魏军轻骑撤向左右两侧,如同鸟的羽翼一般,横扫整个战场。他们用刀矛砍刺两旁的溃逃的汉军步卒,并把他们往汉军大寨方向驱赶。 骑队中央的披甲重骑毫不减速,继续策马冲穿阵形,直奔汉军营寨,试图趁其不备,突入营寨。而他们选择的道路,便是赵融三人出击追敌时,汉军营寨所打开的东门。 在望台上的黄权远远望到溃散的汉军士卒,愤然锤击栏杆,气愤说道:“中计也,曹真狡诈。”
曹真驻马于缓坡上,望着汉寨的望台,心中冷笑连连。最先开始攻寨时,发现汉军有备而来,曹真本想撤离,不愿做无意义牺牲。但却转念想到,若自己代入黄权角色,猜测到自己有可能进攻营寨,又怎么不会提前布局,于是便设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计。 果不其然,黄权试图在自己中军空虚之际,令骑卒直冲中军,试图斩将,一举逆转战局。于是曹真顺其意,假装佯败,令手下精锐骑卒驱赶来袭汉骑,使其不能回师禀告消息。待汉军追兵出击之时,曹真在再率本部骑卒埋伏杀出,试图趁其不备,寻找战机突入汉营。 追击士卒惊慌逃窜,数十名溃兵在魏骑的驱赶下冲向营门,身后还有大量士卒不断地向后逃跑,魏军如同赶羊一般赶往汉营。 溃兵距离汉营不到十丈远处时,营墙后人影攒动,明显是有所防备,但奇怪的是营门始终没有关闭,而且其附近人影稀少。 曹真突然脸色一变,汉军已经有备,却没有在营门处阻挡,反而是不断引诱魏骑突入寨中。 曹真预感到危险,立即喊道:“鸣金收兵,敌人营寨有诈。”
但却已经来不及了! 溃兵在前,魏军铁骑在后突入营寨时,汉军军官向溃兵挥刀大喊着:“低头!低头!”
溃兵中聪明之人,马上寻找角落爬下,而更多的汉军溃卒茫然地向营寨内三面军阵靠近。 军阵间,长枪手后忽然冒出数百弩手,举起已经装填好的汉弩,忽发出令人胆寒的弩机扣动声,随后破空声乍响,接着空中突现数百道黑色的直线由三面射向闯入汉寨的魏骑。 这些,用重弩发射的破甲弩矢所及之处,精良的甲胄、将士雄壮的身躯皆如同纸糊般不堪一击;哪怕是高大的大通马被射中也是立即血流不止,形成致命的贯穿伤。 数百支弩矢射出,惨叫声不绝于耳,有溃逃的汉卒,也有魏骑。领头的百余名魏骑,横死当场,瞬间死伤惨重。十余名爬下的汉卒,哆哆嗦嗦地站起,在军官的示意下,从军阵两翼走去;二三十名魏骑哀嚎着,呻吟着倒地,还未死去。 紧随其后,未入寨的魏骑,则是慌乱地向后方跑去,一时间,队列凌乱不堪。 黄权在望台上看着猎杀的场景,抚须冷笑,重弩兵是自己最后的杀手锏,亦如同曹真手上近千的重骑。 重弩手是黄权在永安时期,招募挑选力大之士组成,配腰引弩(注①),身负巨盾,手持长矛,远可射,近可战。 黄权淡淡自语道:“你设饵,我也设饵,我贪心,莫非你就不贪心。”
在缓坡上,曹真看见这一切,呲目欲裂,这些魏骑自己耗费多年心血打造,如此之下,百余骑轻易被斩杀,如何不令其心痛。 “围杀营寨外汉卒,割耳记功。”
曹真语气冰冷说道。 曹真现在已经不指望能够攻下黄权营寨,但为保证自己战果及手下封赏,还是需要割耳记功。 晨曦下,众魏骑得令之后,在渭南平原游荡,围杀逃窜汉卒,残忍地割下右耳记功,唯有逃到汉寨前断断续续的三百人活命。 汉寨看台上,黄权也只能幽幽一叹,此役汉军损失颇重,赵融等人三部折损一千二百人,加之夜间攻寨受损的近两千余人,合计死伤三千人左右。 “将军,看北边有我军。”
亲卫突然指向北边不断接近的火红色浪潮。 黄权微眯眼睛半晌后,庆幸说道:“幸好赵将军无碍。”
随后黄权小跑下阶,准备亲自迎接赵云。 曹真望向北边,见那红潮缓缓向汉寨移动,顿时心知不妙。 汉将归寨,那王双便是凶多吉少! 曹真望向刺眼的橘黄色晨光,随后叹了口气,低沉说道:“回寨!”
回师路上,曹真心中却念及魏军损失惨重,唯有斩首千人为功。 此时经过一夜鏖战,士气低迷的汉军,待赵云得胜后,士气顿时上涨,赵云带着斩首千人,斩将王双光荣战绩回寨,而且还救回麋威等汉骑。 渭水之战后,魏军死伤六千人左右,斩首千人,斩将赵融;汉军死伤四千人,斩首两千人,斩将王双。 曹真回军后,为让黄权大军深入敌境,再行包抄围剿之事,于是曹真撤退至渭河以北,并留下千人于郿城中,并扬言:‘安定郡杨条已经兵临杜阳,大将军曹真率大军前去救援。’ 黄权听闻此情报,轻蔑一笑,不为所动,率大军屯兵于五丈原,但却命赵云、麋威二人率轻骑向东而行,昼伏夜出,渡过武功水,袭扰鄠县(西安市鄠邑区)离长安不到十里地。 长安顿时震动,粮价猛涨,身在长安的曹叡急忙遣人询问曹真相关事宜。 曹真急忙率大军重回郿城,一边向曹叡告罪,一边亲率魏骑试图围杀赵云,但此时的赵云早已经回到五丈原。 曹真则再也不敢轻离郿城,而是与汉军黄权一直在斜水附近对峙。 --------------- ①腰引弩是在蹶张弩的基础上又发展而成,“腰引弩”弩手坐在地上,双手向前蹬弓,在此过程中用系在腰间的拴钩曳弦张弓。 《武备志》称之为腰开弩,“力弱者用蹶张,力雄者仍用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