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宋江大传 > 第八十七章 完善制度

第八十七章 完善制度(1 / 1)

宋江在穆陵镇停留了数日,安排了各处留守人员及留守兵力,穆陵关和穆陵镇由武松的一千前营士兵负责防守,另有四百投降官军和清真山剩余二百人马统归武松调度。●八??一中■文网.ww.★武松与官军中挑选出二百精壮士卒,其余散归乡里,加上清真山的二百人马共是四百人,由徐文负责操练成军后驻守清真山,武松本部人马一千人留下四百人驻防穆陵镇,以便随时接应清真山、临朐县和穆陵关,由石秀负责统领;另外六百人驻守穆陵关,武松亲自统领。

临朐县由鲁智深的以前后营士兵负责防守,阵亡的施恩都将军一职由清真山马元继任,归鲁智深管辖。鲁智深留下五百军士驻守临朐县,自己亲自坐镇县城,其余五百人分散到各乡镇协防。

安排好这些事情后,宋江准备带上施恩以及此次阵亡将士们的遗体运往二龙山安葬,武松听闻施恩阵亡之时,大哭了一场,一定要跟随宋江护送施恩遗体同回山寨,宋江知道武松与施恩关系很好,不愿违拂了他的心意,只得应允下来。八壹中文網

武松将穆陵镇诸事托付石秀暂管,即日随同宋江返回山寨,宋江想起祝永清的那把宝剑,于是拿出来交给武松道:“武将军请节哀,施将军阵亡令人好不伤怀,这把宝剑是他从祝永清那厮手中夺来的,请武将军收下,用此间手刃仇人之头,为施将军报仇雪恨。”

武松接过红鏐宝剑,喃喃道:“兄弟一路走好,武松定用此剑,让祝永清那厮血债血偿。”

宋江回到二龙山后,即同朱武商议于己方领地内,每个县划出一块地方作为收殓安葬阵亡将士的墓园,名为忠魂陵,并在忠魂陵附近建立一座忠魂祠,以旌表阵亡的将士。⊥八一中文,今后但凡英勇杀敌而阵亡的将士,征得其家人同意后,都可进入忠魂陵内下葬,并于忠魂祠内为其立牌位以享祭祀。

朱武听后大为赞赏,道:“主公这一建议可谓深谋远虑,如此一来,必将大大提升我军将士的荣誉感,激励他们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微臣以为主公还应在山寨建立精忠阁,将我军英勇战死的都将军及其以上的高级将领画影图形,悬挂于阁内,以供后人瞻仰他们的英烈风采。都将军以下的将士若有对我军做出重大贡献者,亦可酌情绘像收录。”

“军师说得不错,我军既然要干一番大事,一切考虑都要统筹全局,兼顾长远。我们不但要提高军人的地位和荣辱感,还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针对阵亡将士家属的抚恤制度,使得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这样才能提高大家参军的积极性以及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主动性,军师在这方面可有什么良策?”

朱武默思片刻,缓缓答道:“微臣以为对阵亡将士家属的抚恤,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一是提高他们的身份地位,二是直接用金钱进行抚恤,三是减免赋税徭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手段来进行抚恤。”

宋江点头同意道:“就这么办。”既然大的框架已经制定好,宋江当即召集众人敲定具体细节。然后命人将此战阵亡将士的名单登记造册,按照商定好的政策对其家人进行抚恤,并传令寿光县与临朐县建立忠魂陵与忠魂祠(如今宋江辖下只有这两个县),同时在二龙山上兴建精忠陵、精忠祠和精忠阁。

精忠阁建好后,宋江当即命人将施恩的遗像放进去,然后带领众将同去祭拜,宋江看那施恩的遗像上画的正是他临死前奋勇夺剑的一幕,这是应武松和鲁智深等人的要求绘制而成的,他们认为只有这一幕场景方能显现施恩牺牲时的英勇和悲壮,画像旁有一段文字详细叙述了他的生平事迹以及阵亡的时间。▲八一?中文??网.ww.?

施恩成了第一个进入精忠阁的烈士,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宋江知道,他只不过是迈出了第一步,以后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在这条充满艰险的道路上,他不知道谁还将离他而去。

这一日,宋江正在二龙山上同朱武商议山寨事务,忽有鲁智深派遣军士前来,宋江心中暗暗猜测:“莫不是临朐县出现了什么变故?”他与朱武对视一眼,现彼此都是一脸困惑不解,当即传唤那军士查问。

那名军士报说鲁统领不堪临朐县政事烦扰,特请主公派遣擅长理政之人前去接管县令一职。宋江猛然醒悟道:“倒把这事儿给忘了,鲁统领本是西军军官出身,领兵作战则可,让他处理政事却是难为他了。你先下去,这件事情容我与军师商议后自会遣人前去。”

宋江打走了来人,却又暗暗愁起来,自从来到二龙山以后,他就接触到的都是三山五岳的英雄豪杰,让他们去打仗可以,但要让他们处理政务,非把事情办砸不可。可仓促之间到哪儿去找合适的人选呢?宋江不由得向朱武投去求助的目光。

朱武也是无奈苦笑道:“不瞒主公,微臣心中也没有合适的人选,我军一向缺少处理政务的人才,山寨上的诸多事务一向是裴总管协助我办理的,单单我一个人还真是忙不过来。”

“裴宣倒是有处理政务的才能,只是他身兼军政司事务,山寨又少他不得,这倒是有些难办了。”宋江附和道。

朱武沉思片刻,忽然想起一人,当即道:“不如派孔副总管去吧,他先前曾作过沂州的孔目,正是此行的最佳人选,如今山寨战事告一段落,军队规模还不算太大,医务司有安总管及其下属数十名医务人员足以应付救治伤员之事。”

宋江眼前一亮道:“对啊,孔厚确实当得临朐县令一职,我这就命他前去接管临朐县政务。”宋江做事一向雷厉风行,当即派人请来孔厚,将此事向他说明,孔厚满口答应下来,即日离了二龙山赴临朐县上任县令一职。

孔厚走后,宋江寻思处理政务的人才不敷使用一直是山寨的软肋,以前只是围绕着山寨展,这种弊端还没有显示出来,一旦己军占领的地区扩大,问题马上就凸显出来了,像今日这般拆东墙补西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宋江又暗自庆幸这个问题现得还算比较早,如能找出妥善的应对之策,就不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山寨缺少处理政务的人才,军师可有解决的办法?”

宋江遇到问题总是会先询问一下朱武的意见,这似乎已经成了他的一种个人习惯。朱武也没有让他失望,每次都能提出比较合理的见解供他参考,随时准备为宋江提供合理化建议似乎也成为了他的一种个人习惯,两人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相当高的契合度。

宋江话一出口,朱武就知道宋江已经充分认识到缺少处理政务的人才,也就是缺少文官已经对山寨的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宋江已经下决心要将这一问题彻底解决。他从容不迫道:“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就要将建立完善的文官考试制度,依赵宋旧例开科取士,这样才能聚集一批有才干的文职人员,但要建立这样一套完善的考试制度所需时日太长,目前我军也没有足够的考官来鉴别考生的优劣,最好的办法还是张榜求贤,鼓励各个阶层尤其是寒门子弟毛遂自荐,甄选出其中才德兼备者酌情授予官职,并让他们负责考试。这样一来考试制度也就可以相应建立起来,到了那时,再以考试为主要手段,以荐举为辅助手段,两者相互结合、相互弥补,定然会为我军储备一大批文职人才。”

“不错,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我军的文职官员问题,选拔武官也可以采用这种办法,此事耽误不得,越快办越好。”宋江当即在寿光县和临朐县布张榜求贤令,同时命朱武负责筹办开科取士一事。

且说这求贤榜文行到临朐县,被一位路经此地的老者看到,那老者心中暗自嘀咕道:“我半生游历天下,观这大宋气数将尽,金国又在北部崛起,他日必将犯我中原之地,可恨那赵佶依然宠信童贯、蔡京等人,将大宋江山弄得乌烟瘴气,叛乱四起,指望他是不成了。我本待在义军势力中寻出一个能扭转乾坤的,若是能够保住我华夏一脉文明,我就是死也瞑目了,但遍观方腊、王庆、田虎、晁盖,目光短浅,皆不是成大事之人,今日没想到在这儿遇到不显山不露水的宋江,此人虽然在江湖上颇有些名气,但实力弱小,却是与那四家比不得。他居然能够虚心下士,张榜求贤,倒是比那四家强多了。也罢,我且前去观察一番此人能力如何,再做定夺。”

那老者想到这里,当即上前取了榜文,负责看守榜文的士兵并没有因为前来揭榜的是个老者就对他有所轻视,一名士兵赶紧上前来询问老者姓名并请他到县衙去面见县令,另有士兵先行回县衙通报孔厚。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三国之裴元庆传奇 大宋世祖 三国之无双帝皇系统 大楚小掌柜 大宋崛起:从水浒英雄开始 孟小楠徐长风 岭南宗师 倾危大秦 冒牌小县令 全班穿越,校花变虞姬我变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