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姓爷的话,鞑子在江宁城中只有不到一万兵马。”
马利道。 “什么?怎么会如此之少?”
江宁成可是整个南方的中心,在郑氏看来不可能兵力如此空虚的。 “是这样的,王爷,鞑子在西南大败,为了挡住晋王进攻湖广,鞑子将江宁的兵马抽调了一半到湖广去。”
“你们晋王此时在哪里?”
“回延平王,晋王的大军已到湘西。”
郑氏听了若有所思。 “来人啊,命中提督甘辉领轻兵一万走陆路去南京,汇合沧海公攻城。”
郑成功相信晋王的手下没有必要来骗自己。 终于决定加快进攻的脚步。 历史上他在南京城下,不围不攻,被郎廷佐、蒋国柱等人假意投降谈判一直拖着。 以至于江南各地的援军陆续赶到,郑军也因为久拖不打,士气低下。 李嗣兴希望能够改变这种状况。 郑军在当时的情况下,其实有很多机会可以破南京城,实在不行的话,也可以围城打援,消耗清军在江南的兵力。 打击江南士绅对清军的信心,如此各地必将有更多州县投降。 真正让郑成功下定决心攻下南京城的,不是马利给的情报,而是李嗣兴在信中的分析。 李嗣兴以李定国的口吻,在心中规划可一个东西合拢战略。 李定国打下的地方,到时候自然就是李定国的势力范围,而郑成功打下来的地方就是郑氏的势力范围。 到时候永历皇帝还朝,自然是到南京城。 那么他郑氏就要在东西合拢之前控制更多的地方。 原本他对清军还有忌惮,但是现在他知道在西南的清军损失殆尽。 此时除非鞑子皇帝御驾亲征,否则江南没有哪支兵马能够威胁到郑军。 江宁城中,此时已经开始实施戒严。 清风斋里面却还能够听到丝竹之声,没有什么能够阻止达官贵人们放松心情。 越是在这样紧张的时刻,越是要保持冷静。 朱雀平时隐居幕后,并不见客。 她需要从这些贵人与姑娘们的窃窃私语之中提取出可用的情报。 这需要很强的情报敏感性。 …… 一艘桨帆船上,永历皇帝正在太后的身边照顾。 黑鲁叨带着他们跑来跑去,永历这个逃跑达人没有问题。 但是太后年迈,加上船只上颠簸异常,已经病倒不起。 好在黑鲁叨还不想他们死,给太后派来了医生。 缅医的水平有限,此时太后已然不行。 “母后,您要坚持住啊。都是朕不孝,连累了母后。”
“皇帝啊,他们说是晋王打下了缅甸,为什么不将我们迎回去?”
太后还是不明白,为何缅人都被打跑了,丢了都城,自己这些人怎么还要被挟持呢。 “母后,确是晋王的大军杀来了,缅人也许是要用朕去要挟晋王,所以扣押我等。”
永历皇帝心中很清楚,自己现在就是肉票。 “皇帝啊,太子还在后方,你要想办法传旨回去,将皇位传给太子。我大明的皇帝绝对不能成为人家的棋子。你想想当年的英宗皇帝。”
太后此时庆幸让皇孙留在后方,后悔自己当初还阻止皇帝这么做。 “母后,朕已经写好了传位诏书藏在身上,等回到路上,朕定会让人将诏书带回国内。”
“皇帝啊,咱们这是到哪儿了啊?哀家不想死在异域啊,如若哀家真的死了,就将尸骨烧了,一定要将哀家的骨灰带回去。”
太后信佛,并不忌讳焚烧尸骨。 永历皇帝只能点头保证。 只是他现在也不知到哪里了。 “邓凯,咱们这是到哪里了。”
此时永历的身边只剩下那个瘸子总兵侍卫邓凯。 邓凯因为不忿马吉翔私分物资,被马吉翔让人打断了腿,永历皇帝当时一句话都没有说。 但是邓凯依然对皇帝忠心耿耿。 “陛下,想必这里应该是南洋吧。我们离开阿瓦城就一直向南走,最后进入这大洋。听讲晋王的大军已经杀到了海边,这才将黑鲁叨他们赶到海上。不过晋王手中没有水师,要不然应该会追上来的。”
“唉,当初都是朕不好啊,听信了马吉翔的谗言,酿成大错,连累了沐国公还有爱卿。”
永历唉声叹气地说道。 “陛下,都是臣不好,臣无能,没能够保护好陛下。”
“陛下,至少我们知道大明还在,而且越来越强,太子聪颖果决,有其监国,定能中兴大明。”
永历皇帝听出了邓凯话中暗含的另外一层意思。 但是他并没有生气,他自己也有些看不起自己,一个皇帝不能鼓舞手下的士气,只知道苟活,大明什么时候有这样窝囊的皇帝啊。 这段时间一直被囚禁关押,永历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反思。 其实他不仅仅写了一份传位的诏书,还写了一封给李定国的密信。 信中告诉李定国,如若太子宽厚则扶持太子登基,如若不然,他愿意将社稷交给晋王,只希望晋王能够保住朱家的血脉。 这有些类似刘备的临终托孤。 通过这次的事情,永历看清楚了自己在晋王的心中也没有那么重要。 他最担心的就是李定国要是篡位会与别人一般,残害前朝的宗室。 按照他的判断,李定国不一定能彻底打败清军,他可能要在缅甸称王。 他看了一眼邓凯,没有拿出自己的遗诏。 此时他们在茫茫的大海之上,哪里都去不了。 也不知道这个黑鲁叨和莾白这次要逃到哪里去。 阿瓦城,李嗣兴终于将这里的事情准备的差不多了。 “佩姨,咱们明天乘船南下,华儿带您去看看咱们的南海城。”
佩佩的身上穿着轻纱做的长裙,曼妙的身姿更加的凸显。 就是这样,她的额头依然挂着汗珠。 现在已经到了缅甸最热的季节。 这里可不像滇云那里四季如春,缅甸平原低海拔,低纬度,天气炎热。 佩佩偏偏最是怕热。 “这南海城在南边,是不是更热,要是那样,姨就不去了。”
“佩姨啊,不是越往南就越热,我跟你说,那里有海滩,佩姨你见过大海吗?”
李嗣兴想象着带佩姨一起到海滩上游泳漫步。 “不热就不热吧,你流口水干嘛呀?”
佩佩瞪了李嗣兴一眼,这孩子心思越来越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