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我劝家父做曹操 > 第三七一章 占领马六甲

第三七一章 占领马六甲(1 / 1)

就在两人会谈的时候,谢健与荷兰人开战的消息传来。  正好那莱也在,他当即表示愿意与大明一起与荷兰人作战。  李嗣兴就在这里,那莱王总不能左右摇摆。  于是那莱王派了五千兵马协助李嗣兴,同时还承包了所有的粮草补给。  土瓦这里向东就是暹罗的首都大城。  两者之间的距离并不远。  因此从暹罗向前线运送粮草更加节省。  得到了暹罗王的承诺之后,李嗣兴指挥王辅臣杀向了马六甲城。  荷兰人要战,那便战吧!  在海上,明军不一定是荷兰人的对手,但是在陆地上,还打不过他们吗?  当李嗣兴赶到前线的时候,谢健已经在城外挖掘了堑壕。  此时已经是永历十四年底。  也就是顺治十七年,李嗣兴记忆中的那件大事就要发生了。  面对对方防御严密的棱堡,没有特别好的战法。  只有挖掘堑壕,弗兰西的沃邦元帅就是用堑壕配合臼炮来攻破棱堡的。  也就是所谓的沃邦攻城法。  不过真正实战的时候,沃邦攻城法还要配合一定的计算,掌控好火炮的射角。  谢健知道用堑壕躲避城头上的炮击,但是要想对城头的守军造成打击,堑壕的角度就有一定的讲究。  李嗣兴试着向堑壕中放了几门飞雷炮,射击的效果不是很好。  接着他对堑壕的角度进行了调整。  立马取得了效果。  马六甲城棱堡的一处位置被集中轰击,守军几乎没有办法立足。这就为王辅臣攻坚创造了机会。  王辅臣手下的湘军,那作战也是相当勇猛的。  这次他跟李嗣兴一起出来,那是做好了立功的准备的。  王辅臣这个人很聪明,他很清楚,现在巴结晋王,还不如跟好晋王世子。  晋王眼界高,不一定看得上他,但是世子殿下现在还没有什么班底,靠上去后,那是可以受益终生的,因为世子殿下年轻啊。  马六甲城内毕竟只有不到五百人的守军。  这个数量其实已经很多了。  要知道此时荷兰人在东番岛上总共也就千把人的驻军。  战斗持续了一周时间。  明军最终从陆地上攻进了马六甲城。  但是因为其在港口内有大量的战船。  剩余的荷兰人从港口缓缓后退。  直到王辅臣带人夺取了荷兰人对着港口的炮城之后,荷兰人的战船才从港口撤走。  时隔几百年后,大明人再次回到了这里。  最开心的要数城内的华人,他们最早打开商铺的大门,走到大街上庆祝明军的到来。  李嗣兴下令没收城内荷兰人的财产,同时严令军队不得骚扰城内的其他商家。  只是这次依然没有抓住黑鲁叨和莾白。  也许是两人还有一定的价值,荷兰人再次将他们带走。  失去马六甲城对荷兰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这意味着他们在印度和香料群岛之间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停靠港。  这个时代的商船虽然不要烧煤,但是也要中途补给的。  长时间得不到补给,会提升船员的死亡率。  李嗣兴下令南海舰队开始搜捕沿岸发现的一切荷兰人商船。  只要发现荷兰人的商船就立即扣押或者击沉。  除非荷兰人组织大规模而舰队,以南海水师的规模完全可以吊打任何荷兰商船。  荷兰人是远道而来,而明军是以逸待劳。  对于大明与荷兰人之间突然爆发的战争,葡萄牙、弗兰西和英国等其他势力都是乐见其成的。  他们甚至会偷偷地向明军提供情报。  其中以葡萄牙人最为积极,他们在印度洋的势力早就被其他几国压制住。  在南洋他们只剩下壕境一个租借的港口。  只要大明一句话,这个港口就会被收回去。  荷兰东印度公司,这么多年打压其他几国,早就已经天怒人怨。  他们的公司理念就是钱自己赚,让别人去喝西北风。  这次荷兰人将赌注押在了满清身上。  也算是豪赌一把,成功了,他就能够独揽与东方的贸易。  李嗣兴拿下马六甲之后,将这里并入云远路管辖。  刘安对之前丢失丹那沙林地区感到自责,亲自赶到了马六甲城向李嗣兴请罪。  惩罚倒是不至于,云远的地盘太大,明人的势力太弱。  刘安将移民重点安置在伊江流域,这无可厚非,因为伊江流域才是云远的核心。  如同丹那沙林地区这般,除了几个港口之外,没有太高的开发价值。  好在这次,李嗣兴占领了马六甲城,这是一座现成的堡垒城市,省去了明军建设的费用。  其周边的马六甲河流域农业开发也比较完善,好好经营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最重要的是这里的百姓对大明有很强的向心力。  他们中的很多原本就是明人。  张希部和陈长远一个拉着一车粮食,一个拉着一车布匹来到了总督府前。  明军占领的马六甲城,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上次那个将军来了之后,他们就知道。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天来的那么快。  两人自然是非常兴奋的,因为从此他们就是这里的主人了。  他们这次过来是真心来劳军的。  明军进城,没有拿他们一分一毫,这在以往是无法想象的。  “张希部…陈长远拜见世子殿下。”

两人激动地跪了下来,他们没有想到世子殿下会亲自接见他们。  “起来吧,张希部你是做布匹生意的,你的货都是从哪里进的?”

“呃,这个,小的的货大部分都是洋人从身毒带来的,也就是他们说的印度地区,那里的棉布质量还不错,当然小的也会进一些丝绸,不过都是洋人运来的。”

张希部说道。  “陈长远,你的粮食又是从哪里进的?”

“小的的粮食主要是来自马六甲河沿岸村庄的稻米。这里一直有种植稻米的习惯,好的年景可以一年三熟。”

李嗣兴亲自见他们俩主要是因为这两人都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商人,他们对当地的情况非常了解。  而他想要开发这里作为马六甲海峡的一个军事中心,就必须要了解周围的资源。  根据这里的资源,他才能够决定安置多少军队在这里。  ps:求月票,求推荐票!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明末:开局穿越成永历太子 穿越之女保僄传奇 平民首富 朱棣穿越汉少帝 回到三国变成蟒 极品佞臣 大秦摄政王 终极杀手 审判之轮回 四合院:开局就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