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我劝家父做曹操 > 第三八五章 沧州之战上

第三八五章 沧州之战上(1 / 1)

十五万大军在华北平原的运河旁碰撞在一起,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如何描述。  只能够通过一下影视剧中的场景去脑补了,毕竟一个现代人很难亲眼目睹这样的场景。  从天空中看去明军的阵线就如同麻将桌上的麻将牌一般。  在指挥官的大手搓动之下,先是一阵凌乱,然后整齐地呈现出一个新的形状。  而清军的步兵大阵则如同一块砖头一般从北边砸过来。  鳌拜没有急行军,既然明军停下来了,那么他就等着自己的红夷大炮一起压上去。  清军对自己的红夷大炮非常的尊重,每一门大炮都上了封号。  似乎这种经过皇权加持的大炮能够打得更准一些。  “殿下,清军拉来了红衣大炮。”

李本忠说道。  “有多少?”

李嗣兴问道。  “足足有上百门。”

“哼……这次是下了血本吗?”

“忠叔,命令部队前进,主意保持阵型。”

李嗣兴改变了之前原地待命的命令。  清军的红衣大炮的射程是要超过明军的陆军野战跑。  但是它们的移动和部署都更加的困难。  清军显然以为明军完成布阵了,很难再移动。  鳌拜想要尝试用红夷大炮将明军的阵型给打乱了。  但是他错了,明军虽然是布阵了,但是明军的大阵是由一个个可以移动小阵组成。  只要每个小阵按照指令行动还是可以移动的。  而且移动的速度并不慢。  长号的声音在战阵之中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  听起来有些悠扬和悲怆。  李嗣兴也跟着军阵一起转移。  每一个士兵都是一个火力输出单位,每一个大队组成一个火力输出单元。  然后,几个大队一起组成一道火力输出面。  每一面的火力输出都经过提前计算。  这样的火力能够挡住多少敌人的进攻,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这就是科学的作战模式。  李嗣兴缺乏作战的经验,那么他就通过科学来弥补。  跟鳌拜这样的老将作战就不能仅仅倚靠经验。  因为人家的经验比你多的多。  你如果要是倚靠经验的话,每一步安排都逃不过人家的眼睛。  但是现在李嗣兴倚靠科学指挥作战。  这一切就让鳌拜有些看不懂了。  因为要避开明军的战船,鳌拜将军队与运河保持一定的距离。  等到明军赶过来的时候,双方之间逐渐变成了东西相望。  明军在西边的运河边上部署。  而清军则在东边的农田中。  此时东面的农田中种植了大量的玉米。  这种农作物现在已经在北方传播开来。  玉米的秸秆能够作为牛马的饲料,果实磨碎熬粥,与糜子粥相似,非常适合北方人的口感。  现在是六月份,因为刚刚种植不久,玉米地中的玉米只有人膝盖那么高。  一颗颗亭亭玉立,整齐地排列着。  不过基本上不影响行军作战。  李嗣兴的手中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对面的敌人。  密密麻麻的清军,那些巨大的装在四轮炮车上的红夷大炮,要由四匹马拖拽,还有十几个人推着。  炮车的木轮太小经常会陷在泥土之中。  李嗣兴让炮兵上前,趁着敌人还没有部署完成就对对方进行炮击。  同时,他也在防着对方的骑兵。  五十门火炮向东边移动,脱离了运河大堤。  李嗣兴调了军中唯二的两个线膛枪营随从护卫。  明军主动攻击了。  李嗣兴也是无奈,没想到清军会花那么大的功夫拉来那么多的红夷大炮。  如果李嗣兴继续在运河边上等待的话,等对方的红夷大炮部署好了之后,确实会面临被动的局面。  所以明军只能出击。  而出击的话,就要面临一个问题,清军会派出骑兵对明军进行骚扰,包抄。  明军的野战跑采用两轮炮车,炮车的轮子巨大,非常适合在复杂地形下移动。  而且这些野战跑只需要一匹马拉着就能快速移动。  很快,炮兵靠近到对方步兵一千米的距离。  炮兵们将战马卸载下来,立即准备炮击工作。  “鳌大人,对方的炮出来了,让末将带骑兵去拿下他们。”

清军的炮兵此时还在后方没有部署上来。  此时距离对方本阵太远,即使部署了也没有什么作用。  来人是京营骁骑营副都统庆瑞。  “你点五千骑兵前去拿下这批炮兵。”

鳌拜点头说道。  他看了一下,对方派出护卫炮兵的步兵也就五六千人。  同等数量的骑兵难道还不能突破吗?  “末将领命。”

庆瑞在马上拱手道。  随即庆瑞打马离开。  他的心中非常开心,对面的明军很明显犯了冒进的错误。  可能是他们在南方久了,已经忘记了大规模骑兵冲阵的厉害。  一千米多米的距离,骑兵几分钟时间就能够冲上去。  不一会儿,清军的步兵大阵中间断开了一道口子,一支骑兵从清军的步兵大阵中冲了出来。  他们一路小跑地向明军前出的炮兵阵地杀来。  “放!”

明军的炮兵指挥官挥下了手中的红旗,随即炮兵将烧红的铁钎扣在火门之上。  “轰轰轰……”炮击声接连不断地响起。  整个炮兵阵地被一道烟幕所遮挡。  巨大的弹丸带着动能向对面的骑兵急射而去。  在炮弹面前,无论是战马还是人体都被撕碎。  不过这还不足以抵挡清军骑兵的冲锋。  仅仅是几个呼吸的时间,清军就前进了两三百米。  而此时,明军才放出第二炮。  不过这次,明军换上了开花弹,炮击的效果比第一轮要好了一些。  “自由射击。”

炮兵放弃了齐射。距离太近了,炮手的素质参差不齐,必须让手速快的炮位能够发挥出来。  两个线膛枪步兵营,一共六千人十个方阵,列成了一条线,派出了一条将近一千米的巨大线列。  随着号声响起,前排的步兵蹲在,枪口直直地对准前方冲来的骑兵。  五百米,火枪兵开始射击。  西方军队要到两百年后的克里木战争中才使用这样的战术。  李嗣兴提前搬到了中原的战场上。  在克里木战场上,英军与线膛枪方阵在五百米外就开始射击沙俄集群冲锋的一个重骑兵师,接果差点让对方全军覆灭。  科学证明,采用了米涅弹的线膛枪完全可以挡住差不多数量的重骑兵冲锋。  果不其然,在这个距离上火枪的射击准度虽然不怎么样。  但是对方骑兵的冲锋阵型太密了,火枪兵根本就不需要瞄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审判之轮回 四合院:开局就搬家 平民首富 回到三国变成蟒 明末:开局穿越成永历太子 朱棣穿越汉少帝 极品佞臣 穿越之女保僄传奇 大秦摄政王 终极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