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李时珍虽是明朝人,但却要一百年后才出生。朱辰脑海中不断的在搜索,他记得奖励的东西很多,有大明通史,也有野史,还有地志,永乐大典等等各种书籍资料。就不知道有没有明朝巨著,本草纲目了。东西太驳杂,朱辰一时间难以想起。站在朱府门前枯站了半个时辰左右,朱辰眼前一亮,终于记起了关于本草纲目的内容。“治肺疾,可多喘,伴咳血,量多,咳心肺,宜当归,酒赤芍,川弓,炽壳,陈皮,白术,桔梗,五味子化水服用。”
“注:寻五味不易,若无五味,药效尤为勉强。”
朱辰脸上露出喜色,有了这药方,姑姑就有救了。“翠花,秋香!”
朱辰喊了一声。两个莽汉跑了出来,等待朱辰吩咐。朱辰忙将药方给写下来,递给他们道:“按照这个方子抓药来。”
翠花秋香连忙点头,跑去抓药。朱辰则在家高兴的等待着,只是他有些担心,本草纲目中注明,五味子难寻,就怕应天府没有啊。果不其然,等两个铁憨憨回来,其余的药都抓来了,唯独缺了那五味子。“掌柜的说是没有,五味子得去辽东那一带寻。”
翠花郑重道。“辽东?”
朱辰为难了。自己现下不可能去辽东啊。“东家,沈家生意遍布全国,想必在辽东也有分号,去问问沈小姐吧。”
翠花咧嘴一笑。朱辰眼睛一亮:“算你聪明一回。”
朱辰立刻前往沈家,找到了小红裙,将五味子的事情与她说了。小红裙还是那般娇艳,闻听朱辰缺五味子,便立刻让掌柜安排传信给辽东分号,看看那边有没有这味药材。待信传出去后,小红裙才笑道:“有我沈家出马,一定没问题的,要是有这味药,他们立刻就会送来。”
“多谢了。”
朱辰松了口气。她在承诺,那就八九不离十了。还望这药方,真能治好姑姑的病啊。只是,这路途遥远,即便能找到五味子,怕也要耽搁一段功夫了。沈大见朱辰来,便强留朱辰在这吃了一顿饭后,朱辰才回府了。回到家,院子里面又摆满了许多的礼物。这些礼物,大大小小都有,珍贵的,稀奇的,多种多样。朱辰疑惑道:“这些谁送的?”
翠花咧嘴一笑:“那些花花公子们送的,他们想巴结东家。”
朱辰哑然失笑:“我有什么好巴结的。”
只不过,朱辰并不知道的是。怀庆公主亲自来朱府,本想算账,却又郁郁而归的消息传了出去,这些世子爷们,更意识到朱辰的身份绝不简单,遂而纷纷送礼,争相舔朱辰。以至于一个个的礼都送得很珍贵。只有翠花和秋香两人对视一眼,留下叹息。他们以为他们已经极致能舔了,可多了这么一群舔狗后,以后怕是舔都要比赛了。太卷了。……小雨淅沥,从早上落到下午。这雨没停,天气便还是渐寒的。御书房内,朱棣正在检查太子爷的作业。太子爷虽然现在是监国,但朱棣还是会时不时看看太子爷的批复,若批得不好,难免将太子爷拉过来叼一顿。批得好没奖励,批得差要挨叼,太子爷当真是千古第一大冤种。纪纲匆匆而来,将这几日搜集到的情报汇集成册子,递给了朱棣。这小册子上,都是朱辰近几日的行踪。朱棣翻开查看,上面记载了一些重要事情。朱棣迅速翻阅,当翻阅到朱辰作的第一首诗时,朱棣眼眸猛地一亮。“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朱棣中气十足的念着。他哈哈大笑:“好诗,好诗,这等风骨要是具现在我大明臣子的身上,哪里还有什么贪官,恶官。”
这首诗的水平造诣,可谓是很高的。朱棣惊讶于太孙的诗词造诣,又高兴于自家孙子能这么出类拔萃。再翻一页,朱棣看见了朱辰念的第二首词。这首词的第一句,就让朱棣眼神微微恍惚。扑面而来,一股霸道之气。朱棣忍不住将这首诗给念了出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御书房外,一个大胖子正拿着一件袄子,步履蹒跚的走来。哪怕走得慢,他也容易喘气儿。太子爷就是这般,太肥胖了。天气寒了,他是来给老爷子加衣服的,毕竟是爹,再狠也是爹。只不过,前脚刚迈进了御书房,后脚就见老爷子背对着他,正中气十足的作诗。“北国风光,说的是北方吧?”
太子爷心中暗暗想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嗯,还不错,老爷子水平提高了许多。”
太子爷心想着。当听到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之时,太子爷心中一震。有点东西啊。太子爷心里有点迫切了,仔细的盯着老爷子,等老爷子的下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朱棣激情顿挫的念着。太子爷神情一震。老爷子作诗的水平,什么时候这么高超了。光是这一句,便可封神啊。前面这几句,一听就波澜壮阔,勾勒出一副大好河山的景象啊。“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太子爷肥胖的小身体有些激动了。他脸上的肥肉一颤一颤的。险些,他就要给老爷子鼓掌了,这句也是极好的,老爷子这是李白附身了?“惜秦皇汉武,略输风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最后这一句,彻底震撼太子爷了。滚滚的肉球,脸上不断的颤动。光是这最后一句,便是画龙点睛,神来之笔。这样的气势,这样的胸怀,仿佛要气吞天下。太子爷甚至都能想象到,老爷子骑在大马上,说出这首诗,到底有多威风了。老爷子的诗才向来是很差的,但这首诗,却把太子爷给震慑了。哪怕是一般的大儒,只怕是也写不出这种诗的。“磅礴大气,爹,儿子今天服气了。”
太子爷跪下,敬佩得纳头便拜。朱棣这才转身,发现了太子爷。见太子爷如此敬佩,朱棣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儿子佩服孙子?不错不错。朱棣心情很好,不吝夸赞:“折子批得不错,我还有点事,先走一步。”
话罢,朱棣便走出御书房。太子爷忙喊道:“爹,天冷了,我给你带袄子了。”
“留着自己穿吧。”
外面传来声音。太子爷无奈,只好自己把袄子给披上了。背对着大门,朱高炽开始回忆刚才老爷子念的词。这首词,给太子爷的印象太深刻了,太子爷念出来,没有半点磕磕绊绊。“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字一句的欣赏,一字一句的念出来。太子爷都忍不住越念越高兴。此时,有五六位大臣,正好走进御书房。听到太子爷吟诗,他们忍不住停下,细细听来。越听,他们越是崇拜。越听,他们感觉站在前方的那道胖胖身影,越是高大伟岸。当太子爷念完,转过身来,却发现身后已经有五六位大臣,并排跪了一地。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狂热,高兴,激动。“太子爷以后定会成为一代圣君,这首词便足以说明太子爷广阔的胸襟。”
“太子爷,您的境界太高了。”
“此生能得见这等帝王之志,我无憾了。”
他们眼眶红润了,谁能想到,太子爷胖胖的身体,能藏着这股将历代君王都比下去的心。小瞧了,小瞧了啊!太子有点懵,哭笑不得。唯独杨士奇是清醒之人,他快步走到太子爷面前,低声道:“这是太孙在诗会中写的诗。”
太孙???朱高炽一愣,脸上抑制不住的高兴,呵呵一笑:“这孩子,这孩子,长出息了。”
望着跪在地上的大臣们,朱高炽心中感慨万千。儿啊,这朝堂你还没上来,就已折服这朝中大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