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以前带兵的时候也见过不少蛮横无理的将领,但如今天这般当面硬顶的情况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孙传庭的亲卫怒斥道,“你们想干什么?!公然违逆上官,无视朝廷律令,想造反吗?”
一众辽南将领不仅没有后退,反而欺身上前,逼得孙传庭亲卫们不得不后退了好几步,很快他们就退到了孙传庭身旁。
王武明倒是有分寸,他拱拱手对孙传庭说道,“孙指挥使是吧?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我们辽南上下不分官兵民等只认李指挥使,其他人想要取代李指挥使的位置,门都没有!”
王天领也代表团长们说道,“没错!李指挥使带着我们一帮残兵败将和辽地流民,好不容易拼出了如今的局面,谁想毁掉这个局面,谁就是私通建奴的奸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鼓噪起来,彻底把孙传庭激怒了,他拔出佩刀说道,
“你们想造反?!”
“我们只想打建奴收回辽地!任何阻止我们打建奴的人我们都跟他势不两立!”王武明依照王铭的计划蛮不讲理地转移话题,直接给孙传庭扣了一顶大帽子,孙传庭到底是读书人出身,论吵架自然不是这些将领的对手,气势上被完全压住了。
说着说着不知谁又说了一句,“岳王爷面前,我们绝不会让十二金牌的事在辽南重现!朝廷瞎指挥的话我们绝不答应!”
众人大声叫好,眼看局面即将失控,李子明终于带着自己的亲卫队赶到了现场。
李子明先是以自己不会骑马为由让孙传庭先走,然后他赶到时也不急着出现,只在远处观望局势,眼看局面失控,李子明害怕辽南将领激动之下真的对孙传庭动手:
在场将领大部分都有枪,别一不小心出了人命就不好收场了。
于是他赶紧现身,大声呵斥道,“你们在干什么?岳王庙前围攻上官?你们也不怕岳王爷显灵砍了你们这帮不知廉耻的家伙!”
李子明的话让众将领一下子偃旗息鼓,李子明扫视一圈,众人纷纷低头不语,躲避着李子明的目光,李子明便看向王武明,说道,“这里你官职最大,是你带头的吧?”
王武明默然,李子明说道,“把王武明押回大营,圈禁一周,罚俸一年。”
李子明的亲卫们随即上前把王武明带走,一众将领随即作鸟兽散,李子明也保护孙传庭返回复州官邸。
一路上孙传庭思考着接下来该怎么办,岳王庙前这一出戏明显是做给他看的,结合王武明等将领的东江背景,他觉得只是以王武明为代表的东江旧部势力在给他一个下马威,这些人影响力极大,辽南明军对于朝廷显然已经没有多少敬畏之心,这样下去这些部队能不能算是朝廷的兵都得打个问号。
回到官邸之后,孙传庭冷静下来,今天点卯辽南明军的将佐中,一半没来,另一半在演戏给他下马威,换句话说,整个军队都不服他。
想到这,孙传庭有些头疼,皇帝没有给他提供太大的帮助,什么尚方宝剑之类的背书没有不说,连粮饷都是含糊其辞,这让他手里没多少牌可以和这群骄兵悍将博弈。
而且他敏锐地发现朝廷派出的监军太监吕思齐也没有被这群将佐放在眼里,岳王庙前,吕思齐甚至都没有出现,这就说明吕思齐知道自己并不能压住这帮人。
剩下的问题就是李子明,孙传庭无法确定李子明是否是这场大戏的幕后策划者,他思索良久之后终于决定给朝廷上疏,向朝廷阐述辽南的实情。
在孙传庭写好奏疏不久,李子明就带着礼物上门赔罪了,李子明说道,
“孙指挥使,在下御下无方,使孙指挥使无故受辱,真是惭愧不已啊。”
见李子明这副样子,孙传庭反而确定了李子明大概率就是幕后策划者,即使不是李子明策划的,李子明也大概率是知情的:
因为李子明如果不知情,那么他此时绝对忙着清算将领和写奏章自辩,而不是还有闲情逸致给自己道歉。
孙传庭暗叹了口气,他可以理解李子明的做法,大明诸将哪一个不是把军队看成私产?况且辽南确实是李子明毁家纾国建立起来的,换做是他孙传庭也不会甘心把地盘交出去。
想到这,孙传庭决定做个顺水人情,他说道,“李指挥使,辽南上下都不欢迎我,此时我留在辽南只会添乱,这样,我会上疏朝廷撤销更换辽南指挥使的旨意。”
李子明心中暗喜,但还是说道,“孙指挥使,这样不好吧,我……”
孙传庭打断李子明的话,说道,“我意已决,李指挥使不用多说了,辽地数百万汉民还等着李指挥使去拯救,希望李指挥使不要忘记他们,努力歼灭建奴,收回辽地。”
第二天,孙传庭就收拾行装离开了复州,看着孙传庭离开的背影,李子明松了口气,不过事情还没完,他还要等崇祯帝的意思。
从孙传庭那得到消息的崇祯帝勃然大怒,在扫光了桌上的瓷器之后他才冷静下来,想了想,他还真拿李子明没什么办法,断粮饷?人家本来就没拿朝廷的粮饷,直接派锦衣卫捉拿更是不可能,毕竟锦衣卫某种意义上还真只能抓忠臣。
崇祯帝转头看向王承恩,说道,“把吕思齐撤回来调到南京去,这个废物辽南都姓李了都不知道。”
王承恩叹了口气,宦官和朝臣不同,皇帝撤换朝臣还需走流程,顾忌一些体面,撤换甚至杀宦官就是一句话的事,他有些愧疚于吕思齐,但此刻也只能向皇帝点点头。
过了一会,崇祯帝说道,“听说李子明的辽南商社在京城也有铺子?”
王承恩点点头,说道,“皇上,要让锦衣卫查抄这些铺子吗?”
崇祯帝闻言瞪了王承恩一眼,说道,“朕又不是土匪,怎么会随意查抄商人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