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李子明组织的这场辽东都司官吏选拔考试便正式开始了报名工作:
李子明一方面将各岗位的招聘详情公布在报纸上,一方面又令人前去辽东各个城市张贴公告,很快有心参加考试的考生们便已经收到了消息。
郑森根本不用挑选,他就选了那个财政部下辖的海关局科员,郑森看到这一职位的条件就知道这是一个萝卜职位:
除了基本的年龄要求之外,这个职位要求【有海商经验,有北东林书院就读经历,有国外游历经历】,显然满足这个条件的,郑森估计只有自己一人了。
比起郑森,袁天海就有些犯难了,虽然大部分职位只要求有蒙学经历就,换言之,就是会写字就行,但袁天海知道自己的水平就那样,而且将心比心,自己的年龄摆在这儿,肯定竞争不过那些年轻人。
于是袁天海开始搜索可能的冷门职位,选来选去他发现了一个部门:
那就是民政部下辖的卫生管理局招聘的公共卫生管理员。
按照岗位的介绍,这个所谓的公共卫生管理员其实就是一个管扫大街的闲职,袁天海合计了一下,心想这种既没油水也没什么前途,听上去还掉档次的官位估计比较冷门,应该比较适合我,于是袁天海很快就下定了决心,就选你了!
郑森好奇地问袁天海道,“老袁,你报的是什么官位?”
袁天海说道,“我对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我选的是那个管扫大街的公共卫生管理员。”
郑森说道,“嗯,那你加油吧,无论什么工作,总归是个官不是?当然。老袁你放心,你要是不幸落榜了,你依然可以当你的账房先生。”
袁天海赶紧说道,“那老夫先谢过郑公子了。”
郑森赶紧说道,“你别自称老夫了,用我就行了,不然别人本来没有意识到,被你这一老夫一声称呼,还不当场卡了你的资格?”
“郑公子言之有理,我考虑不周了。”袁天海说道,“要不是郑公子提醒,差点栽在这细枝末节之上了。”
很快,到了报名的日子,郑森在一众郑家护卫的保护下来到了报名地点:
辽阳文庙。
辽阳文庙也是到时考试的考场,没办法,辽东以前隶属于山东,没有资格自己搞乡试,以至于并没有贡院,李子明只得命人将文庙修整改造之后作为考场使用。
文庙内外人山人海,郑森在护卫的努力下才勉强挤了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大大的公告,上面列举了此次考试的各个岗位的详细情况,和宣告文书以及报纸上的内容一模一样。
在场诸人大部分都已经看过了这些内容,少数没看过的人则叫苦不迭,现场这么多人,挤过去看都费劲,看完之后还得挤回来,这些人不由得大为后悔:
“以后还是不能省钱,必须花钱买报纸看!”
袁天海借着郑家的路倒是成功挤了进去,不过在场的工作人员看到袁天海的时候顿时就愣住了:
工作人员看了看袁天海又看了看袁天海递过来的证件,说道,
“老人家,您别胡闹了,伪造证件可是违法的,您这样子您说您三十五未免太过离谱了吧?”
袁天海并没有被工作人员唬住,他不高兴地说道,“你凭什么说我伪造证件?我今年就是三十五,你怎么能靠眼睛就否定文书?按你这样搞,辽东的文书证件还算不算数了?”
工作人员见袁天海居然这么说,心想这老头是把我当傻子?
他随即说道,“老人家,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可是这次考试李巡抚早就说得很清楚了,仅限四十岁以下,您就别添乱了!”
袁天海还没发作,一旁几个看上去有些年纪的老秀才倒是当场发作了:
“为民办事为何还要分老幼之别?须知在大明,无论何地,考取功名都是无论年龄的,甚至年老者还有优待!辽东都司凭什么与众不同?难道辽东都司不是大明不成?!”
几个老秀才一嚷嚷,很快就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鸣:
这些人考了数十年功名都没考上,好不容易有个另外的做官途径,都将其视作救命稻草一般,轻易不肯放弃,有的甚至干脆就地哭闹起来,把现场搞的混乱不堪。
工作人员一看顿时头大了,他看向几个维持秩序的士兵,士兵见这些闹事者都是老秀才或者老童生一时间也犹豫了:
这群老秀才老童生虽然不知从哪里染了头发,抹了胭脂但一看就年事已高,要是一不小心出了命案那就糟了,到时肯定会让李巡抚不快的。
眼看事情就要闹大,李子明匆匆赶到了现场,他看着现场混乱的局面,问道,“怎么回事?”
很快工作人员就把情况和李子明做了说明,李子明皱了皱眉头,他原本并不想收太多老秀才或者老童生,这些人之乎者也了几十年,于实务自然不懂,而且,也很难要求这群人有什么觉悟或者上进心。
但看眼前这情况,李子明还是生出来恻隐之心,这群人或许真的永远考不上科举了,自己组织的这场考试极有可能是这群人最后的指望,自己就这样掐灭了他们的希望未免太过残忍。
“算了,如今识字的人还是太少,姑且就破一次例,但这是唯一一次了,汝等以后不可再随意生事!”
李子明话音刚落,周围便响起了一片欢呼声,各种好话纷至沓来,直把李子明吹成了青天大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