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般赏心悦目的射击动作,讽刺文学级别的正邪斗嘴,军事教科书般严谨的动作场面设计,海浪式层叠推进的气氛渲染,临场感十足,甚至让人心率过的爆炸场面……不得不说,这是一场顶级的视听盛宴。◎◎八◎一中文网w-w`w`.`8、1-z`w`.、c-om这就是凯萨的处女作------《洛杉矶时报》
“我得承认,一场电影看下来,让我只剩下无比的赞叹。
回到家后我甚至出现了头晕头疼恶心等症状,我妻子告诉我,我可能是肾上腺素分泌过量了。
如果你问我还想不想再看一遍,我只想说,为什么不呢?
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新、奇、美这三个字。
这部凯萨的处女作,可以说每个镜头都非常考究,尤其是对光源的应用,简直是惊才绝艳!
我有多久没有看到这样精美而有个性鲜明的用光设置了?除了科波拉的《教父》三部曲和库布里克的《太空漫游2oo1》以外。
“月下舞者”独特的黑白画面中,用橙色的枪口焰这一抹仅有的颜色就撑起了整个画面的色彩表现力。
一片漆黑中,短暂休息的马克思用敌人的zipo打火机点燃了嘴上的香烟,这样一个漆黑环境中的侧脸特写,因为马克思安静吸烟的时刻而变得忽明忽暗。
这个时候我们刚刚得知了马克思猎人学院满分毕业的身份,这个黑暗中的吸烟镜头瞬间让马克思整个人都变得越神秘,越吸引人。
我们变得特别想知道猎人学院的训练内容究竟是什么?马克思在越南又经历过什么……
整部片子有不少类似的光线运用,让我惊讶的现,凯萨竟然是一个会用光线讲故事的人。八一中◎◎文网§??w-w-w.
汉斯面部的阴影应该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我怎么看怎么感觉那是凯萨根据汉斯的脸型用阴影在他的面部勾勒了一个抽象的骷髅形黑影。
当我想要仔细观察的时候,那个骷髅的形象又好像只是我的幻觉。
两位fbi探员千里送人头,当他们两个站在大厦的下面讨论切断电源的时候,因为镜头的借位关系,远处破损的霓虹灯正好在他们两人的头上各形成了一个光圈。
我不认为那是巧合,尤其在前面那么多特殊光线的镜头之后。
片中在动作场面上还有大量乍一看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慢动作和独特的特写镜头。
即使我看了这么多年的动作电影,我还是不能明白凯萨在那些动作上使用慢动作和特写的原因是什么。
比如开枪、换弹匣、弹壳被气体抛出、空仓挂机和套筒复位……
我记得以前看到的那些慢动作不是应该用在被击中的反派或者环境物体上面吗?
为什么凯萨把慢动作用在这些被所有人忽略的细节上,反而让我有一种酣畅淋漓而又赏心悦目的感觉呢?
另外我不知道凯萨对这部电影的制作究竟考究到了什么地步,主角马克思在对射或者追逐战中的每一次选位,每一次离开掩体开枪还击的时机都是那么合理,完全符合马克思猎人学院和越战老兵的身份。
甚至马克思两把1911每次换弹匣的时机都是正好射击14次,这个数字正好保证马克思的两把枪里永远保留着两颗子弹以防万一……不信的观众可以观影的时候数着。八一小№說網w、w`w-.、
你问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在观影的时候,旁边的一位记者同行正好是一位越战退役老兵。当然他没有主角马克思那么厉害,因为他当时是后勤部弹药枪械管理部门的。
军旅生涯的影响,让这位同行看这类动作电影的时候关注点和一般人有些不一样……
他从马克思开第一枪开始就在数一共打了几子弹。
每一次都是十四才上子弹,我像上帝誓,因为在同行的提醒下,后面的每一次我也数了……
按理说我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写下这么一篇废话连篇,唠唠叨叨的评论实在是有失水准。
但是,我必须这么写才能泄我看完凯萨的处女作之后的兴奋,就算现在感觉起来,我恐怕这一夜是不会睡得着了。
当然,还有配乐,这一点我不得不提的原因是,我有些不相信片中的所有配乐都是一个刚走出学院的毕业生的作品。这太让人惊讶了!
原谅我的鲁莽,我不得不问一问凯萨,这不是你自己的配乐就肯定是配乐师在你的帮助下完成的。
我说的对不对?一定是这样的!
配乐太完美,完全契合电影的风格,而且旋律节奏和画面配合的那么顺畅。既不突兀,也不会彻底失去存在感。
最后我不得不对凯萨表示一下我的羡慕嫉妒恨,是这么说吧?我记得这是凯萨习惯的用法。
贝阿小姐的美丽已经让我生了一场大病,痊愈之后,我以为有生之年不会再看到能够达到贝阿小姐这个等级的美人了,但是配乐师艾米丽小姐的出现让我的心脏再次因为剧烈刺激产生了某种不那么喜人的变化。
我再次想说我恋爱了,然后我看到两位可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士挽着胳膊,簇拥着凯萨……
我只想说,上帝对两位女士实在是太宠爱了,但是对凯萨简直是娇惯!”
这篇《洛杉矶时报》新任主编杰瑞斯·麦迪森连夜赶出来的评论,秉持着《洛杉矶时报》一贯的作风,那就是无条件的力挺凯萨,没羞没臊没底线的力挺。
就连头版的照片也是一分为二,左边是电影海报,右边是凯萨被两女挽着手臂在红毯上与粉丝互动的照片。
而且还有一个专栏是专门跟踪报道贝阿和艾米丽的。
从两女的身高到腿长,从质到肤质都进行了极为仔细的观察报导。
栏目的女主笔尤其是对两女为什么一点妆都不画,产生了深深地纠结。
据说目前为止,贝阿只在化妆品中勉强代言了一款“安妮科·古塔尔香水”,据说每一款都是设计师因为真人真事带来的灵感精心雕琢的,加上亘古不变的包装,象征设计师始终坚守着的那份初心------不为任何流行元素所动,洒脱做自己。
设计师根据贝阿的形象和性格设计了一款拥有明亮的金黄色液体的香水系列,“天使系列”之“降临”。
这款“降临”总能勾起凯萨对蓝天、草地、微风的意象,让他充分感受到了设计师的实力。
《洛杉矶时报》“凯萨和他的天使们”这个新开的栏目,主笔是一个时尚界的女性达人,赛希莉·克洛丝。
赛希莉曾在《洛杉矶时报》主编采访凯萨的时候近距离观察过贝阿和艾米丽。
她对两女的美丽是有着理性而又狂热的认知的。
理性是因为,她处于女性对美丽同性的嫉妒极力的想从两女身上找到瑕疵。
可惜,经过凯萨美容能量洗礼的女人哪来的瑕疵呢?
百般挑剔之下,赛希莉也没能从两女身上找到任何瑕疵。最可怕的是她现两女竟然不化妆……
别说粉底,连唇膏都没有。
有人说,女人出门前化妆是对别人的礼貌和尊重。这话是没错,但是得看放在什么女人身上。
化妆是为了什么?掩盖自己不美的那一面,让看到自己的人能够赏心悦目,得到赞美之后,双方都能有个好心情。这就是所谓化妆等于尊重的原因。
可是对于经过洗礼的贝阿和艾米丽来说,化妆等于人为的为自己制造瑕疵,这还谈什么礼貌和尊重呢?
赛希莉最终放弃了寻找瑕疵的行为,开始狂热的想要知道两女如此完美的原因。
这才有了,那个两女不化妆的专栏文章。
然而她不知道,这篇文章给早就想黑凯萨的人提供了足够的弹药。
【求票~求收藏~注意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