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书房,郭嘉拿了两本书,一本《郑风扶苏》给萧玉,自己则看的是《孙子》。
萧玉习字这么久来,所认识的古字,已经基本能看懂通俗的书信了。
只是看《诗》,还是每每能遇到生僻字。
当然,这对于郭嘉来说,就是说一二三的简单事情。
“公子,这个字念什么?什么意思?”萧玉指着那个‘隰“字,问郭嘉。
郭嘉侧目一看,答曰:“隰,音同西边的西,洼地的意思。”
“谢谢。”萧玉答谢,然后自己辨认。
郭嘉没有再答,只回头看自己的书。
萧玉看那整段字如下: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扶苏,总感觉好熟悉啊!
萧玉看着那两个字,脑子转了好久,突然一拍案子,开口说道:“这不就是那个赢政的公子扶苏的扶苏么,他的名字,难道是从这里来的么?”
她的动作,约略有些大,让郭嘉再次侧目,看着她那般恍然大悟的模样,觉得好笑,但是他忍住了。
她好容易因为看书,有了顿悟的经历,他若是嘲笑,只怕今后看书也会有阴影,便皱眉问道:“在说什么勒?那么高兴的样子,说说看,本公子或许可以告诉你更多。”
萧玉见他那表情,也很随意地一问,便答道:“公子,我书念得少,若是说错了,你不要嘲笑我哦!”
果然!
幸好他方才忍住了。
其实他即便笑,也不会是嘲笑。
“是。”郭嘉点头说道:“做学问的人,不必理会任何嘲笑,说罢,我听着。”
“公子,这个扶苏,是不是那位秦王嬴政的扶苏公子啊?”萧玉问道,她很想知道正确与否的。
若是在现代,她直接用搜索软件就能知道答案了。
但是在这里,作为学渣的她,要想有所知,就只能开口问询了。
“不是。”郭嘉回答道:“但是,那位公子的名字,确实是因为这首《诗》来的,这是《郑风》,那位扶苏公子的母妃,就是郑国人,很喜欢这首歌,而秦王很喜欢这个妃子,也很喜欢这个长子,所以取名扶苏,意思为高大的树木。小小纠正一下,秦王政,不是赢政,是赵政,那个时候,男子一般用氏开头,加上自己的字,赢是姓,赵是氏。比如,他的亲信,赵高,也是赢姓,赵氏。但是却因为赵国被秦王政灭了,所以对他有国恨家仇,所以后来叛变,灭秦国,他可是有很大的功劳的。”
“哦……”萧玉听着,觉得很生僻,但是听得津津有味——可能是郭嘉对于她这个现代学渣来说,最接近真相,又最接近八卦,所以她听得很投入——突然脑子又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那当年,他是被公子亥毒死的么?”
“我没在现场验尸,我自然不能断言,他是如何死的,被谁害死的。”郭嘉看她那个样子,心里想:啊,原来她喜欢这段历史。还好他有看过史书,否则今日定然被她问倒:“但是,根据秦王政最后,对公子扶苏的安排,让他去河套地区,跟蒙恬打仗,蒙恬,就是蒙家军,他身上军功无数,一个公子到了那里,自然是能轻易就拿下军功的,而秦国,以军武立国,一个公子,若是想做帝王,自然是要有军功加持的,所以这样的安排,说明,秦王已经内定了,公子扶苏是未来帝王的人选,而公子胡亥,自然是窃的,又秦王死后,他加传旨意,赐死自己的哥哥,然后自己坐了秦王二世,所以他应该是这件事情背后的主谋之一,他至少不是无辜的人。”
“公子,你这么一说,我就更糊涂了。”萧玉不禁问道:“难道那位秦王政,第一次被谋杀吗?怎么会没有防范措施?这么容易就死翘翘了,那他吞并六国,是别人的功绩么?”
萧玉问得很顺口,却看到郭嘉的眉毛皱了皱,一双清冷的眼睛,定定地看了看她,心里浮起诸多的疑问,然后默默压下,接着她的话说道:“功绩?好吧,姑且叫做功绩罢……他吞并六国不假,也历来防备严密,那位荆轲就被拦截下来,其实刺杀他的人,数不胜数,但是都没有成功。甚至,高渐离去刺杀他,他还饶了高渐离的性命,因为那个高渐离,是个少有的乐师,也是荆轲的好朋友……嗯,跑题了,秦王政,哪里能想到自己的小儿子,有这般的野心勒?自古君王,都是爱幼子的,对幼子没有防范的,因为幼子年幼,大臣不会支持,朝中没有势力,忌惮的都是长子或者有能力的儿子,一个年幼的普通的胡亥,自然不在他的防范之内,所以赵高李斯,才会选中他,是最好的刺杀武器。所有的英雄都失败了,唯独这位胡亥成功了。呵呵……”
萧玉听着,觉得毛骨悚然。
虽然她知道,自己听到的只是帝王权力争斗的一小块,但是人性的阴冷残暴竟然如此让人绝望触目惊心。
弑君弑兄弑父之后的胡亥,是什么样的心情勒?
“怎么,听了这样的事,心情不好过吗?”郭嘉见她沉默,安抚地说道:“权力下的人,本来就是这样地,在普通人看来,非常地难以接受,但是换了别人,或许都是一样的,小儿子造反的事,即便是我大汉,也是不少,小儿子本来就容易造反,不过是胡亥成功了,后来又亡国了,自然史书不会客气。再说他的父亲,秦王政,也不是他一人吞并六国,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开始,便得到了封地,自此,便开始累积财富,即便是最平庸的秦国君王,都能守住秦国,然后经年累月,到了秦昭襄王的时候,已经横扫南北,所剩下的,就是执行一些列军政而已。不过是历史的时间点,刚好选中了秦王政,而他的儿子胡亥,就没那么幸运了,长期的战事,早耗空了国库,共五百万的平民,竟养活了一百万的军人,再加上天灾和严苛的律法,便像火药桶在烈日下暴晒一般,焉能不灭亡?”
郭嘉说到这里,发现萧玉又一脸的懵逼,便伸手在她面前打了个响指,说道:“头晕了吧?那便快看书。”
“没有。”萧玉忙说道:“不过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言论,非常地意外罢了。”
“意外?”郭嘉笑了:“哪里意外?”
“我以为,是那些起义军,让秦国灭亡的。”萧玉依稀记得,老师有这么教过,有个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忽‘的口号,但是她不好意思在郭嘉面前说出来,漏洞百出,丢人丢大发了。
“起义军?起义军不过是乌合之众,哪里能动摇常年征战的秦国军队?先不说蒙恬扶苏那支五十万人的军队莫名消失,剩下的王充章邯他们,楚霸王项羽也不是对手,虽然破釜沉舟,都道很厉害,一举击灭了秦国的战斗机器,事实上,王充无粮草,托了三日,才出来投降,估计也是赵高的手笔,然后章邯不救,作壁上观,这样,才能有帝国的军队输了的。”郭嘉说道:“而那些起义,自然是乱了民心,更多的是政治瓦解,而非军事。若章邯没有私心,若赵高没有反心,哪里会有项羽的事情?”
“哦……”萧玉装作听懂了。
什么王充,什么章邯,他们都是谁?
楚霸王项羽,她倒是听说过。
但是,她听说那个楚霸王杀人如麻,所以也没兴趣提他,便只能一个’哦‘字了事。
“哦什么哦,今日且说这些,自己看《诗》吧!”郭嘉看她也不像都懂了的样子,便打发她继续看书,消化消化。
“公子,我给你煮茶吧!”萧玉听了那么久的说书,见郭嘉的嘴唇有些干了,且案子上的茶叶也煮得没了颜色,便有种为人学生的孝敬心态,心甘情愿地要为郭嘉煮茶。
“嗯,煮吧,正好这茶没了味道。”郭嘉见她那副表情,也知道她的意思,便也欣喜地从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