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意图在与明启王朝沿海毗邻的国家建立一个以通商为掩护的情报网。
在王九离开南京之时,永乐帝朱棣曾与王九畅谈良久,感叹讯息的不畅,而安南如同一个狗皮膏药般,国家虽小,但民风狡黠,阳奉阴违,以蚂蚁之躯,时不时向大明这头大象咬上两口,着实让人烦燥!
王九点了点头,他明白永乐帝朱棣的意思。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身为臣子,当为君分忧。
当王九至海上,他便开始着手组建海上的联络网。他惊奇地发现,洪平甚有做锦衣卫的潜质,并且经他之手所训练之人,均是多面手;而这洪平,脑瓜子更是灵光异常!洪平所训练之人,用于前哨、侦缉绝对是一把好手,而自己所带之人,用于冲锋陷阵却是当仁不让!
而如画,算了,还是甭提他,他所带的人,如他一般,两个特点:很能吃及跑得快。你却甭看这如画大和尚有点不着调,但论起跑路,那绝对是一流。虽说如画大和尚比较胖,但那轻功使起来,着实是一绝,而与那肥胖的身子实不相称!
安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明启王朝的广西、云南接壤,西邻哀牢(老挝)交界,东南临海,海岸线达七千余里。
安南地形狭长,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四分之三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西部为长山山脉,长二千余里,纵贯南北,西坡较缓,东部沿海为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海拔3米左右。南北长三千余里,东西最窄处仅百里。
安南四季如春。北方四季明显;南方雨旱两季分明。安南拥有纵横交错的无数河流,河流流向为西北与东南,其中最大的湄公河与红河形成了广阔及肥沃的两大平原。
王九率三艘货船,满载自明启王朝的货物,自南沙群岛向西而行,经两日一夜,便至安南顺化岘港。岘港位于安南中部,北连顺化、南接芽庄。岘港湾为深水码头,在汗江口东岸,北临岘港湾。背靠五行山,东北有山茶半岛作屏障,海湾呈马蹄形,港阔水深,形势险要,为天然良港。
如今世道不太平,海盗猖獗之时,岘港货船进出甚少。而此时三艘巨大的一艘六桅货船、二艘五桅货船缓缓驶入岘港,整个港口瞬间沸腾了起来……已经很久未有如此大的货船停靠在此港口了!
来自汨罗(泰国)的商人素察亦跟随而来。他对这一套熟悉得很。货物很快自船上陆续搬下,来自明启王朝琳琅满目的货物一字排开。然后便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的过程……
岘港长驻不少来自安南各省的货商,纷纷跑来交易,一时间人气鼎沸。来自大明的物品在安南从来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安南的达官贵人自古以来便以使用来自大明的物品为荣!
管理此港口的安南的税务官跑来凑热闹。而素察对此流程熟悉得很。他顺手拿起一大锭银子,直接塞进那税务官的腰包里……那税务官开心得嘴都合不拢了!
此刻的王九带着柱子及数名亲卫,踏上了岘港的街头。此地风情与明启王朝相似,但若论繁华程度,拍马亦不及江南太仓刘家港、福州太平港!
若论地理位置,岘港近海,且为天然深港码头,此地应设一个联络点;且此地住西为占城,往东北方为河内,此两地均为一千五百里左右,占城与河内均应设联络点,但首先应在此地找个地方落脚……王九一边走一边思索。
此地的集市仅为一条街,街上数位脚夫懒洋洋地坐于大树底下乘凉。街上的店铺开张,但路上行人寥寥无几,显得王九这数人格外突兀,一看便为外乡人!王九已将自己额头上那缕所染的白发洗净,如今仅为一身便服,如若女子看到,便会赞道,好一位秀气的年轻人!
他身后数名亲卫亦为便服,当路过一个衣档时,王九随手指向那,随脚步入那档口。不长时间当他们走出那档口时,他们的着装至少与当地相差无已。
安南得名于唐代的安南都护府。安南自公元前3世纪便为秦朝领土,至五代十国时吴权割据安南脱离南汉,逐渐独立。此后安南长期作为藩属国而存在,其语言、文字与如今明启王朝相差无几。所以他们与当地人交流除却口音略有不同,沟能交流均无大碍。
出了档口,他们便走至一处街边的酒肆之中。
酒肆之中,过来过往、三教九流之人云集,往往可探听到各种各样的迅息,不少最新讯息往往却是自酒肆之中传出……
在下船之时,随着王九这班人的离去,之后,又有十余队人员陆续借搬货之际,便装离去,或向西占城的方向,或往东北方河内的方向。占城与河内,均至岘港一千五百余里。按王九的部署,在安南顺义、政平、南靖、清化、河内、太原、谅山、镇夷卫、宣化、归化等各处要塞之处,都建立据点,以通商贸易为幌子,驻地人员每日至酒肆、茶馆探听各方迅息,了解安南各方动向,尤以军队调动为重,信鸽传迅,最后集中于王九处,由王九统一处理。
由此而建立遍及安南各地的情报网!
王九向沿海诸国吕宋(今菲律宾吕宋岛)、苏䘵(今菲律宾苏䘵岛)、渤泥(今文莱)等国均派了数十名将士,欲图渗入各国,打探各种消息。而于安南,他却亲自坐镇,实在是因为永乐帝朱棣对于安南的重视程度。
郑和下西洋,已经掏空了朱棣的腰包,即便明月楼的大力相助,仍力有所不逮。
按照王九与朱棣的交谈,朱棣不仅仅在于控制于安南,而且欲“郡县安南”,即将安南变为明启王朝的郡县,欲彻底吞并安南。永乐帝朱棣此举并非草率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着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那就是实现明朝在中南半岛的军事存在,与郑和船队遥相呼应,从陆路和海路共同巩固西洋朝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