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热的骄阳落下后,皎洁的月亮随之升起。
奉天靖难,航海西洋,迁都北京,编纂永乐大典,五次北伐,平定安南……伟大的朱棣干的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有他这样有气魄的皇帝才能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么多丰功伟绩。但任何华丽的演出,终究有落幕的时刻。
只是,朱棣并不想落幕,也从未意识到自己会这么快就结束了生命。他还有很多的夙愿没有实现,他还没有交给儿孙们一个安定、稳妥的大明帝国!
大漠深处的战马遗骨知道,这位统帅曾经陪伴着它们踏过了多少征程;草原上呼啸的狂风见证,这位帝王挥舞着锋利的宝刀,将风割开了多少裂痕;正在大海上搏击风浪的航海家郑和明白,这位远见卓识的皇帝将中国的航海事业推进到了世界最前沿……
此时的北京城更感知到了昔日燕王的风采:练兵北疆,演武边陲,他曾经挥洒了多少的汗水;那时的燕王朱棣,正骑着战马,挥动着王旗,开始了他第一次出征大漠的伟岸雄姿……
那个飘雪的战场,朱棣站在战车上,与风对语,与大漠神交,他的语言,大漠最懂!
朱棣死在归途上,身边就是手握兵权的将士们。为了防止陡生兵变,将军张辅与王九合议后,召太监马云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秘计,认为大军在外,应该秘不发丧,用熔化的锡为椑装殓尸体。
每天仍照常让厨师供应饭菜,由太监端到车上。
七月十九日,杨荣偕御马监少监海寿骑快马赶回北京,告知皇太子朱高炽皇帝已经殡天的消息。
八月初十,在京郊,皇太子朱高炽将棺材迎入仁智殿,再次装殓。
九月初十,朱高炽给父亲朱棣送上了尊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长陵。
因张辅与王九应对得当,皇太子朱高炽顺利即位,随即大赦天下,减省赋役,停罢下西洋的行为以及向云南、交趾地区各道采办金银等。
随着洪熙帝朱高炽的即位,户部主事夏原吉官复原职,而王九则被重新任命为锦衣卫指挥使,但那四品御前带刀侍卫一职却被朱高炽免了。按朱高炽原话:我们本是亲戚,你原本就是我妹夫,父皇尚可,我可不敢让你来守着我,不然会被妹妹骂死……
但实际上,这洪熙帝朱高炽对王九的感觉却是来自于不知哪年,永乐帝朱棣大骂朱高炽,后自觉发火有点过,命朱高炽起来,但患有肥胖症的朱高炽却挣扎不起,而无人敢扶;朱棣又拉不下脸来扶起朱高炽,场面尴尬至极……
幸得身为御前带刀护卫的王九一剑插朱高炽肋下,一脚垫至朱高炽的臀部,直接架起了朱高炽,成全了二人父子之谊。
朱高炽生性敦厚,品性纯良。自他即位后,少了永乐帝朱棣的霸气,朝堂之上却是多了一丝人文气息,并且身为皇太子,辅政多年,对朝中之事烂熟于胸,朝中大臣终是缓了一口气!
王九不需日日上朝,但对洪熙帝朱高炽重新任命自己锦衣卫指挥使一职倒是淡然,于是抱着辅佐新帝一程的念头每日至锦衣卫府点个卯,便执朱高炽特赐可进出皇宫的腰牌,入皇宫陪着依旧处于丧父之痛的公主朱菁。
王九接到任罄两封家书,他回了一封予任罄,除了报平安之外,还让王守仁准备参加杭州府的乡试……
每晚,王九都会回到当初自己祖父在北京城植满竹林的四合院。
而远在杭州府已王守仁正准备参加乡试。
考生资格先行预选,一是省按察司提学官会同当地府、县父母官,从府学和县学中选拔优秀生员,二是兼顾社会上的优秀儒生。浙江全省七十五个县,五百三十万人口,读书人多,朝廷下达的举人指标只有九十六个。粥少僧多,竞争激烈。好在这是在为国家输送人才,候补举子们的应考车船、食宿和考务杂费,由地方财政支付。
乡试考试时间,每年固定,被称为秋试。日子选得很显人文关怀,秋高气爽,冷暖适宜。异地的考生需提前一周到杭州,熟悉环境和适应风土。而原本即在杭州的王守仁则只需直接至考场便可。
浙江秋榜公布。
各县秀才们等不得天明,纷纷挑灯看榜。
王守仁榜上有名,名列第七十位。
今秋省会乡试,明年早春京师会试,趁热打铁,免得时间间隔太长,背得滚瓜烂熟的“四书五经”课文再还给书本。
王守仁乡试告捷,新举人与娘子诸翠刚刚温存了几天,就接到了北京王九的父命,命他北上准备明年的春宫会试。恩爱夫妻如胶似漆,相爱容易别时难,秋风有力绿叶残。
父命难违,收拾行囊。
夫妻相送断桥旁,船锚一提泪四行。
王守仁于十月来到北京,与自己父亲王九同住京城中的四合院。
王守仁二十初出茅庐,第一次参加乡试,就名列秋榜,这让年轻人很自豪。
举人功名,对许多读书人来说,可望而不可即。有的秀才,一朝侥幸中举,喜迷心窍,竟然会发疯发狂,两眼不识爹和娘。
一个举人功名,对王家来说,不算什么。
当然,举人要想当官,也就是个从九品的府学教授;想戴知县乌纱帽,那要靠天大的恩典,得破格,或者是被打发到穷山恶水的偏远地方,如交阯。但这对王九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他只是想要自己的儿子参走上正途而已,并且王九觉得王守仁完全可凭自己的手段而达到生性淡泊的自己而无法企及的人生高度!
而这正是王九想让王守仁所做的!
而王守仁也并没太在乎举人这个功名,但是举人衣冠的轻易上身,让他觉得功名好像并没有那么难取得。于是乎趁着这当口,从来思绪斑驳的王守仁又开始折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