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三年时,朱元璋就偕同太子朱标巡视北境,命宰相胡惟庸监国。
当时他早就看出胡惟庸善弄权谋,专权树党,在朝堂上排除异己,所以那次监国,是要让天下人都看清楚,是这乱臣贼子图谋不轨,他好剪除此贼的羽翼,肃清朝政。
没想到这第二次监国,本以为好孙儿允炆初临朝政,当谨小慎微,无功无过即可。
没想到这密保结尾,居然写着监国皇长孙以冯胜傅友德密谋造反,举家皆被下狱。
理由居然是两人不敬皇权,派人损毁太子陵寝。
朱元璋捏着秘奏,一脸焦急。
损毁太子陵寝这事,他是准备找时候跟天下人说明白的,冯胜这混账办事妥当,找的都是安抚好的死士,大祭那天开掘墓穴的人,待消息传出后就自裁了。
之后打开太子陵寝,是他亲自监督,工匠悉数赴死,知情者仅一名锦衣卫。
而这锦衣卫现在就在护送他们,这消息是谁传出去的?
“出事了!”
朱元璋一脸不快的来到朱英面前,开口就说了一句。
朱英正炒着菜,一脸疑惑的问道:“什么事?”
看着朱英的面庞,朱元璋又陷入了犹豫。
来问朱英,是想看看这小子有什么鬼点子,但要涉及到身世一说,他忽然间又不想这小子这么快知晓内情了。
相比现在把朱英推出去,他更想弄明白这小子为何对洪武朝有偏见。
一天不明白他北上找老四混的理由,他就不急着表明身份。
“南京那边,把冯胜傅友德下狱了!”
朱英把菜盛好,面无表情的说道:“这不正常吗?早晚的事!”
“你如何得知?”
朱英意兴阑珊,九月十二日,天子诏令,命朱允炆监国。
在朱英的认知中没这一段,九月十二是确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国朝储君,入主东宫。
但现在看来监国似乎也是认可了朱允炆,偏差不大。
既然是朱允炆上台,蓝玉有他作保,是改变了下人物命运,但主体脉络差不了。
扶持朱允炆这位弱主,这些淮西勋贵必须受到压制,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动手了,距离朱允炆上台监国也才过去三天来着。
朱英把饭菜准备好,招呼朱元璋坐下,才将说过很多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总之,朱允炆没什么根基,要让他坐稳位置,必定要扫除些障碍的,我说的差不了,现在知道我并非危言耸听了吧。”
朱元璋端着饭碗,接过朱英夹来的菜,一脸犹疑道:“但连蓝玉都赦免了,咱看老朱是有了别的想法,让朱允炆监国,谁给他这么大胆子,把两位柱国大将直接下狱。”
“嗨,你理这些做什么,老朱的心思你也别猜,没准是趁着蓝玉这波引起的军中动荡,来个搂草打兔子,把冯胜傅友德在军中的羽翼也清理一波呢?”
听到朱英这个见解,朱元璋紧皱着眉头。
这想法他的确是想过,把这些勋贵的势力连根拔起,将来再提拔一些才干子弟,将来军中受了新君的恩典,自然会忠心于下一任君主。
可汤和奏报一来,他就把这念头打消了。
大明如今四方扰攘,辽东一战又迫在眉睫,若是清理了这顽疾,要想各地边军保存战力,就有大量的空窗期。
若有战事,将来谁能力挽狂澜?
“咱的意思是说,或许老朱不想杀这帮功臣了。”
“不可能,你安心跟着我走就行了,别想那么多了!”
朱元璋叹息一声,放下了碗筷,吃饭的心思都没了,见朱英没心没肺吃的正香,他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小子,你有没有想过,这次让朱允炆监国,或许只是老朱对他的一场考验,你也说过,要是老朱扶持的不是弱主,那大明自然不需要损失这么一批骁勇善战的将帅。”
朱英乐了,咽下口中饭菜,咕哝道:“那你说说,不立朱允炆,立谁,朱棣?”
“唉!”
朱元璋不满的摇摇头,完全没了吃饭的心思,而是起身到了小院一边,负手看着南京方向。
“不吃拉倒!”
反正现在老黄被他带出来了,这次出行一切顺利,既然蓝玉带队,那他这个最大的恩人,让蓝玉回去通报一声,老黄要深耕此地研究这作物推广,计划就回到了朱英的安排上。
回到了原计划中,那他等开封荥阳县的玉米地收完,大可北上去找朱棣,为将来的大事筹备起来。
一个全然不同的大明,将会在他手里开启一段光辉印记。
朱棣这位雄主,开海禁,建宝船,宣扬国威,到时候他朱英一插手,未来之华夏岂会衰退。
这般构想下,朱英都能感受到身上沉重的责任感,卖力的干掉了三大碗饭。
“呃啊,吃的太撑了,老黄,时日不早了,得启程了。”
这处农家小院,是朱英跟徽州百姓租下来的,在这休整了一晚上,早上又采购了些物资,现在得赶往开封了。
朱元璋收回了目光,刚刚已经想明白了,允炆或许只是受人撺掇,要在监国一职上做点功绩出来,免得过于无能。
猜明白这心思后,他现在需要让锦衣卫传诏令回去,允炆要查办两位国公,他没意见,但不可擅作主张,两位国公及其家眷的身家性命,需要他回去再做定夺。
上一次监国,就导致胡惟庸弄权,让刘基遭受灭顶之灾,害国朝损失了这位督察院能臣,这次可千万不要出错了。
忧心忡忡的登上了马车,朱英跳了上去一拍马腿,马车缓缓启动。
迎着秋日的暖阳,朱英一边欣赏着这时期的风土人情,一边思考如何联系上朱棣。
这次北上,能跟朱棣搭上线是重中之重。
而在马车里,朱元璋快速的写好了手谕,趁着朱英不注意,随手往窗外扔去。
本以为一切都天衣无缝,没想到朱英马上停下了马车。
“老黄,什么东西丢了!”
“能有什么!”朱元璋脸上不自然的掀开了门帘,看到朱英就要下车去捡,马上浑身一崩。
居然忘了这小子身手还不一般。
“慢着,咱丢个擦口水的手帕!”
“是这样吗?”
朱英一头雾水,老黄怎么神经兮兮的。
没想到朱元璋马上就骂了起来,“你这厮,刚刚吃饭不是挺畅快,你爷爷现在饿到流清口水了,还不兴咱掩饰一下,非得咱说个明白不成?”
朱英一脸懵,刚刚不吃的是你,现在吵闹的也是你。
见到老头一脸不开心,朱英嘿嘿一笑,“真拿你没办法,这荒郊野岭的,我不可能给你生火做饭,要耽误了晚上就只能夜宿荒地。”
朱元璋见朱英注意力不在那手谕上了,略微犹豫的看了看周边,笑道:“荒郊野岭也无妨,想当年咱打仗的时候,多的是睡死人堆,这不也活的好好的。”
朱英无奈的进了车厢,从他身旁拉过一个箱子,在朱元璋疑惑的目光种,取出了一块银色砖头递给了他。
“这是何物,难不成是砖头,拿手里感觉挺结实的。”
朱英关好箱子缩了回来,从他手里拿了过去,找着缺口一撕。
“这是吃的,你牙口不好慢慢啃,好赖等我找到个合适的地界再给你做饭,记得别吃多了。”
“啥,这是能吃的?”
朱元璋接过砖头,摸了摸表层,还以为是银子制作,没想到只是薄薄的银色纸膜。
看着打开的缺口,一股子谷麦浓香传了出来,本来没怎么吃饭的朱元璋顿时觉得这东西肯定很香。
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入口有些许硬,但随着碎小的一块进了口中,慢慢香味就在口中释放出来。
“这,这是何物,咱怎觉得比玄武街的烧饼还要香!”
“压缩饼干,随手做了当干粮的,你可少吃点,小半块就足够支撑很久了。”
说着朱英递上了水壶,让他慢慢吃。
朱元璋却似发现了新奇玩意,咬一口细嚼慢咽,拿着左看又看,这么多年,他就没见过这样的干粮。
干粮不是干饼和馒头么,还能做这么香。
“小子,这玩意你拿什么做的,唉,找你说这小半块就能抵一天,那比馒头还好了,味道又好又能垫肚子。”
“那自然是粮食做的,花了些心思而已,馒头要是现蒸的,那自然比不上,但这个封好了,一年到头都能吃。”
朱元璋啃饼干的眼顿时一怔,连忙放了下来,“什么,能放一年都不坏?”
“我的天,这要是咱明军有这东西,那征战起来粮草后勤不得省多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