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兰看着她婆婆的表情,觉得自己说来厨房帮忙,真不是个明智的事。
果然下一秒,就听见,
“秀兰啊,你厂里给你这么请假吗?你这么请假没关系吗?”
她就知道婆婆会说这个,之前要买车票的时候,知道她也要一块来,她就说了,
担心她上班的事,说总请假不好。
那个时候还是朱建国给力,他说了句,
“既然都说要去了,那肯定得一家都去,把秀兰一个人留着算怎么回事。”
小蔡婶子还没多说两句呢,就被儿子这句话憋回来了。
她能说什么,说儿媳妇不是她家的人?
这不是都去了一次了嘛,哪有人一年上两次京城的,又不是去上学。
张秀兰听她婆婆说这个话的时候,就很不高兴,她上次去又不是去玩的,那不是去干正事的嘛,
虽然后来也在京城玩了一天,但是全程都跟赶场子的似的,
那算什么玩。
不过她还没来得及跟她婆婆好好说道说道,她丈夫已经帮她说完了。
她一看婆婆都没声了,哪还能有什么气,
两个人单独在的时候,张秀兰狠狠的亲了丈夫一口,把朱建国吓了一跳。
“干什么呢?”朱建国脸都红了,老夫老妻了,真是……
“你当心给人看见。”他说完了,还小心的看了门和窗户。
张秀兰心里高兴,压根就没在意他说什么,哼着歌就去做饭去了。
小蔡婶子心里还委屈呢,
她也是为了他们小家着想啊,现在儿子的厂子是挣钱,
但是谁知道政策什么时候会变,
而且为什么回村里开厂子,还不是因为镇上查的严嘛,
这能一直这么干下去?
小蔡婶子心里是不信的。
这也是她为什么看着儿媳妇也开始对她自己厂里的工作不上心,开始着急的原因。
她要是个特别不讲道理的老人家,有得是办法让孩子难受,让他们听话,
但是她不是啊。
“婆婆,厂里没事,现在跟之前不一样了,没那么忙了。”
张秀兰这话可不是在忽悠她婆婆,她厂子的活确实没以前多了。
而且因为布料厂涨价的缘故,她所在的服装厂的产量也在降。
不降不行啊,不降就得涨价,他们这种厂子的价格可不好涨,都得看情况来,
所以只能先降产量了。
朱建国也是运气好,他看着裤子的生产速度,再看看白师傅,还有他发展的一个偏北的朋友拿货的速度,
立刻跟申城布料厂签了个四百匹布料的合同。
这也是从崔姐那里得到的消息,知道要涨价了。
朱建国因为不赶着要这批布料,所以只付了四分之一,剩下的拿货的时候再付。
四百匹已经不能算小合同了,特别是朱建国这种不用年底结款的厂子,
拿了全款再发货,多么让人安心。
申城布料厂本来要涨价的,但是看看人家的付款方式,没好意思提。
毕竟那些有尾款的,他们才开始准备涨呢。
也就是朱建国快,他如果因为看着布料够,晚个两个月再去跟申城那里定货,
到时候合同全改了,想给他少都没办法。
崔组长那里他要少走动,毕竟他就是管这块的,盯着他的人很多。
之前白师傅盛情邀请朱建国来申城看看他生意做的有多好的时候,他还跑申城布料厂又拜访一下崔组长。
崔组长都没跟他拐弯抹角,直接来了句,
“不是来订货,就少来,让人看到了不好。”
朱建国因为这句话,当场又下了一个二百匹的定货单子。
两人出门的时候,崔组长一边跟他握手一边送他出门,
开门的时候好像害怕别人听不见似的,
“朱厂长生意好啊,以后定货不用你专门跑一趟,你提前来个电话,喊下面的人带着章来就行了,
我们申城布料厂那是华东数一数二的大厂子,不会看人下菜碟的。”
说完还用力的拍了拍他。
朱建国这还有什么不懂的,一看就是这厂里有人有想法了,
“晓得晓得,那以后也麻烦你们了,咱们申城布料厂厂子那么大,我有什么信不过的。”
崔组长那里少走动,但是他们能跟崔姐那里多走动啊。
朱建国后来和张秀兰算了算,他们前前后后,除了衣服裤子这类的东西,
还专门找人拿了个收音机,给她儿子学英语用,
加起来也有几百块了。
虽然两人也不知道一个三岁的孩子学什么英语,但是人家稍微提了提,他们还能听不懂?
但是只要钱花的值,别说一个收音机,再来一个,他们该送还是要送啊。
后来听到布料涨价的事,两人都不得不说那些钱花的值。
张秀兰说到生产量下降的事,觉得还是得跟婆婆好好解释一下,
“我们现在厂子的效益不比以前了,以前都是要加班,现在请个假,根本不耽误那些生产指标。”
她这么一说,她婆婆更担心了。
“那效益不好了,你们工资还正常发吗?怎么就效益不好了呢?”
小蔡婶子还记得去年的时候,儿媳妇的厂子又是油又是米的,还从他们村子的养殖厂直接买了两头猪去给他们分呢。
这就不行了?
“现在还是正常发的,至于效益,婆婆,现在可不止建国一个人开厂子,就宜城,除了宜城服装厂,
又开了个宜城服装二厂,名字看着像,其实就是挂靠的,厂子开的多了,生意就不好了呀。”
现在有个二厂,说不定再过几天就能来个三厂。
也就是大家往民用上的眼光看的少,他们现在是一窝蜂往军需上冲,
要不然就是朱建国的这个小厂子也得受不少影响。
“哎,都看着挣钱,往里冲,谁知道这钱能挣多久。”
小蔡婶子虽然不提儿媳妇上班的事了,又开始担心儿子的厂子了。
张秀兰也是发现了,她婆婆今年的话尤其多,她只能安慰老人话多是正常的。
她娘还不是一样。
“婆婆,你和公公回去炕上暖一暖吧,剩下的我来做好了,这京城可比我们那儿冷多了。”
“没事,秀兰,你和他们说说话去,你们都是年轻人,有话说,也帮我看看他们说什么,别又兄妹俩一合计鼓捣出别的事来。”
小蔡婶子让过了儿媳妇要过来拿锅铲子的手,让她回去待着。
“还有,你刚刚来说看升国旗的事是吧?”
“对啊,小琴说明天去也行,后天去也行。”
“那肯定明天去啊,哪里还能拖一天,是吧,小琴她爹。”
朱父一般情况,家里这些说话不问到他的时候不插嘴,问到他基本上也是,
“听你的,明天去也挺好的。”
这样子的回答。
张秀兰看他婆婆和公公,一个炒菜,一个烧锅,都不准备让她干,也没继续跟他们抢活。
“那婆婆我去看看孩子们了,到了新地方,我担心他们怕。”
“对对对,看孩子去,要吃饭会喊你的啊。”
一边说还一边用铲子往外指了两下,让她赶紧回去。
张秀兰只能推了门,又往来的方向走去。
“小琴她爹,你说我们是不是在梦里啊,这日子过的我是真的从来没想过。”
朱父看着媳妇皱着眉头炒菜,他一边加柴火一边安慰她,
“儿孙自有儿孙福,这是儿子有本事,你就是胆子太小了,你看看我娘,她要不是感冒了不好出门,听到带她来京城,她多高兴。”
这里就要说到在村里拍大腿的蔡婆婆了。
本来朱建国来京城,特意跟他奶奶说了一句,要带她一块。
蔡婆婆高兴的那是恨不得全村都知道。
结果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兴奋了还是怎么样,临来前三天,感冒了。
虽然她自己一直强调没事,但是罗师傅那里让她一定要好好休息,
别说出远门了,最好房门都别出。
还是最后朱建国给他奶奶保证,明年还来,一定带她来,她才老实。
小蔡婶子想着她婆婆现在肯定在家拍大腿,
要不是丈夫就在跟前,她差点就要笑出来了。
“没事,下次再带她来,到时候我带她转。”
朱父看着人又好了的媳妇,默默的又添了跟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