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见到姬玉峰凝重的面色,顿时心头一沉。
云州也出事了?!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姬玉峰身上。
良久。
姬玉峰放下手中军信,道:
“一万魏兵以及戚汗部的一万兵马,攻打大风口了!”
话音刚落。
兵部尚书褚半桥怒声道:
“魏国是要挑起中原大战不成?!”
刘知禄施礼道:
“陛下,云州不能再乱了,咱们武国现在,难堪三边共战啊!”
姬玉峰深吸一口气,微微摇头,道:
“云州能不能乱,已经不是咱们能说了算的了。”
这时,
苏秦问道:
“陛下,平西侯可申请出兵了?”
姬玉峰颔首,道:
“李千军申请出兵,意欲助乌达部守住十万大山。”
苏秦道:
“陛下,臣以为,魏国之意,不在助戚汗部拿下十万大山。”
姬玉峰疑惑问道:
“苏爱卿以为如何?”
苏秦道:
“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咱们明白这个道理,魏国自然也是明白的。
臣以为,魏国之意在于,消耗十万大山里的山越族人,甚至想借此机会打垮他们。
将十万大山变作他日中原大战时,入我武国的一条畅通无阻的路!
魏国深知仅凭姬玉蝉和倭寇是不可能击垮咱们武国的。
所以,他们很可能会利用此时的乱局,为将来中原大战做准备。”
姬玉峰颔首,道:
“让平西侯看清形势,如果魏国兵马真像你所说这般做。
那咱们不妨一不做二不休,配合他们彻底把山越一族灭了便是。
这条路可以通入我武国,同样,也可通向他们魏国!”
苏秦施礼,道:
“陛下圣明!”
姬玉峰道:
“燕州那边估摸着再有月余就会动手了,苏爱卿即刻返回琅州,准备迎战吧!”
“是!陛下!”
苏秦起身,施礼告退……
……
此时,
燕州地界。
征兵之事已让百姓们怨声载道。
新武国的行宫之内。
一名老者跪在地上,呼道:
“陛下,老臣斗胆谏言,削减部分兵卒,放他们回家吧!”
说话的,是新武国的户部尚书杨素。
杨素一头磕在地上,继续道:
“陛下,因为倭寇带走许多男丁,所以咱们新武国征兵未按律法,许多家所有男丁尽数入征,致使其一家丧失生活来源,已是孩童无所养,老人不所依。
百姓们怨声载道啊……
臣,恳请陛下,将部分兵卒送回家中,至少让每一家留有一名男丁,维持生计啊!”
姬玉蝉眉梢跳动。
他当然知道百姓们怨愤。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现在倭寇占据这燕州许多土地。
如果没有充足的兵力与之抗衡的话。
这新武国还没等与武国硬碰硬的时候。
就先被倭寇灭杀了。
新武国兵部尚书程文玉,道:
“杨尚书,您只知百姓哀怨,却不知新武国之困境。
若是将这些兵卒放回去,到时候真打起仗来,谁去上战场与武国那些判军抗衡?
若是国家没了,还谈何百姓之怨?”
杨素道:八壹中文網
“国以民为基!若是百姓不再拥护朝堂,国家将不复存在!”
姬玉蝉喝道:
“好了!不要再吵了!”
二人低下头,不再说话。
姬玉蝉道:
“杨爱卿说得有理,程爱卿说得亦是没错。
你们二人皆是为了国家考虑,朕心甚慰。
但眼下,战事将起,若是自己削减兵力岂不是自断臂膀,还如何与姬玉峰抗衡。
所以,杨爱卿的谏言,暂且先向后放一放。”
杨素道:
“陛下——”
姬玉蝉抬起手,道:
“杨爱卿,朕,有更好的办法解决你的忧虑。”
杨素一脸疑问。
姬玉蝉唤道:
“施源!”
“臣,在!”
姬玉蝉道:
“朕,再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抓紧训练新兵!
一个月之后,攻打武国!”
“是!陛下!”
杨素愣了一下,仓皇喊道:
“陛下!不可啊!不可啊!此时民怨四起,若再起战事……”
姬玉蝉道:
“杨爱卿!”
杨素突然被打断,祈求地看着姬玉蝉。
后者开口道:
“战事起,民怨落,胜者王,败者寇!
等到咱们夺回武国所有疆土,百姓们自会没了怨气,拥护新武朝廷!”
何谦平与程文玉带头,伏身叩拜,呼道:
“陛下!圣明!”
姬玉蝉看着眼含不甘和哀怨的杨素,眼底闪过一丝不悦。
他站起身,向后堂走去。
身旁太监呼道:
“退朝——”
众臣退去。
返回后堂的姬玉蝉对身旁太监道:
“传令施源,派人盯紧杨素,如果他敢私通武国任何人,可先斩后奏!”
“是!陛下!”
……
杨素失魂落魄地走出新武国的‘皇宫’,走在大街上。
百姓们从他身旁经过,行色匆匆。
他站定脚步,转身环顾四周。
百姓们的脸上没有半点喜悦,眉宇间全是阴霾。
杨素抬起头,望向天空。
脑中不停问着自己,拥立姬玉蝉是对是错?
他是武国老臣,与秦温庸同期。
二人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所以,
二人一样的固执。
他们是没什么政治头脑的,故而被先帝分到了翰林院。
但,这些个老学究却各个心怀大抱负。
自诩大义,却一件实事办不好。
以前在武国时还好。
被先帝保护起来,算是温室里的老花朵。
现在没了庇护。
杨素被姬玉蝉矬子里面拔高个,放到了户部尚书位置。
本以为可以一展抱负。
没想到处处碰壁。
终于,
在遍体鳞伤之后。
杨素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心中那原来秉持的东西,松动了。
杨素缓缓收回视线,眼中多了一丝坚定。
他迈步前行,步履匆匆地返回家中。
然后,坐到矮案之后,铺开纸,奋笔疾书起来。
他洋洋洒洒地将近来在新武国的所见所闻,尽数写了下来,包括姬玉蝉征兵和倭寇城池建造地点等等。
然后又把一个月之后恐有大战一事,书写于纸上。
杨素放下手中狼毫,唤道:
“杨健!”
不多时,
伴随着开门声,
杨素的大儿子,杨健走了进来。
“爹!”杨健施礼。
杨素将纸装入信封,递到杨健面前,道:
“将此信送予武国琅琊侯苏秦!入琅州之后,就别再回来了!”
杨健眼含惊讶,张张嘴。
杨素赶忙道:
“快走!现在就走!不能再耽搁了!从后门走,不能让任何人发现!”
杨健不知发生了什么,但见父亲竟如此慌张,郑重将信收入怀中,告退离开。
杨素坐回矮案之后,长舒一口气,自语道:
“难怪先帝将我放在翰林院。
我们,真是不适合做官呦!
希望现在弥补,还来得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