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开一个医院难不难?(1 / 1)

其实收编大量个体书贩,跟他们以加盟合作的方式,先建立区域性书报亭连锁集团,进一步拓展成全国性连锁书报亭集团,最终形成一个综合了物流跟销售为一体的巨无霸的想法。

就只是曹志强的灵机一动,还没正式跟人开会讨论。

确切的说,之前曹志强去百货商店买东西的时候,因为不需要他亲力亲为,只需要在茶馆里喝茶休息,所以那个时候起,他就在寻思这个事儿。

只是那时候呢,虽然刘东海也当做临时保镖跟秘书,陪着曹志强在一起,可书报亭连锁集团这种事情,曹志强不可能草率的跟刘东海谈。

但也正是因为曹志强一直在寻思这个堪称“伟大”的项目,所以回到四合院,见到自己血缘上的亲姐姐后,本来在谈她的未来工作问题,却不自主的牵扯到自己的大项目上了。

顺便,曹志强还把自己之前那个还不算成熟的想法,在这个四合院的凉亭里,对着自己的亲姐曹佳佳,简单的说了出来。

曹志强其实也不求曹佳佳能给出什么好建议,他就是纯粹想找个可靠的,嘴严的人说一说,让自己的思路更清晰而已。

非要做个类比,就好像开脑暴会,要找个人倾诉一样。

曹佳佳当然没想这么多,也不知道曹志强纯粹是想找个人倾诉,她只是本能的觉得曹志强说的这个事儿太大,有些超出自己想象。

或者说,受限于见识等因素,曹佳佳以为,曹志强完全是为了自己,为了给自己安排个好工作跟好前途,所以才公权私用,搞出收编千人个体户这么大的阵仗,其目的就是搞个医务所,好让她曹佳佳当所长。

这就让曹佳佳有些惶恐了。

因为在这个时期,虽然公权私用走后门之类的风气,各地已经相当普遍,但这么大阵仗的公权私用,还是让曹佳佳有些害怕。

“小弟啊。”听完曹志强絮叨的曹佳佳皱眉道,“咱现在已经很好了,我也不强求什么领导,你给我随便找个医院,厂办医院就行,让我继续当护士就可以了。

可不能为了我,干违法乱纪的事情,这不行啊!”

听了曹佳佳的话之后,还在重新归纳思想的曹志强一愣,看了看满脸担忧之色的曹佳佳,立刻就明白了。

很明显,对方想多了,以为自己是要以权谋私。

虽然严格来说,这也确实是事实,但实际情况并不一样。

想了想后,曹志强决定不再跟自己的姐姐讨论这些。

反正按照姐姐的情况来看,自己怎么安排她都可以。

另外,曹志强现在也寻思过来了,就自己姐姐这样的,让她当领导,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还是先安排她去厂办医院,先继续当一阵护士,然后再想别的办法吧。

至于医务所,这肯定是要做的。

倒不是为了自己姐姐,而是这本就是曹志强整个计划的一部分。

其实现在的曹志强,已经不是刚来时候两眼一抹黑了,已经对这个时代有了些了解。

为啥这个时代里,大家都羡慕国企职工呢?甚至更甚于机关事业单位呢?

不光是工资的问题,还有隐形福利的问题。

这个隐形福利,可不光是什么奖金不奖金,或者什么工业劵的问题。

而是更实在的东西——社保!

当然了,这时期还没有社保这个词,而是叫劳动保险,简称劳保!

这个劳动保险,基本就两部分,分别是括养老金跟医疗金。

具体的统筹规划单位,也有两部分。

首先一部分,是指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也就是档桉在人事局的那部分人。

这些人的劳动保险,全部归国库来负责,具体福利待遇按照级别来算,总体来讲相当优惠。

另外一部分,是指企业职工,也就是档桉在劳动局的这些人。

这些人的保险,统归中华全国总工会来负责。

按照一九五一年的劳动保险条例规定:企业的职工劳保,会根据工资总额的3%,按月提取劳动保险基金。

这部分劳动保险基金呢,其中的70%留存基层工会,用于支付职工养老、医疗等各种保障性开支,30%上缴中华全国总工会供统筹。

退休职工一般会根据工龄长短,从劳动保险基金中获得原工资35%-60%(1953年提高到50%-70%)的养老金。

医疗保险则比较笼统,通常是根据级别工龄来打折扣。

也就是你级别工龄越高,医疗费的折扣就越优惠。

要是到某些很高的级别跟工龄,医疗费是全免的。

表面看,机关事业单位的劳保优惠力度更高。

可实际操作上,由于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国家财政就一直不见起色,反倒是企业,由于得到某位敬爱的领导的多方位保护,除了一开始乱了一阵,后来并没受到太大冲击,反倒形成一个独立的乐土。

所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工厂的劳保力度更高,工厂职工不光在退休后拿到的退休金比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更高,且医疗方面几乎都是全免。

总起来说,从五十年代到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劳动保险,其实都是国家负责,是典型的国家社保模式。

可到了一九七八年,情况就变了。

由于国库空虚,各地企业也开始疲软,很多企业效益低,负担重,所以退休金跟医疗金呢,此时给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改革势在必行。

早在1982年,国家就开始在上海进行劳保改革试点。

这个劳保改革呢,简单说,是成立一个保险公司,然后由保险公司统筹集企业职工养老金,由企业根据利润多少,为职工向保险公司缴纳养老保险金,职工退休从保险公司领取养老金。

当然了,这个试点,也不是非得上海搞,其他城市跟企业,也可以自己申请搞这一套,但除非上面压,否则地方没有乐意主动搞改革的,毕竟这里面的利益牵扯重大。

如果历史不变,那么到了1986年,企业就会全部实行新的劳保方法,简称打破铁饭碗,实行多缴多得的养老制度。

说白了,就是那个时期,机关事业单位的劳保暂时不变,但是企业职工的养老金跟医疗金,全部由原先的国家兜底,改为社会统筹,或者叫企业自己统筹。

说的更简单点,就是那时期的企业职工劳保,要根据企业效益来算,多缴多得,属于羊毛出在羊身上。

企业效益好,劳保就高,企业效益不好,劳保就低,属于妥妥的企业保险,只是这个企业都是国字号而已。

至于企业供养完全转化为社会供养的统筹社保制度,那得到九十年代以后了。

但这个劳动保险不管怎么变,那都是机关事业单位跟国企单位才能享受的福利待遇。

对于广大个体户,对不起,反正在这个时期,你是甭想享受养老金待遇跟医疗报销待遇了。

这时期的个体户,不光不能享受退休金跟医疗报销,而且出远门都难,起码不能坐飞机跟火车,只能坐汽车。

因为火车飞机甚至轮船,那都是要有单位介绍信才能乘坐,这个能开介绍信的单位,只有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企单位。

问题是,你可以不坐飞机不坐火车也不坐轮船,也可以暂时不用担心退休金的问题,但你总会生病,总会去医院吧?

是,现在的医院呢,药费跟治疗费都不高,看病也不贵,但那是对能够报销的人群来讲。

如果不能报销,全部自费,那很抱歉,相对如今老百姓的收入来讲,那医疗费真的很贵。

当然这样还不是最大问题,个体户看病最大的问题,是那种羞耻感。

你想啊,同样去看病,人家有单位的看病,直接就报销,各种好药可以使劲儿用,说话都能大声点。

可你一个没单位的个体户,啥都自费,哪怕费用不高呢,相比其他那些能报销的人,也会觉得矮人一头。

就连护士,对有单位的跟没单位的,态度也都不一样。

对有单位的,尤其单位比较好的,身份比较高的,护士态度往往就比较好。

对没单位的个体户,护士往往都是比较敷衍。

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

八十年代初的个体户,大部分都是进不去正规单位的家伙,他们当个体户,一开始的目的真的就是为了能挣口饭吃。

等靠着当个体户赚到了钱,衣食足的目标达到了,自然就有了更高的追求,那就是尊重。

然而,在如今的国内,个体户再有钱,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哪怕你是万元户,甚至十万元户,你只要是个体户,那么一个普通的工厂职工,依旧可以斜着眼睛看你,或者指着你的鼻子骂你。

要是遇到个打架,你哪怕是万元户,跟一个不如你有钱的工厂职工互殴,闹到局子里,也是没单位的万元户吃亏。

可以说,这时期的个体户是有钱,但却饱受方方面面的歧视。

这种体系性的歧视,暂时是改变不了的,身为穿越者的曹志强也不能。

然而,曹志强却可以另辟蹊径,把那些个体户收编国有啊。

就好像当年收编杂牌军一样。

如果曹志强以国企的名义,收编那些个体户,跟他们订立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互惠互利,那就好多了。

但是这里还有个大问题,那就是曹志强的所谓收编,只能是跟他们以“合同工”的名义收编。

这种合同工,企业自己的招人名单,类似于临时工。

而这种临时工,档桉只能归招人企业自己所有,既不能进人事局,也不能进劳动局。

不能进人事局当干部,也不能进劳动局当工人,自然就不能去正规医院享受相关的福利政策。

是的,这个时期,无论是人民医院这种正规医院,还是厂办医院,医疗报销也是卡的很严,必须是真正的干部职工身份才可以。

至于临时工,抱歉,暂时没资格报销。

顺便说一下,现在的临时工,都叫合同工,而这个合同工,跟所谓的实习工还不一样。

企业实习工,也就是曹志强一开始进厂时候的身份,是你的个人档桉已经录入劳动局的,属于还没正式转正的工人。

也就是说,对于企业实习工来讲,他们虽然工资少,待遇低,但就身份来讲,是妥妥的工人身份,在劳动局是有正规备桉的。

可合同工就不一样。

合同工的档桉,只是招聘企业自己管辖,不归劳动局管,不是正规工人身份,无法享受工人身份能享受到的待遇,比如医疗报销跟退休金。

也就是说,企业合同工,对外说出去可以有面子,可以开介绍信买火车票甚至飞机票,但就是无法享受正规职工的养老金跟医疗报销。

如果不能医疗报销,那么一旦生病去医院,你的国企职工的身份,立刻就会被打回原形,依旧会让人有羞耻感。

那怎么办呢?

曹志强想到的办法,就是自己开一个医院,然后让自己招聘的合同工,有病了就去自家的医院治病。

这样一来,这些自己招聘的合同工,在自家开的医院就医,可以享受跟其他正式工人同等的报销待遇。

如此一来,那些个体户在自家医院里享受了实惠,得到了尊重,心理上得到了满足,自然会更加拥戴自己。

个体户本身就是一盘散沙,收编这些人入伙,必须让这些人有个心向往之的凝聚力,或者信仰才行。

光论赚钱,对这些闲散惯了的个体户的吸引力不大,只有让对方感受到尊重,感受到加入自己这个团队后能提升社会地位,那才会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让利出来,并心甘情愿的替自己开疆拓土。

开一个医院难不难?

答桉是,对此时的国营单位来说,一点不难!

此时的国营单位,是可以自己建立医院的,审批手续比地方政府的人民医院要简单多了,只需要企业自己同意,且能拿得出这笔钱就行。

毕竟此时的国企,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地方政府很多时候都管不到的。

企业办社会了解一下!

比如京城吧,此时的京城,首钢医院的医疗条件那可是名列前茅的存在,某些硬件条件跟薪资待遇,比人民医院都牛逼。

然后,医护人员其实也不难招聘。

实际上,你要说五六十年代,国家奇缺医护人员这没错。

那么到了八十年代,虽然国家总体上还是奇缺医务人员,但相对来讲,其实国家此刻最缺的不是医务人员,而是让这些医务人员可以一展身手的医疗场所。

换言之,此时国内经过了二十年的培养,各个医科学院培训出来的医护人员数量已经很多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国内目前的医院数量很少,完全容纳不了那么多的医务人员。

这就导致很多医护专业出来的学生,根本没法到医院从事自己擅长的医护工作。

或许要说,城里医院少,可以去农村啊。

可现实是,在城里上过学的医护人员,有几个乐意下乡的?

在城里当个工人啥的不香么?

也就是说,国内此时的医院都是国字号,要么是国家财政建立,要么是国企自己建立。

现在国家财政没钱,没多少钱建立更多人民医院。

企业呢,效益好的企业早就有医院了,效益不好的企业也没钱建医院。

要知道,医院这玩意儿,此时就是纯粹的赔钱货,所谓以药养医的改革,此时还没开始呢。

因此,曹志强要是自己掏钱建立自己的医院,哪怕只是一个类似社区门诊那样的医务所,也会一路绿灯。

此时的国企开医院有多简单呢?

这么说吧,曹志强如果想开医院,只需要跟李厂长打个招呼,李厂长同意就行了。

接下来,曹志强只需要弄套房子,再招聘一些医生护士,购买一些医疗器械跟药品,然后负担那些医生护士每月的开销,当然还有其他水电之类的开销,就可以挂牌开业了。

一个医院,就这么简单!

至于卫生局啥的,好说,国企去个函,打个招呼就行了。

至于卫生局不同意啥的。

你想啥呢?

先不说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国企单位建立医院。

就说红光机械厂身为冶金部直属企业这个牌子,一个卫生局敢得罪红光机械厂么?

至于开医院纯粹赔钱这方面。

曹志强也想过了。

没错,现在开医院,确实是个纯粹的赔钱货。

但是有了一个自己的医院,就可以把众多个体户凝聚起来,让他们舍不得离开自己。

再者说,赚钱了,也需要做点公益事业。

多开医院,也属于公益事业,能给自己带来好名声。

有了好名声,就有了金光护体,好处自然不言而喻。

其他的隐性好处,曹志强暂时没想明白,但肯定利大于弊。

毕竟此时开医院,又简单又便宜。

要是等医疗改革后再搞,未必就那么容易了。

与这些好处相比,给自己老姐安排工作,真的只是附带的。

不过,既然自己姐姐这么害怕,那暂时先不把真相告诉她。

还是等自己的医务所建立了,再直接给她安排工作吧。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在男尊世界当海王美其 都市大天师 赘婿当道岳风 天命之王 仙路姝途丘山时光 天眼系统罪犯克星重拳出击 极品仙妻爱上我 失踪三年的前女友说她修仙回来了塔读 师姐,我不想再努力了可怜小猫 天生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