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失笑,“黄河两岸地理范围太大,要如何加固,再者说了,一般的加固方案都是夯实泥土,筑堤坝,但堤坝连年修筑,可河床还是一直在升高。”这事儿不是那么容易的,“再加上黄河两岸都是农田,这若是要夯实两岸泥土,势必会影响农田,农桑才是国之根本。不可妄动。”
韩晓冉这才明白,最主要的原因是,河道周围都是农田,在这个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想要将农田改变作用,怕是难上加难了。
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不能就这样什么都不做了。
“爷,您有没有想过,两岸正是因为农田的原因,才更加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妾身家里虽是包衣奴才,但妾身儿时也常常去家里的农庄玩耍,农田要想有收成,除了浇水施肥捉虫除草,剩下最主要的就是松土了。”她只说到这里,便看着胤禛的脸色。
胤禛脸上倒是看不出表情,若是能让她这么容易就看出什么来,那也就不是胤禛了。
“你接着说。”胤禛直接说道,从这句话倒是能看的出来,他还是有点兴趣的。
“妾身以为,需要改耕田为林地,植树造林。”说着韩晓冉叫了声小赵。
“小赵,你去提着灯,叫几个人过来,拿上铁楸锄头等物。”
又拉着胤禛去了院子里。
韩晓冉的院子里没有种粮食,但却种了不少花,等人拿了东西过来,她就指着花丛底下说,“把这些花都挖开。”
说着还从一旁拿了个暖炉放在胤禛手里,“冬天,泥土都冻上了,可能看的不是特别明显,而且心里种的是花不是粮食,但妾身知道一定是不一样的,妾身见过。”
几个小太监挥舞着锄头跟铁楸,几下就把花丛底下的泥土给挖开了。
等挖了差不多一半,小赵那边就过来请示,“侧福晋,咱们还挖吗?”
“这处先暂时如此,去别处再挖开看看。”韩晓冉指着外院那边的一片只有几十个平方的小林子说。
苏培盛跟小赵几个都看向胤禛,胤禛点头了,一行人才往外院走去。
这还是韩晓冉第一次来到外院,以前她只能从墙头往外看到那片林子的树。
这片树离着内外墙并不远,过来之后再看,比在里边看的时候要大一些。
几个小太监又哼哧哼哧的挖了起来。
这次比在韩晓冉那里挖的时候要难得多了,挖几下就会挖到树根,泥土也大都结块变得十分干硬,一直挖了小半个时辰,才算是完整的挖出来一颗不大的树。
即便如此,还是有许多树根扎在泥土里,没有被挖出来。
“爷,您过来看这棵树的树根。”韩晓冉指着树根包裹的泥土说。
胤禛并不是不通农桑,一看就明白树根和粮食的不同之处。
树根紧紧的包围了一大片泥土,现在小赵几个还没有清理完树根上的泥土呢。
“行了,这棵树不要动了,明日叫辆车,拉着这棵树,去皇阿玛那里。”胤禛挥了挥手,叫几个小太监回去,也拉了韩晓冉的手往回走。
韩晓冉知道这次她有些冒险了,若是胤禛介意,那很可能她就会从此失宠,毕竟后宫不得干政的牌子还在那里立着呢。
但她知道,这个机会非常好,河务要说是政务,那肯定没问题,但你要说只是因为家里种了树,也种过粮食,所以知道这些事,那也没问题,只看胤禛怎么看而已。
只要胤禛觉得没问题,那韩晓冉就算是往前走了一大步了,以后她跟后院别的女人便都不一样了,胤禛可能会愿意跟她说更多的政务,甚至关于夺嫡!
大概是天太晚了,胤禛拉着韩晓冉回去并没有多说什么,两人很快便睡下了。
早上的时候,胤禛起来将昨天晚上的事,删减了关于韩晓冉的部分,写了一份奏折递上去,便依旧去了上书房。
直到中午吃饭时间,乾清宫才来人,将胤禛叫了过去。
康熙爷仔细的询问了胤禛奏折的事,又看了看拉过来的大树。
宫里是有种田的,每年春耕皇帝都有亲耕礼,所以比胤禛那里要方便一些。
康熙叫了几个人,去将宫里的田地挖开,又去挖了一棵树,仔细的对比了一下,果然两个地方的泥土性质完全不一样。
“嗯,关于…田地补偿的方案,老四有什么想法吗?”康熙走在地头上,背着手跟身后的胤禛说话。
胤禛也是个实心任事的人,他对这方面没啥想法,便直接实话实说,“回皇阿玛,黄河两岸田地范围广,每处地段田地情况都不一样,儿臣以为,这件事可以通知地方官员仔细探查清楚之后在做讨论,但儿臣以为,无外乎就是钱粮田地,大清地广人稀,荒地还是不少的,离开故居开垦荒地可以给予免税支持,荒地出产不丰的前几年,都可以给钱给粮,尤其是带头离开垦荒的人,可以给予额外的支持。”
康熙点了点头,“看得出来,你是认真考虑过了,那这件事交给你来做,你觉得怎么样。”
其实胤禛提出这个法子,已经是够出头了,毕竟现在除了大阿哥,还没人领过差事,就连太子都还在上书房上课呢。
这要是突然把胤禛显出来了,那恐怕他就没法韬光养晦了。
若是兄弟们都有了差事,那胤禛肯定就当仁不让了。
但现在能拿到头功,又不用出头,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回皇阿玛,儿臣觉得自己还是读书少,若不是这几天一直在研究河道资料,也不会想到这个,儿臣私心里还是觉得应该继续读书。”胤禛低着头这么说。
康熙“呵呵”笑了两声,指着胤禛笑骂,“没想到你还是这么个性子,行了,朕知道了,回去读你的书去吧。”
听到康熙这么说,胤禛才暗暗松了口气,这是皇上并没有生气的意思。
跟康熙告辞,胤禛才回去吃饭,下午该去练骑射,胤禛也是半点都没有耽搁。
倒是看的康熙点了点头,说了句,“是个有恒心的。”
这已经是极高的评价了,可惜胤禛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