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画的习惯跟大多数字画鉴定方面的专家学者不一样!
他们看的是画本身,什么风格、筋骨,什么技法、特色。
当然,这些我自然也是会看的。
但,这些不是关键。
因为这些都太主观,如果仅仅凭借画的风格或者技法特色去鉴定一幅字画的真假。
那必然会错过太多真品,可惜!
也会被很多高级仿品蒙蔽,可恶!
我,是从一个做旧师的角度看字画。
看客观事物的真假。
比如,材料的真假,到代与否。
其次,再看画面本身,时间线是否符合。
最后,再看所谓的风格,技法。
其实,如果前两者都没问题,大致上所谓风格就可以不用看了。
当然了,也不排除一种特殊的赝品。
那就是同时代的伪作。
什么意思?
就是比如唐伯虎,他在世的时候,别人就临摹了他的字画了,而且临摹的还特别好。
如果流传至今,那无论是材料还是时间线都没有问题。
这种,就很难进行鉴定了。
眼前这幅唐伯虎的《一剪梅》,我先从破破烂烂的装裱看起。
看每一块布料、宣纸、木杆,甚至装裱用的浆糊。
我用高倍放大镜仔仔细细的研究着。
说实话,都很到代。
材料没问题,那就再回到画面上来。
先看时间线。
时间线除了材料本身的时间线外,就是看画面上留下的绘画和书法,以及款识用印,甚至绘画技法等等是不是存在时间线矛盾的地方。
比如,一方乾隆八年的印出现在康熙时期的字画上,这就不对了。
也许你会觉得我说的太夸张,难道做假者这点都不知道,那还做什么假?
其实呢,各行各业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做假更是系统中的系统了。
要想做假做到跟真的一样,不留任何破绽,你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可比做一件真东西要多的多呢!
就拿字画做旧来说,你首先得学习临摹画家的风格,其次还得知晓历史,尤其是画家所生活朝代的历史。
其次,你还得对绘画方面的知识,无论是材料、装裱等都要掌握。
再次,你还得研究字画鉴定方面的知识。
第四,你还得掌握古董市场买卖的相关知识。
以上都差不多掌握了,你还得学习一些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知识,比如纸张、布料的老化等。
统统都掌握了,方才算得上一个合格的做旧师。
但是,这些条件想一想你是不是头都大了。
所以,任何一行想要干到能被称为“师”的,都不容易。
仿古做旧更是如此,如今市面上仿古的大多数都不能称为做旧师。
因为他们大多数可能仅仅只是掌握了一些做旧的技法,能做出看上我很像的东西。
但是,很少有人会系统性的学习和研究历史、风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所以,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往往会在这方面留下破绽。
当然了,话说回来,能有机会进行系统学习这方面知识的人,除了像我这样家学流传,其他的人不早就成了专家学者了么。
谁还会去做假呢!
所以呢,市面上绝大多数的仿古都会留下比较明显的破绽。
尤其是字画这种颇具文化价值的古董。
所以,我们也才会经常在古玩街的摊位上看到什么纸质的圣旨啊,什么落款朝代时间都搞错的字画等等。
这些错漏百出,看上去很低级的古董你也不用笑,其实这些货色的东西占了市面上假古董的百分之八九十。
回到现场这幅唐伯虎的画。
如何看时间线?
首先,这首《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是唐伯虎因科举舞弊案受牵连入狱被贬后,其生命轨迹逐渐远离传统士大夫阶层,其笔下开始很多闺怨诗词和画。
所以,这首词差不多是唐伯虎三十岁之后所作。
而这幅画从落款上看是唐伯虎晚年时期所作,时间前后顺序也并不矛盾。
再看印章。
画面共计留了两方印。
一方:唐寅
这很正常,唐伯虎的很多字画中都有这方印。
另一方:南京解元
这方印在我国书画史上非常出名,是唐伯虎用的最多的印章之一。
了解唐伯虎的都知道,对他来说,他一生最高成就就是高中解元。
所以,他的字画中经常会用到这方印。
这两方印,从篆刻等方面来看也都符合唐伯虎所流传下来真迹上的用印。
因此,从用印款识等方面看,都是规规矩矩毫无破绽的。
材料、时间线都没问题,最后看画面本身。
说实话,绘画风格这种东西太主观了。
那些所谓专家学者鉴定古董,开口闭口大谈什么风格、精髓,实际上都是狗屁。
在真正临摹的很好的作品面前,这些都是小儿科。
别人不知道,我自然是十分清楚的。
我从小学习绘画,后来又科班学了四年绘画。
所谓的风格、精髓,实际上都是可以学习临摹的。
甚至,很多画家自己面对临摹作品,都辨别不出来那幅是真那幅是假。
当然,能临摹到这种程度,那么临摹者本身也是绘画大师了。
最有名的临摹者,那就是张大千了!
回到唐伯虎的画上来。
如果非要说一说他的绘画风格,简单来说:
唐寅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
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
山水,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
怎样?
是不是说了等于白说,太过主观?
这就是传统的书画鉴定。
那,也许你会质疑,这书画还能不能鉴定呢?
当然能,但从绘画风格这个角度去鉴别的话,只能筛掉部分而已。
很多临的好的,是鉴别不出来的。
而且,风格这种东西其实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只能看的多了,心中会有一些感觉。
一样,也还是主观性很强的存在。
而眼前这画,我的感觉就是,很符合唐伯虎的风格。
至少,我是没看出明显破绽的。
这幅画,我前前后后大约用了十几分钟方才看完。
这对于我来说,算是非常长的用时了。
当然,字画的鉴定比起其他类别的古董,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这样也算正常。
但同时,也看出这幅画是幅真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