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东征序曲
“回大汗,神尊大人已经告诉过属下了。”杨琏真迦恭恭敬敬地答道。
忽必烈“嗯”了一声道:“杨琏真迦,连续两年的南朝细作生涯,你也算是有功于朝。细作的生活虽然精彩,却是提心吊胆,对此,本汗十分理解,不过,这种生活也该快结束了,还有一两年,本汗便会发动南征,到时,你们都是我朝的功臣,本汗定会大力嘉奖。”
杨琏真迦喜道:“谢大汗,为大汗尽力乃是属下之幸也,属下定当肝脑涂地,不负大汗所托。大汗,属下准备明日一早便启程南下,今日特来向大汗辞行,愿大汗早日挥师南下,一统天下。”
“好,杨琏真迦,帝师还有话要和你说。”
“是,大汗。”
郝经道:“祭司大人,今南朝朝中局势有变,相权失势已成定局,所以,你在和贾似道的接触中,需要改变原有的方向与策略,在有机会的前提下,挑起贾似道与南朝皇帝的矛盾,当然了,你的首要任务是收集情报,贾似道老奸巨猾,千万不要引起他的怀疑。”
“属下明白,当今南朝皇权强势,军务、政务两院已经成为朝中最重要的机构,去年一年,贾似道一党基本上算是闲职在朝,依属下看,其斗志全无,此次南下,属下想办法让其恢复争权之心,让他和南朝皇帝去闹上一闹。”
“不错,祭司大人,但请你记住,安全第一,切不可因小失大。”
“帝师大人放心,属下明白。”
方灵在宫中接连住了数日,只觉得宫里礼数太多,虽然各种条件比起外面自是好了不少,但像她这样一个喜欢自由之人却不太习惯,还是回到了诚威镖局。
有了我的金牌,方灵自可随意进出,倒也没觉得有何不便之处。
在和谢道清熟络之后,方灵也常常进宫,和全玖等人陪着谢道清说说话,喝喝酒,偶尔也会留宿宫中。期间,谢道清也问过我,何时纳方灵为妃,我告诉谢道清,等方灵的记忆力恢复之后吧。谢道清虽说着急,却也默认了我的做法,并提前定好了方灵入宫后的称呼--灵妃。
宫中之人根据谢道清的指示,也都把方灵称作灵妃娘娘,倒让方灵觉得不好意思,好在方灵性格开朗,很快便适应了灵妃娘娘的角色。这在宋朝后宫的历史上,尚无先例,一位可以自由进出皇宫的妃子,毕竟还是第一次出现。
对此,谢道清也没有提出异议,即使朝中有大臣提出与礼制不符,也被谢道清否定,并让朝中御史少管后宫之事。自我登基后,新鲜事情常有发生,谢道清也学会了与时俱进。
同时,在新年之后,我册封全玖为皇后。
一月下旬,我详细审阅了有关讼师制的奏折,在家铉翁起草的奏折中,有讼师的准入制度,有讼师的从业制度,有讼师的权力和责任制度,其内容相当详尽,看完后我随即又召开了政务院律法司、刑部、大理寺等相关部门参加的会议,经过讨论,决定还是按照试点的办法,让临安府率先于三月份进行尝试。
正月的最后一天,我在军务院召开了东征高丽的军事会议,参会人员有枢密院、兵部以及军务院的主要大臣以及来自临安军区、扬州军区的代表。
自中书省并入到政务院后,范文焕便知道,兵部被裁撤的日子也不远了。如今的兵部基本上成为军务院和各大军区的联络人,上传下达,协助军需物资的调配,虽说也有不少事情,却失去了往日的权力。
“陆爱卿,你先说说高丽半岛的情况。”
“是,陛下。”陆秀夫道,“太祖时,高丽王朝曾遣使来我朝朝贡,辽国征伐高丽后,又改向辽国朝贡并与我朝断交,后金国崛起,高丽王氏遣使入金上表称臣。三十多年前,蒙古出兵高丽,高丽国王逃至江华岛,约十年前,蒙古于高丽和州(今朝鲜永兴)设置双城总管府,管辖原高丽东北部地区。目前,高丽王朝仅存在于其南部一带,在位的君主是亲蒙的元宗。从我们掌握的情报来看,现存高丽王朝的军队人数大约在一万五千人左右,由林衍、金俊和柳璥三位统兵大将分掌,其中林衍、金俊的实力最大,虽然林衍曾经认金俊为义父,但相互间却是不和。至于双城总管府的军力并不是很清楚,只是听来往的商人说过,双城府大约驻扎有七、八千人的蒙古军队。”
“整体而言,高丽半岛上有两股势力,蒙古和亲蒙的高丽朝的元宗,总兵力在二万人以上,陆爱卿,说说你们军务院的作战计划。”
“陛下,这次的东征部队由水陆双方联合成军,合计三万八千人,其中水师一万人,由东海舰队、沿江舰队以及北海舰队组成,水师陆战队三千人,陆军由扬州军区第九厢和临安军区第三厢组成,计二万五千人,预计在二月十二号从温州府出发,远征高丽。目前,属于水师的一万三千人已经在温州府水师基地集结,两厢陆军将士大约在三日后便可全部抵达温州府,以待命出发。”
“整个作战计划分为三部分。”陆秀夫指着墙上的地图道,“陛下,首先是拿下耽罗(济州岛),其次是占领高丽半岛的南部区域,第三则是进攻蒙古人管辖的双城府。”
“恩,各位爱卿,远征高丽的难度较大,不像攻打琉球,东征军的统兵元帅定了吗?”
陆秀夫道:“陛下,水师由李北洋亲自统兵,但联军主帅人选还没有确定,臣准备毛遂自荐,领军出征。”
“陆爱卿,军务院需要将精力放在正面战场上,你暂且不可外出。”我眉头微微一皱,接着问道,“主帅人选怎么还没定出?我朝就没有将军愿意统兵东征吗?”
“陛下,只因事关重大,而朝中名将大都在各军区驻守,所以。。。。。。”
“所以朝中就无将可派了?”
军事大学校长兼军务院院士史岩之见我微怒,起身道:“陛下,我朝的军制规定,统兵元帅只能由皇上钦定,而且是在出征前的十天才会公布。”
我脸色稍霁:“原来如此。”
“陛下,臣史岩之愿意领兵出征。”
我摇摇头道:“不行,史爱卿,军事大学这一年十分关键,你需要留在学校。”
范文焕本想出声领命,却自知能力有所不逮,最终闭口哑言。
“陛下,臣印应雷愿意领兵东征。”
“印爱卿?”我道,“可有把握?”
印应雷不慌不忙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陛下,臣以为,这世上并没有绝对把握的战争,但只要我军事先准备充分,事中灵活果断,事后不骄不躁,自该有七、八成以上的胜算。”
“好,印爱卿,你来说说事先怎么准备方为充分?”
“陛下,臣以为首先要知道双方的优势所在,我朝将士人数为优,装备精良,令行禁止,具有人和,而敌方熟悉当地的山川地势,具有地利,最关键的天时却也为我方所拥有,高丽岛上蒙古、高丽本就处于微妙的对峙状态,而高丽内部又是君王和将帅不和,元宗驾驭不了军队,所以,只要蒙古不再增兵,我军自是优势大于劣势。至于事中,则需要根据战场的变化,高丽的风土情况我军不熟,所以需要随时改变技战术,但不可犹豫行事,而事后则要善于进退,当退要毫不犹豫,当进也要一鼓作气。”
我点点头道:“此次东征,首先要拿下高丽外围的耽罗国,这是第一个任务,也是最简单的任务,再以耽罗为本,进攻高丽半岛。登陆之后,我军便要和高丽军队交战,击败并占领高丽,这是第二个任务,接下来,就要和蒙古军队正面交手了,如果蒙古没有派兵增援,那就要将原蒙古驻军消灭,在高丽半岛建立我朝又一处海外根据地,并固守之,如果蒙古人派兵增援,那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攻还是防御,这点朕不做具体指示,一切由东征元帅自行决定,对于进军高丽的目的,你们都该清楚,所以,这第三个任务并非固定不变的。”
“陛下,臣等明白。”
我看了看地图,道:“印应雷,李北洋。”
“臣在。”
“朕封你们二位为东征军正、副元帅,按预定时间率水陆联军出征高丽,务必完成前两个任务,第三个任务则由你们两人商议后自行决定。”
“是,臣等遵旨。”
“姚希得、欧阳建青。”
“臣在。”
“朕任命你们为东征军随军正、副参事。”
“臣姚希得、臣欧阳建青遵旨。”
“扬州军区厢指挥使施忠、临安军区厢指挥使吴松含、沿江舰队制置使陈弈、东海舰队制置使李曾伯,朕任命你们四位为随军大将军,在元帅帐下听令,不得有误。”
“是,臣等遵旨。”
“史岩之史爱卿。”
史岩之愣了一下,以为我改变了主意,忙道:“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