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笑呵呵地说道:“第一场是吵架,第二场就是打架了呗。”
他的话音刚落。
台上,老僧便朗声说道:“兰若寺地处边关,肩负守护大和城的重任,因此第二个环节叫做斗法。两脉各派出三名弟子进行擂台赛,擂台点到即止,分出胜负即可,不得故意伤人。”
“还真是打架。”
老宋眼前一亮,相比听不太懂的禅心辩论什么,打架就有的看了。
但紧接着他便想到一个问题。
老宋说道:“三个人,外门弟子能参加吗?”
何问摇摇头:“一般是不允许的。”
老宋说道:“可是我听说兰若寺一直没有开山收徒,内门不就剩下两个人了吗?”
观众里面还有好些人生出了同样的问题,可当他们问出来的时候,那老僧没有解释,自顾下台去了。
广场内哗然一片。
一些脾气暴躁的瞬间血压拉满,当即便骂了起来。
老宋跟着骂了两句。
儒生宋正皱了皱眉,说道:“无妨,昨天我问过丁院长,斗法这一环节,兰若寺是不会输的。”
李老头子问道:“为啥啊?”
宋正说道:“法素大师已是领域境。”
李老头子只简单学过两手,没有系统接触过修行,不明白领域境三个字的真正含义,语气中带着顾虑说道:“难道领域境就不会输了吗?”
老宋却是明白,当即放下心来,揽过老头子的肩膀解释了几句。
另一边。
法承神情平静,丝毫不为周围的骂声所动。
“智平,你去吧。”
他看了眼亲传弟子。
智平“嗯”了一声,起身上台,背负双手看着台下的观众,神情略显倨傲。
老宋忽然说道:“这和尚看起来怎么这么欠揍……”
张木枪出言附和道:“我也觉得,好想上去给他一拳。”
身后很多声音和两人的看法一致,似乎大家都看着这个和尚不顺眼,想要上台揍他。
这种感觉来得奇怪,跟兰若寺本身都没什么关系。
就连儒生宋正,都扭过头不再看智平,担心和其他人一样,产生想揍人的想法。
从上山到现在,红叶自始至终都沉默着没有说话,但看着走上台的智平,她终于开口了。
她轻声说道:“这和尚有病。”
老宋几人看了过来。
红叶看着智平,抬手指了指太阳穴,说道:“他脑子有点问题。”
老宋几人大吃一惊,心想竟然一直安静的柳姑娘都忍不住骂人了。
红叶似乎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摇了摇头,说道:“我不是在骂人,他是真有病。”
她的语气听起来不是开玩笑。
何问也说道:“这个和尚的精神确实有点问题。”
老宋几人有些分不清了。
难道这和尚真有问题?
可既然有病的话,为何还会上场?
何问没有与他们解释。
其实,昨天在山下见到智平时,他便发现智平的状态有些不对,只是没有仔细观察。
这时候再看过去,以何问的境界,很快察觉到智平在精神层面陷入了极端,就跟个火药桶似的,一点就炸。
这种状态,要么是在入魔的边缘,要么是在修行某种武学,何问更倾向于后者。
事实很快证明了他的猜测。
“智平!”
法承老和尚一声轻喝。
台上智平顺势盘坐下来,双手合十,下一刻便进入到顿悟状态。
几个呼吸后,当他再站起身时,佛衣表面渡上了一层薄薄的莹白光芒。
不仅如此,他倨傲的神色消失,整个人变得儒雅温和了许多。
台下的骂声也随之消失了。
群众们不再想着揍他,而是生出了一种原来此人是圣僧的感觉。
“原来是红尘劫。”
唐家隔壁的凉棚下面,有天机阁弟子提笔记下,故意说出声来,给周围群众做出解释。
“红尘劫是佛门一种功法,起源于佛门的八种戒律。”
“佛门八戒,前七戒是不允许,具体来说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不装饰和不要看歌舞、不坐卧高广大床;最后一戒为斋,就是说过了正午就不能吃东西。”
“红尘劫又称心劫,便是根据佛门八戒律衍生出的功法。”
“修行此功法之人,心中无时无刻不被欲望占据,他们会想杀人,想偷东西,想说谎……总之就是与戒律反着来,可以理解为心里住着一个十恶不赦的凶徒。”
“而一旦破了戒律,便会业火焚身,要么直接被焚烧致死,要么走火入魔,被人当作妖邪杀死。”
说到这,天机阁弟子不由感慨。
修行红尘劫的佛门弟子,就像站在了深渊关口,一旦跌落,横竖是一个死字。
有人问道:“那为啥还有人修行?”
天机阁弟子说道:“因为佛门对于红尘劫有一个说法,渡过此劫,便得正果。”
“正果的说法或许有所夸张。”
“但事实上,若是能扛过去,便相当于在修行路上走到半步领域,稍加几年,便领域可期。”
“此外,扛过红尘劫的,无疑都是一代圣僧,摒弃了那种世俗的欲望。”
天机阁弟子言语中对红尘劫颇为推崇。
老宋等人也赞叹不已。
宋正却暗自摇头,觉得红尘劫的风险太大,修行此法多有不妥。
何问笑了笑,没发表什么意见。
他以前与法素闲聊,提到红尘劫时,法素的评价只有一句话。
披着佛门外衣的邪术。
法素认为红尘劫本质上和邪术无异,都是在走捷径,只有对本身不自信的人,才会选择这一条道路。
此外,历来修行红尘劫的人,三成死在业火之下,五成入魔后被自己人杀死,只有剩下两成的人才捱过劫难,成为了所谓圣僧,这样的功法,不是邪术是什么?
很快,智静也走到台上。
俊朗的少年和尚很少站在这么多人的面前,不由露出腼腆的笑容,双手合在一起,依次对着四个方向的群众行礼,最后对智平微微一礼。
“见过智平师兄。”
“智静师弟。”
智平认真还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