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几个月,柳叶村的叶家人都在不断的重复着烧瓷的工序。
他们虽已成功烧制出瓷器,但也仅仅是刚刚推开陶瓷行业的大门,并不能算得上什么业内翘楚。
一件真正能够传世的瓷器,它必然是从各种层面上都拥有绝佳的艺术性,需得美的有灵魂和态度。
而这种美,除了来自自然赋予的天性,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匠人的的技艺和对美的理解。
像叶家目前这种家庭作坊的生产模式,短时间内是不可能靠用产量来冲击市场,抢占大部分市场份额的。
所以他们必须走精品路线,凭借质量来取胜。
只有先打响名头,使叶氏瓷器这一商标成为行业标杆,才能进一步扩大产量,保证商品不会滞销。
好在叶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局就拥有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不用遵循传统的研究路线从零开始,这很大程度上为他们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毕竟从古至今,没有一项科研是不烧钱的,而他们叶氏一族现在最缺的就是钱。
解决了核心技术问题,再加上对瓷窑内的反应原理有透彻的认知,叶向荣觉得自己心里很有底气。
万事万物,只要存在科学依据,那它就不是一件可怕的未知事物,而是可以通过人为去把控的,结果是可以预计的,而他们现在最要紧的就是通过不断练习去驾驭它。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芒种时节。
芒种即为忙种,对于农家来讲,正是忙着种植的好季节,需得跟时间赛跑。
便是叶梓这般四体不勤的,也是晓得“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这种农谚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会逐渐升高,而这会导致水稻营养生长期逐渐缩短,将来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大大降低水稻产量。
所以,大伙儿若是为了保今年的收成,都必须齐心协力抓紧时间及时移栽水稻,抢种大春作物。
一时间,手工作坊里突然冷清了起来,农田里多了许多直不起腰的身影,只有最要紧的窑旁坐着几个老人家在打着络子照看小娃娃们。
幸而大伙如今仍是一个锅里吃饭,所以不用做饭的女人们也跟着在地里搭把手,这样倒是比前些年干活的效率高了很多。
大伙儿白日里闷着头在地里干活,晚间吃罢饭还要凑在一处练习手艺,生怕这几日不练习倒叫手感生疏了去,落得个前功尽弃。
叶梓一家,除了叶梓和窝头两个小的可以在家待着,叶向荣和王春英却是得每日出去干活,不能躲懒的。
他们倒也不是热爱干活,只是大家都在努力,他们却忙着偷懒躲清闲,将来还怎么团结族人,没得让人背后生了嫌隙不是。
所以尽管二人干活很不熟练,却也依旧跟着族人每日早出晚归,这无意中还让他们跟族人更贴近了几分。
都知道叶向荣是读书人,前些年天天在家里读书写字,地里的活儿是一概不碰的。
如今瞧着,他干起活来已是有几分架势了,还常常干完自己的那份去帮着媳妇儿干,这可引得周围一众妇女很是羡慕,纷纷回家在炕上给自家男人使小性子。
男人们有苦难言,不晓得自家婆娘咋这么累了还有力气耍小性子,但能咋办呀,自己的婆娘自己哄呗。
在叶向荣一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叶氏一族的男人们已经慢慢开始学会去尊重关心自己的媳妇。
各家里头男娃女娃也都一视同仁起来,你看向荣家那个女娃娃多能干呢,谁说男娃一定金贵了,说到底还得是聪明娃才行。
为着这个缘故,很多年后叶氏一族疼媳妇儿,不重男轻女的名头在十里八乡越传越远,一度还传出“嫁女当嫁叶家郎”的童谣来,足可见叶氏一族有多招人稀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