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管理出现重大纰漏,樊谨言决心将琼州整个政府系统进行全面大改革,尽量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八一中文w≦ww.
至于其他涉案官员和部门,樊谨言没打算追究,毕竟要追究,第一个就该追究他自己。
现在,无论是在实质上,还是名义上,他已经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永驻琼州的靖海候,镇南大将军。开衙设府,在所难免。
经过和主要部门管理集思广益,连续三天的商讨,符合当前琼州现状的管理模式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最高统治者自然就是镇南大将军府的大将军樊谨言。
下设财政部,税务部,商务部,教育部,建设部,司法部,警察部,卫生部,军务部,监察部共十个部门。
财政部主要负责资金调拨,和资薪放等等;税务部主要负责收取各种赋税和关税再移交给财务部;商务部算是琼州当前最主要的部门之一了,不但要负责开各地的商业系统展,管理监督各地商业稳定,还要直接管理南州开区和造船厂等;教育部主要就是开着教育工作和接手全面文化普及工作等;建设部主要是规划全岛道路建设和南州新城的建设等;司法部和警察部主要是维护地方治安和刑狱方面;卫生部将主要负责培养医疗人才和全面卫生知识普及等;军务部直接由樊谨言亲自负责,各部军官直接向他负责;监察部将扮演的是廉政公署和锦衣卫的角色..........
地方四州设州长,统属教育司,警察司等等,全面细化管理。
而军务部方面,樊谨言就无耻多了,直接把后世的模式完全剽窃,用在了自己的势力里。
军务部统领全军,6军和海军一样仍然分属北部行营和南部行营,但除了必须的作战部门以外,还规划了几个文职部门,分别是后勤,医务,宪兵等等。
而且还设立军衔制度,分别是,列兵,士兵,上等兵,兵长,军士,军士长,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校尉,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共十七级。
军职也分班,排,队,连,营,团,旅,师,军九级。
由于古时候士兵基数远远高于后世,所以樊谨言把五千士兵设立成一个团,也就是说,南北两大行营的主官,魏大有和唐飞都是上校团长。而独立成营的秦远比较特殊,虽然只有两千人,但同样也是上校团长。
海军相对就要特殊些,樊谨言将一艘战船的最高指挥官设为少尉,每五艘为一个小分队,队长为上尉;每三十艘为一个中队,指挥官为少校;每一百艘每一个编队,指挥官为上校;每三百艘为一个舰队,指挥官为少将。虽然两支舰队都不满三百艘,但两位海军将领都是少将军衔,是琼州现在军衔最高的两人。
这一重大变革彻底改变了原来琼州漏洞百出的管理系统,让内部的凝聚力更加的牢固。
樊谨言不知道的是,他虽然很多都是抄袭后世的东西,但却走在了其他穿越者的最前面............
................................................................................................................................................................................
一个多月的适应期过后,各部门也彻底的完成融合,部门效率也比以前快了许多。
但同时,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又摆在了樊谨言的面前。
眼看系统任务给予的半年之期即将来临,但分布各地负责普及文化的学生也反馈回来了信息,识字率连一半都不到,很多百姓对于占用他们的休息时间学认字已经很不耐烦了,甚至很多人已经出现抗拒,不愿意再参加所谓的夜校学习班。
任务能不能完成,樊谨言并不在乎,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在后世那么达的资讯都不一定能完成,何况是通讯这么落后的古代。
但文化普及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如果能做到全民识字,那在将来的展中,无论是新政,人才,科研等等,都是和文化普及密不可分的。
对此,樊谨言也很恼火,老百姓不愿意学,总不能拿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逼他们学吧!
看来,没什么诱人的好处,仅仅依靠自己的威望和命令,作用并不大。
怎么样才能让老百姓主动学习呢?
如今琼州的优惠政策已经很多了,什么东西才能引起老百姓心动呢?
总不能直接送钱吧!
最终,还是已经怀孕六个多月的梁香如提醒了他。
原来,樊谨言在最开始为了军粮的问题,一直没有减少老百姓的土地税收,还是延续何奕统治时期的税收政策,七成粮食归国有。
想到这,樊谨言当即下令,但凡自愿参加文化知识学习的百姓家庭将只需要交六成粮税,但凡家庭成员有一半识字的,只需要缴纳五成粮税,凡是家庭全部成员都识字的,只需缴纳四成粮税。但凡家庭成员有成员成功参加公务员考试并获得公务员资格的家庭,只需要缴纳三成粮税。
和樊谨言所想的一样,这条命令一出,顿时所以的百姓都疯狂了,完全没有当初的反感,不但积极的可怕,还主动找教字的学院学生学习,文化氛围简直浓厚的可怕。
........................
很快,一个月之期就要到了,樊谨言并不知道治下老百姓的识字率到底是多少,但百姓的学习氛围还是令他满意的,不管任务能不能完成,起码对琼州的未来,他还是看到了希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