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决定要来襄平,苏婆子帮着收拾东西,不知不觉竟也做了许多准备,教案整理了四五箱那么多。 “先生答应了!”
虞幼窈惊喜不已,仿佛担心她反悔似的,连忙道:“这事,就这么说定了!”
她心中认可的老师,只有叶女先生。 叶女先生从不断章取义,从不带有世俗的偏颇,从不认为女子天生卑弱,正中明理,还着一股子才德女子的自信与从容。 虞幼窈又道;“从前我对先生说,要创办女学堂,可真正到了辽东,才知道自己当初的想法有多么天真,辽东苦寒,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哪儿有余钱读书,识字?生存都成问题,哪儿有心思在子女的教养上花心思。”
也是真正认识到这一切,她才将心中天真的想法压下,试着去改变辽东的生存环境。 叶女先生笑了:“江南人杰地灵,每逢科举,南方学子中榜者,远胜北方学子,是因江南富庶,百姓日子过得好了,才有心思在子女身上花更多的心思,故江南文盛,一本书的价值约一百文以上,笔墨纸砚均是消耗用具,非普通人家承担得起,生民之计,才是教化之根本,这一点你做得很好。”
师徒二人对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叶女先生只带了嗣子和苏婆子过来,住处不必太大,虞幼窈仔细打听,挑了三处不错的小院,自己亲自看过了,这才携礼去叶府正式拜见叶女先生,提了小院的事。 叶女先生瞧中了一处闹中取静的小院。 之后,虞幼窈寻了工匠,仔细将小院重新修缮了一遍,请了万君山的仙长布了风水势,将小院布置妥当,屋里什么都齐全。 叶女先生对小院十分满意:“倒叫你花了不少心思。”
虞幼窈也高兴:“先生能来襄平,我是一千个一万个高兴,便也盼着先生能早日安定下来,好叫先生免受劳顿之苦。”
寻了一个黄道吉日搬了家,叶女先生总算在襄平城安顿下来。 办女学堂的事,也提上了日程。 消息一经传开,倒是惹来了不少微词,碍于韶懿长郡主在北境的名望,没有人公然反对,但质疑声仍然不少。 面对质疑,虞幼窈只道:“女子读书识字,是为了明理、明德,女亦有女四书,既世代流传,就是让女子学习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道明,女子若没有引以为傲的才学,就该有德行,没有哪一个意思是,女子不能读书识字,相反读书识字的目的,本也是明理明德,与这一句话的深意不谋而合,办女学堂,再顺理成章不过。”
女四书,是指《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 这些书倡导了男尊女卑,但也不乏一些德行、修身、谨行、勤励、积善等,教导人知礼德行的内容。 女四书是必学课程。 《四书五经》也是主课,但上课内容是有选择性的,主要还是以知礼、明理、明德、修身为主,不会上得那样精细。 君子六艺、琴棋书画、诗词茶赋,作为必选课,必须择其二。 女工女红,如丝织印染等,也是选课,择其一学。 如此一来,虞幼窈办女学堂的目的,就已经十分明确了,不仅要让女子明理、明德、知艺、懂礼,还要让女子有一技之长。 并没有离经叛道。 但,如闲云先生和湖山先生这样的圣贤,看待问题往往更深远。 韶懿长郡主受殷怀玺影响颇深,骨子里崇天尚道,不扬尊卑,行事主张平衡、自然。 何谓平衡? 两物齐平如衡。 一个“平”字,呼之欲出。 但韶懿长郡主并不会刻意去追求“平衡”,也不会倡导什么平等的观念,教导女子明理、明德、知事,懂得道理越多,能走的路就越多,选择就越多。 平衡即自然。 不过分干涉,遵循万事万物自我的发展规律,使其达到平衡状态。 二人对视一眼,闲云先生就笑了:“看来,韶懿长郡主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啊!”
湖山先下落了一颗黑子:“论棋盘上的工夫,咱们倒也可以称道一二,可这人生的棋,这两口子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闲云先生“哈哈”大笑:“依你之见,他们二人下的是什么棋。”
湖山先生略一思忖,便道:“一个是苍生万计,是为苍生棋,一个是生民大计,乃为生民棋,大善。”
闲云先生轻抚着长须:“既是为这天下苍生,谋生民之计,推一把又何妨?!”
一恍眼就到了三月。 虞幼窈收到通过族里的渠道送来的密信,信中提了,族人大半都了归族中,族里已经开始闭族。 镇国侯府举家迁往西安,听说在那边有些人脉,去了那边也能有个照应,只有镇国侯留在了京里,显然是要和大周共存亡,实在令人唏嘘。 齐家南下回了杭州族内,齐大人出身杭州望族齐氏,也是南方颇有底蕴的大家族。 至于唐府,信中没提,却提了已经嫁入通政使家的唐云曦,说是陪同夫家一起南下回了温州族中。 虞幼窈想到了儿时的好友,心中好一阵伤感。 也不知道何时能再见。 女学堂为整个北境带来了不小的震荡。 质疑的人多,支持的人更多。 不少世族豪绅,重视家中姐儿们的教养,请女先生也是常态,对创办女学堂并不排斥,对韶懿长郡主的先生叶应秋也十分推崇,希望家中的姐儿们,能得叶女儿生的教导,还公开发起资助。 北境民风本就彪悍,并不觉得女学堂离经叛道,反而认为韶懿长郡主为北境做了这么多好事,办女学堂,肯定也是好事,支持就对了。 加之辽东一带,涌入了许多流民,识字和懂一技之长的,会得到优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许多人,认为读书,识字,才带来真正的实惠。 韶懿长郡主解决了粮食问题,鼓励养蚕,推广绿肥、沤肥法,提高作物产量,推行《饲牧志》,鼓励畜牧发展,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家里渐渐有了余钱,也渐渐把心思放到子女的教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