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玄奘出发(1 / 1)

“正是!”

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后拍手叫来内侍,将一幅军事地图抬了上来。

对着地图,李世民侃侃而谈道:“先生请看!吐谷浑地形狭长,形如月牙,占据着大唐通往西域的唯一通道,只有拿下此地,大唐才能顺利地沟通西域,打通先生所说的丝绸之路。”

“这倒也是。”韦安平闻言点了点头。

打通西域,一直都是他的期望。

只有打通了西域,丝绸之路才能兴盛,才能跟西边的跟西边的各个国家交流,获得更多的技术和种子。

丝绸之路,不仅是财富之路,还是技术和种子的交流之路。

“不过,那也应该是明年的事了。”

李世民笑着摆了摆手,重新坐回座位上。

韦安平闻言,开玩笑道:“说不定我们还没动手,对方就先投降了呢?”

“哈哈,这倒有可能。”李世民闻言大笑。

大胜突厥的消息,让整个长安城都高兴了三天。

然而,在这一片兴奋和狂热之中,有一人却悄然离开,挥手告别了故土。

他一身玄色僧衣,身后背着书笈,脚踏麻鞋,小腿处还绑着一道绑腿。

一看就知道是出远门的架势。

此人,正是玄奘。

他十三岁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是个十分虔诚的佛教信徒。

在这些年中,他曾游历各地,拜访名师,学习了大量佛教经文,但学得越多越觉得困惑不已。

原因其实很简单……看不懂!

如今的佛经,大多是前朝或者更久远的时代传到中原的,因为文字和翻译问题,很容易把内容弄错、弄混乱,渐渐地大多数人都已经看不明白了。

因为看不懂,导致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于是所有人都能解释佛经的内容。

后世上过网的人都知道,一旦对某件事物的解释,有多种说法,就极容易引发争论。

有了争论,就有了派系。

派系之间,互相争吵、攻讦,谁也不能说服谁。

为了弘扬佛法,为了得到一个确切的解释,他在两年前就曾上书皇帝,希望能允许西行求法。

然而却没有得到回应……

在等了三年后,他终于决定,不再靠朝廷的力量,而是要自行前往西天取经。

此时此刻,他走在西行的路上,身后是热闹繁华的长安城,前面是无数先辈曾走过的西行之路。

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一个个西行的前辈,在鼓励着他,陪伴着他。

事实上,玄奘并不是第一个西行取经的人,在他之前,还有不少前辈僧人。

史书上记载,最早西行取经的僧人,是三国后期的一名高僧。

而最著名的一位,则是东晋的高僧法显。

法显同样是从西域出发,途径大漠和雪山,抵达北天竺,然后又去了中天竺,最终在中天竺学法三年,又带着大量的经书回国。

不过,法显并不是原路返回,而是走水路,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坐船,辗转漂流到了苏门答腊,再坐船回到岭南,然后又一路漂流最终抵达登州一带,从那里上岸回到中原。

正因为有这么多前辈的成功经验,玄奘才敢于独自前行。

前辈们能走通的路,我当然也可以!

因为大唐开放商业,此时的西行之路并不荒凉,反而时不时就能遇到商队。

大量的独轮车,成为了商队的标配,还有那些看起来十分凶恶的护卫。

玄奘的打扮太过独特,许多人一眼就看出了他的身份,于是纷纷前来搭讪,好奇他的目的。

不过,玄奘却不敢回答……因为他并没有得到皇帝的允许。

这个时代,私自出国是违法的,一旦被抓到很有可能被除去僧籍,然后成为苦役。

因为一路上搭讪的人太多,玄奘干脆刻意避开了人群,专门走无人的小路。

就这样,他默默地向西前行。

半个月后,韦安平和李世民才得知了这个消息。

姑臧的绣衣使者汇报,说发现了一名形迹可疑的僧人,似乎打算潜逃出国。

不过,因为有韦安平的提前吩咐,绣衣使者并没有对其进行抓捕,姑臧的官员也放他离去。

倒是收到消息的韦安平,有些哭笑不得。

万万没想到,玄奘竟然在这个时候西行……现在的西域,恐怕已经下雪了吧。

长安也下雪了。

今年的第一场雪,比去年来得要晚一些。

不过就算是下雪,也抵挡不住百姓们的热情。

下雪后,许多百姓都穿上了洁白的棉衣,将自己裹得厚厚的,出门的时候一摇一摆,活脱脱像个企鹅。

经过这一年的发展,长安的棉花产量取得了巨大提升,除了供应给军队之外,其余的棉花全都流入了市场,成为百姓们身上的衣服。

去年还要一贯一件的棉衣,今年已经卖到了三百文。

这个价钱,只要咬咬牙,就算是普通百姓也能买得起。

尤其是在工厂上班的工人,大半个月的工资,就能买得起一件棉衣。

确实不贵。

此时此刻,韦安平就穿着一身棉衣,走在长安城的大街上。

在他的身后,是好不容易放假出来玩的李承乾。

“承乾,你最近还在忙着修撰新律吗?”

“是啊。”

李承乾点了点头:“好久没见到老师了。”

“你这次来找我,是不是有遇到什么问题了?”韦安平笑着问道。

“呃,确实有些问题。”

李承乾微微一愣,随后才苦笑道:“最近一直有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向我们反应,说刚编好的商律不够完善,对于许多不法行为都没有惩罚,希望我们能修改……”

“刚编好就要修改?”

韦安平听得一愣,但很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其实就是法律的滞后性。

法律不可能完全跟上现实的发展,往往是事物出现了一段时间后,经过自然地发展,出现了问题和矛盾。

然后才会被注意到,中间还得经过管理和调节,最终形成一套规范,最后才会被写进法律中。八壹中文網

就算是法治发达的后世,法律一样有着严重的滞后性,许多新事物往往发展了一二十年,都还没有相应的法律去规范。

比如互联网、元宇宙等等。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春秋最强野心家 席卷晚清 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大秦:朕出游东巡,你竟举国飞升 重生三国之忽悠人生 大秦:地府之主,打造阴兵军团!长风扶摇起 大明盛世之布衣风云 大秦:地府之主,打造阴兵军团! 爹你歇歇,今天轮到我骂李世民了磕磕绊绊的我 黄巾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