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时政是吴帆徽的习惯,穿越之前,他每天都要在电脑上面浏览新闻,仔细阅读每一条自认为是很重要的新闻,且做出自身理解的分析,穿越之后,他的这个习惯时断时续,几乎无法很好的持续下去了,无他,这个时代信息过于的闭塞,不要说他这个还算是草根的布衣百姓,就算是县城内最为显赫的贺氏家族,怕也不可能知道很多外界的消息。八一中文网w?ww.
这种闭塞的氛围,对于朝廷和官府来说是很有利的,老百姓就生活在小的可怜的圈子里面,根本不知道外界生了什么事情,不可能有什么比较,周围的人看上去差不多,谁的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内心也就少了很多的不平衡,要是说这米脂县的百姓,知道南直隶诸多的百姓,生活比他们要好的太多,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内心服气才怪了。
尽管处于这样的氛围之中,吴帆徽还是想法设法的了解外界的消息,当然想要了解外省乃至于南方和京城的信息,这是不现实的,关键是米脂县内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整个的吴氏家族,到过京城的也就是吴缅清。
这年月能够到京城去,对于米脂县的人来说,那是巨大的荣耀。
不能够了解到外界的信息,那就了解米脂县的情况,吴帆徽认为这是很有作用的,一方面帮助他更加深入了解这个年代的诸多实际情况,另外一方面也能够根据了解到的信息,分析未来局势的走向会如何。
吴帆徽不赞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做法,不知道有多少的读书人,就是因为抱着这样的信念,结果读书没有取得功名,本人也变得迂腐,简直就成为了废人,几百年之后文学作品之中出现的孔乙己,不就是典型吗。
县试在即,吴帆徽所做的准备差不多了,有了吴缅清时常的提醒和偶尔的辅导,加上他自身所做的努力,通过县试不会有什么问题。
作为吴明坤、吴明波、吴明富、陈华渠、吴明峰五个人的老大,吴帆徽名至实归,吴明坤、吴明波、吴明富和吴明峰四人都是吴氏家族的人,尽管说他们的父母在家族之中没有什么显赫的地位,但家族之中生的一些事情,他们都是知晓的,特别是吴帆徽的父亲吴庆成为了家族帐房的大总管,成为家族之中掌握实权的人,此事整个家族都是知道的,也是在家族之中引一定轰动的事情。
吴明坤等几个小孩子都是很高兴的,他们向老大表示了祝贺,毕竟是心智尚纯洁的小孩子,他们没有趋炎附势的态度,那种高兴是自于内心的,年纪最大的吴明坤,还在学堂开学之后,联合其他四人,专门请吴帆徽到客栈去吃了一餐饭,看着吴明坤等人小小的年纪,就端起酒杯对他表示祝贺,吴帆徽内心的确是感动的。
经历了家族之中的一些事情,经历了马鞍山村的一些事情,吴帆徽知道这个时代怕是更加的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是非常复杂的。
对吴明坤等人的学习,吴帆徽是严格监督的。
近半年的时间过去,吴明坤、吴明波、吴明富、陈华渠和吴明峰,全部都能够熟练背诵《百家姓》、《三字经》和《千字文》,就连况严琦都感觉到奇怪,他这个先生从未尽力教授过学生,这些个小娃娃能够熟练背诵《百家姓》、《三字经》和《千字文》,那可不简单。
穿越半年多的时间,吴帆徽终于弄清楚了大明读书人学习的基本情况,不管你从多大的年纪开始读书,先接触的都是启蒙的教材《百家姓》、《三字经》和《千字文》,能够熟练背诵和书写之后,就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了,所谓的十年寒窗,伴随你的也就是四书五经。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一个人穷其一生,也不敢说学透了四书五经,不过从为了科举考试出的角度学习四书五经,那还真的就有显著的区别,而成果就看你写八股文的本事,八股文写得越好,证明你学习的越好。当然几乎所有的两榜进士,在科举高中之后,都是果断的抛弃八股文,他们也知道这玩意在做官的时候没有任何的作用。
吴氏学堂开课之后,况严琦的情绪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点吴帆徽是看在眼里的,毕竟作为吴氏家族主母的况氏,已经被逐出家族,与况氏有着一些关系的况严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遭遇到牵连,尽管再次担任族长的吴缅清,告诫了几乎所有的家族中人,不要因为况氏的关系,排斥家族之中异性之人,但这种影响或多或少的存在。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吴帆徽伸出了援手,其实在吴氏家族之中,他的地位高于父亲吴庆,吴缅清是很注意他提出来的建议的,有关不要排斥吴氏家族异姓之人,吴帆徽还专门说及了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认为吴氏家族需要展壮大,就是要吸纳更多的人才。
吴帆徽好几次请况严琦吃饭喝酒,两人之间的地位生了微妙的变化,况严琦变得很是客气,吴帆徽则好像是成为了主人家。
吴帆徽绝非过河拆桥之人,不管况严琦在吴氏学堂是不是混日子,但对于他吴帆徽还是有一定恩情的,特别是专门从家里赶赴县城,告知况氏即将难的事情,若是没有况严琦及时的告知,以及帮忙给吴缅清送去信函,吴帆徽肯定不能够参加马上就要开始的县试,还有可能背负难以洗刷的恶名,一辈子都有可能被毁掉。
通过与况严琦多次的接触,吴帆徽可以断定,况严琦不大可能通过乡试,这辈子都不可能有太大的出息,他私下里将况严琦与吴缅清做了比较,现况严琦存在的问题是明显的,没有博采众长的读书,也没有下苦功夫死读书,对自身的学识有着很高的自信,几乎没有吸纳外界知识的举措,这样的态度,想要乡试高中,几乎就不可能。
不过吴帆徽还是通过况严琦,知晓了米脂县不少的情况。
这些情况包括县衙、县城、村镇等诸多的情况,特别是此番况严琦回到桃花镇一个多月的时间的所见所闻。
因为严重的灾荒,米脂县已经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延安府所辖各地,好些地方都出现了农民造反的事情,米脂县虽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农民造反的事情,可地方上的那些富户,已经是胆战心惊,时刻都想着搬迁到县城来居住,免得被穷疯的农户打劫,失去所有的钱财。
况严琦描述的景象,让吴帆徽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他熟悉历史,知道历史的走向,不过穿越之后,他身处历史大变革的漩涡之中,先就是要保证自身和家人不遭受损伤,不被大变革的漩涡吞没。
米脂县条件最好村镇之一的桃花镇,也出现了大问题,很多的百姓家中彻底断粮,走投无路,一些农户加入到了流民的队伍之中,甚至有一些农民听闻了府谷、宜川和安塞等地有农民造反,专门前往这些地方去投靠。
官府的主要精力,集中到城池和重要的村镇,对于其他的地方几乎是不管不问了,连续几年的灾荒,根本就收不到什么赋税了,老百姓在面对灾荒的时候,先是卖掉家中的田地,接着就是卖掉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到了最后走投无路,甚至卖掉妻儿,最终没有什么东西可卖的时候,一些不愿意等死的农户,就只能够起来造反了。
况严琦说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尽管没有详细的描述,可脸上透露出来的表情,还是有些不忍的,当然他没有什么具体的办法来解决,无非就是认为县衙和府衙应该给朝廷写去奏折,要求朝廷拿出钱粮来救济,让老百姓度过难关。
吴帆徽从况严琦这里得到的有关时局的议论不是很多,也仅仅就是米脂县遭受到的灾荒,就连相隔不是很远的府谷等地的农民造反的情况,况严琦都不是那么清楚,只是听说这些已经疯狂的农民,痛恨官府,痛恨本地有钱的人户,起来造反就是抢光这些富户。
但是从况严琦的只言片语之中,吴帆徽已经得到了一个非常准确的信息,那就是延安府即将大乱,不要多长的时间,整个的陕西也将陷入到大乱之中,农民起义一旦达到一定的程度,朝廷肯定要派遣大军前来围剿,到了那个时候,老百姓的境况将更加的悲惨,因为明王朝的军队几乎就是推行的军户制度,各地卫所大军形成了军队的主力,这些卫所军队几乎就是自己养活自己,他们出征,地方上是要提供钱粮的,贫瘠到了极点的延安府所辖各地,怎么可能拿出来多少的钱粮维持大军的开销,到时候这个负担必然转嫁到老百姓的身上。
老百姓无法承受了,怕是有更多被逼无奈的人会起来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