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收藏,新书第一个推荐啊,再蚊子腿也意义重大。?八一?中?文网??w?w?w?.大伙多多支持。收藏,收藏,求收藏!
衙门是整个天下最污秽的地方之一,一定程度上讲,青楼楚馆都比衙门干净。就像21世纪很多普通老百姓脑子里对政府大院的第一印象,不是里头的人在辛勤工作,而是里头的人在一个个钩心斗角,捧高踩低。
这个时代的县衙跟21世纪的政府大院没什么区别,里头的人就没一个是干净的。
以鲁山县为例,岳文海刚到任的时候与当时的主薄和典史可是好一阵你争我斗,靠着职位和手腕他最终是压平了整个县衙,没被当成傀儡摆在正堂。这不仅仅是因为岳文海是知县大老爷,还因为他有心计有手段。
没有这些,岳文海再是大老爷,也一样被主薄和典史连同整个县衙的衙役一块摆布,在鲁山县只能成为一个当不了家做不了主的摆设。当然,岳文海的师爷也都有相应的水准。
所以,当官不仅要八股文章做的好,更要脑子灵活,胸中有计。
这就是当年鲁山县衙上演的一幕。
一县官衙,上到县令,中到主薄、典史,下到三班六房的典吏、捕头和普通的衙役,每个人都是‘权利’组成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在倾尽努力的去攥取更多权利。直到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整个县衙就会变得十分‘和睦’。
所以,鲁山县才是陈鸣真正历练的地方,只要能在这里混的如鱼得水,那么整个大清朝现今世道的规规矩矩,陈鸣就可以熟悉于心了。
而那县衙里面的人,就像那21世纪的贪官一般,全杀了会有冤屈,一些个人罪不至死【可不是没罪】;隔一个杀一个的话,却绝对有漏网之鱼。八壹中文網
在那里,县令与下面的小吏的明争暗斗,三班六房小吏之间的钩心斗角,再纯白的孩子丢进去不出一年,也会变的灰不溜秋。大环境下你就要向大环境妥协!
想独善其身?哈哈,崖岸自高那是强者才有的选择。小小衙役,你有什么说‘不’的权利?你什么都做不到。不想死,不想跟狗一样被赶出衙门去,就只有和光同尘,同流合污,融入其中才是正途。
一个豪强家族的族长从来不需要一个正人君子。
陈家这种皂户衙役出身,干着走私贩卖盐铁生意的豪强,真要让一个正人君子来执掌家势,怕不用几年就能将好好地陈家带进地狱里去。
既然从骨子里就黑了,还想着去洗白不是笑话吗?当然,陈鸣是永远也想不到,就因为陈家这种贩卖私盐、铁料家和主支世袭皂户的出身,在二百多年后网络兴起的时代里,被欧洲无数键盘愤青们喷成了‘贪婪、卑劣的走私商家族,社会地位低贱的只能与娼女支、乞丐并列’。
小南山向西七十里。
青山碧水中,一座不算太高,却两边悬壁的山头上,一做修整严正的山寨里人头攒动,陈鸣高兴地拍着身边依旧在着浓重硝烟气的铁炮,目光期盼的看着前方山下。
这是陈家刚刚铸造好的小炮,用的是这个时候全世界绝对独一无二的铁模铸造法。比起传统的泥模,铁模的好处是不须言表的【在n多本小说中,铁模铸造法那就是神器啊】。但这并不说它就真的那般神奇。
铁模的缺点就是,从金属铸造学和金相学的角度来看,铁模的散热太快,使得生铁液在冷却时存在过冷度较大的问题,铁液中的渗碳体来不及析出(石墨化来不及进行)石墨就已经凝固,因此铁中的渗碳体主要以碳化铁的形式存在,也即是白口铁。当然由于铁液在凝固过程中过冷度较大,因此表层的金属结晶微粒比较致密,身管较为光滑;
但这对比西方以灰口铁为主的铁质大炮来说,真心并不占据优势。
铁模的唯一好处就是加快了生产率,不用像泥模铸炮那样等待几个月的时间。但是铁模铸炮的产品白口化非常严重,由于冷却度太快,虽然比较光滑,但是生成的几乎全是白口铁,导致炮身的脆性增大,火炮的性能下降。为了增加抗拉强度只能用数量来堆砌质量,也就是增加壁厚来解决。
眼下的这门两斤炮,从炮弹重量上算可以说是与西方的三磅炮等级,光炮身重量就已经达到了22o斤【清斤】,换成市斤的话接近27o斤。不知道比之西方的三磅炮要重上多少。
陈鸣很清楚这门铁炮的缺陷在哪里,但他没办法去改进啊。就他的那点水平,照本宣科还行,加以改进还是洗洗睡吧。以陈家现在的条件内模水冷技术都无法吃透,陈鸣唯一能用上的就只有生铁精炼了。
这是英国人造铁炮的法子。
先用高炉炼出生铁,冷却成白口铁锭,由于炼铁杂质较多,所以要再将铁锭砸碎进入反射炉精炼(不搅拌,否则生铁会脱碳,不用热鼓风技术,炉温达不到熟铁熔点的1538度,会生成胶状物的熟铁),融化后除去表层渣滓,这样二次熔炼后的铁液更为纯净。并且英国人的铁炮用铁,其生铁要用木炭来炼,以减少硫磷等杂质的加入(英国的铸炮炼铁必须是木炭铁,代价是成本高,国内森林几乎被砍光),或者铁矿石本身几乎不含硫磷(比如瑞典的优质铁矿石),这是陈家现下很难彻底达到的。虽然伏牛山里也不缺木料,陈家在大山当中开私矿和修筑寨子,也砍伐下了大量的木头。这些原木除了用来修筑寨子和搭建房屋,余下的多是用来烧炭,矿场上的用料能有多少?
反正陈鸣就是尽可能的提供给这几个铸钟的工匠最好的条件吧,搞出来的两斤炮还是重的让他直皱眉头。还好射程方面让他很是满意,就刚才那一炮的落点,估计能有一里地。
在这片荒无人烟的伏牛山中,从去年冬天开始,陈家就一点点的往大山中转移人口,单身的和拖家带口的,全都要。陈家原有的两个私矿,人工相加也不过3oo人,现在却是接近一千人了。扣除了二三百人的妇孺孩童,工人数量也翻了一倍多。何况陈家还从中抽人组织起了一支二百人的护矿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