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651章 一难又一难

第651章 一难又一难(1 / 1)

赵昺百忙之中关心活字印刷术的事情,不止是民族自尊心作崇,还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当下琼州要发展,没有教育是不行的,而此地文化落后,各类书籍匮乏,急需要大量的印刷供应市场。当然古人有‘抄书’的传统,并有专业的抄手市场,但总归不是长久之计,为了百年大计自己怎么也得出分力。

再有陆秀夫要恢复太学和州学,那些人还好,都有底子自己抄书就当加深印象了。可军中不行啊,那些人都是些厮杀汉,文盲、半文盲占据了多数。此次选兵赵昺要求认识五百字才可入选,在现代来说也就是小学三、四年纪的水平,可除了侍卫营和老营一般人外,在护军中居然挑不出五百人,只能降低到三百字的标准。

护军之中的兵丁还是从各军中选拔的精锐,其它各军的情形可想而知,如果让他们这些人去抄书,定然觉得还不如上阵厮杀来的痛快。所以抄书在军中不但难以推广,还会引起抵触情绪,而以后各种规范会越来越多,且不像经史一类的书籍百年不变,而军规却需要不断完善修改,可雕版是一次性的,刻上去便无法修改,还是活字印刷来的方便和快捷。

赵昺知道最初的胶泥活字难以推广,除了使用繁琐不方便外,还有胶泥活字着墨不均,导致印刷出的字迹模糊。而后又有木活字出现,不过一旦保养不当就容易变形和开裂,以后还昙花一现的出现过铜活字,但也因刻写困难,仍然没有能够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

不过现代人却都知道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在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上产生了无可估量的意思,可赵昺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未必如此。而他从发展史上知道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是否曾对欧洲产生影响,目前还真很难说清,但德国人谷登堡在十五世纪独立发明西方活字印刷前,听闻中韩已有此种印刷术的可能性也许是存在的,并受到了影响。

确如有的中国学者所说,“即使谷登堡的发明是受中韩活字影响,活字的全部潜力,也要靠字母民族去发掘。其巨大潜力在很长一段时间与非字母民族绝缘,只属于字母民族”。由于使用拉丁字母制作活字,远较汉字容易,因此谷登堡的活字印刷一经问世,便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至于让活字印刷在中国取代雕版印刷的技术实际是来自西方,当然也可以说是‘反哺’。从活字材料上说,谷登堡率先使用铅锑合金制作活字,较中韩使用的铜活字、铅活字熔点更低可以容易刻字、硬度更大使得活字经久耐用,从而得以被长期沿用。从刻写方式上说,美国传教士姜别利按照汉字特点,发明了电镀铜模,出售给清朝的总理衙门及上海各报馆等,而日本人本木昌造在姜别利的协助下,完善发明了更加优质的汉字印刷技术。

虽然知道后世铅字的成分,但是赵昺还是有些犯难。铅和锡早在这个时代就已经被发现,并广泛使用,所以这两样东西并不难找,难的是找到锑。他一个学机械的理科生当然知道锑的性质,当然也知道这东西是在十八世纪才被人发现和命名,当下的人即使发现并投入使用,跟他说‘锑’只怕也是不知所云。

赵昺问明了情况便直奔宫内的御作监,作为皇家御用工匠,这里当然聚集了手工业顶尖的大匠。而现在当然不能说这里聚集大宋的顶尖好手,可要说是琼州的却也不假,当然他要做的不是什么首饰、家具等等把玩用度之物。而是枪、炮、望远镜、手榴弹这些实用之物,可以说御作监就是他的研究所和实验室。

“还是偏软!”赵昺召集了几个冶炼和铸造方面的‘专家’先从材料入手,在连续更改了几次锡铅比例后,硬度还是偏软,有些失望地道。

“陛下,要不咱们再试试?”一个工匠问道。

“不必了,这已经是极限了,铅的比例再提高,材料便太脆了,还需另想办法!”赵昺摇摇头,他知道是缺乏锑的缘故,其脆而硬,缺乏延展性,但是和锡铅合金结合后就能减少脆性,提高了合金的硬度。

“陛下,可不可以加些‘连锡’试试?”又一个工匠插言道。现在御作监,包括匠作监的工匠们都知道小皇帝对于能解决问题的人,从来都是不吝赏赐的,因而大家的积极性都是很高的,且跟着其干活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再说即便错了,浪费了材料,陛下也只是洒然一笑从来不会追究,性价比这么高的事情,大家当然也不从不藏私的。

“连锡是什么东西,这里有吗!”赵昺想了想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皱皱眉道。

“陛下,这是常用之物,此处就有!”那个工匠见小皇帝感兴趣,立刻答道。

“常用之物?”赵昺奇怪地问道。

“陛下,咱们用的铜钱若是只用铜锡铸造,则质地偏软,用的久了便会很快磨损,但是只要加入些连锡则会变硬了。”工匠解释道。八壹中文網

“哦,还有此物,拿来朕看看!”赵昺点点头道,他知道这可能是一种微量元素,添加后能够影响到铸造的结果,具体是什么还得看过再说。

“陛下,连锡便是此物。”很快有工匠拿来一块白色的不规则块状物。

“这……这不是锑吗?”赵昺拿过仔细的看了看,惊喜地道。

“锑?!陛下识得此物!”小皇帝嘴里的新名词让众工匠都愣了一下,相互看看问道。

“呵呵,朕正想找此物而不可得,没想到它小名叫连锡啊!”赵昺拿着锑块咧着嘴笑道。

“陛下,那么说加入连锡就能解决问题了。”工匠试探着问道。

“当然了,有了它今天的事情就成功一半了。”赵昺没想到自己苦寻的结果居然又以偶然而圆满,看来古人的智慧比现代人一点不差,他转过身言道,“哦,刘灵去支五百贯钱,你二百贯,其余的人五十贯!”

“谢陛下厚赏!”几个工匠听了咧着嘴齐齐施礼道。而那个提起的工匠更是兴奋不已,一句话就给自己在府城换来个小院子,以后再不必租房子住了。

有了锑,问题便迎刃而解,三元合金的优点是熔点低,熔融后流动性好,凝固时收缩小,调配出合适的金属比例,雕成的活字字面饱满清晰。次日赵昺又让周翔找来印刷业的行内工匠做指导,根据前世记忆设计了铅字的样式和字号,然后又找来翰林院书局的那帮人按照选定的字体书写范字。再交给雕工们用铜雕刻字范,铸造铅字,试制后在上墨试印。

忙了两天,赵昺才总算敲定了所有程序和细节,算下来这造字工程确实不小。不仅需要多个工种相互配合,还要财力、物力都跟的上,也就怪不得书商们不愿意做,这也就是自己能够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又集中了顶尖的工匠,还不惜财力才促成了此事。

工艺虽然已经确定了,但是常用的汉字便有两三千,且一页书中还有很多重复的字,少者十几个,多者几十个,且要分成不同的字号,所以最少也需要上万字的字库才能够开门营业,这还不算可能出现的生僻字。考虑到时间紧,任务重,赵昺立下重赏,一月为期完成后所有参与人赏赐五十贯,没提前完成一天奖金增加十贯。

想着光有铅字也不行,还需印刷所需的工匠和排字、校对、审核等等一系列的人手。赵昺想想就先将印刷厂挂在翰林院名下,那里闲人多,皆是识文断字的,且也算是从事文化事业,专业对口了,还有利于保密。于是从所属四局抽调人手成立印书局,听起来也算高大上,并在宫城里辟出一个院子办厂……

在御作监折腾了半天,赵昺虽然只动动嘴不用亲自动手,可那里烟熏火燎的,他不免也是灰头土脸的。回到淡泊阁后,苏岚一见便连忙预备好热水侍奉陛下沐浴。

“哦,再加些凉水,今天太热了!”赵昺在熔炉边上待了半天出了身臭汗,现在还觉的火烧火燎的,下了水后就叫道。

“官家,可好了?”苏岚往浴盆中舀了半瓢冷水低着头轻声道。

“多加一些,今天在炉子边上烤了半天,都快成鱼干了!”赵昺还是不满地道。

“官家不能再加了,骤冷骤然之下会生病的。”苏岚却婉拒道。

“哎呀,哪里那么容易生病的,快加!”赵昺看着依然垂首的苏岚,撩起一点水泼向其道。这小妮子年后已经升了职,已经是尚衣局的押班,可他发现从在太后宫中吃过年夜饭后,其就变得怪怪的,说不出是什么感觉。

“官家……不要闹了,会着凉的!”苏岚受惊之下扭过脸,又急忙将陛下按回水里道。

“你怎么管的事情越来越多,朕又不是弱不禁风的小娘子!”赵昺不满地道,却发现其脸色绯红,鼻尖冒汗,伸手刮了下其鼻子道,“看看你热的脸都红了,也出汗了!”

“官家,你若病了,太后岂能饶过奴婢!”苏岚起身用丝巾给其擦身道。

“唉,你现在已经不是朕的人了,而成了太后派在朕身边的眼线了!”赵昺拍了下水嘟囔道。

“官家……”苏岚听了沉默了片刻道,“刚刚周主事送来了官家设计的新军装,可又等不到便先走了!”

“是吗?他给朕也做了一身吗?”赵昺听了兴奋地道。

“当然,周主事怎么会忘记了官家呢,还叮嘱奴婢一定要给官家试穿。”苏岚言道。

“好,那快一点!”赵昺也顾不得水的冷热,催促着苏岚道……

赵昺以最快的速度洗完了澡,想着自己总算能够穿上身‘正常’的衣服了,还是忍不住有些兴奋。这次他分别设计了步军和水军的军服,好在琼州这地方不分冬夏,暂时也不必分什么冬装和夏装了。而已经‘抄袭’成性的他自然也是大量借鉴现代的军服,而此次就是已二战时期德军的作训服为蓝本设计的。

希特勒虽然不是什么好人,可赵昺还记的希特勒曾经说过:“军服一定要帅,这样年轻人就会义无反顾地投军效劳。”在这一思想下设计制作出的纳粹军装,被公认为是军装当中有史以来最漂亮的。而他在前世就十分喜爱那种笔挺收腰的德军上衣和那宽裆马裤,再配上一双马靴,真是帅呆了。

“官家,这怎么穿啊?”苏岚拿过一套军装,一下愣住了,不知道如何穿戴了。

“朕自己来!”赵昺一把抢过道。他知道这套军装在这个时代太另类了,取消现在流行的右衿样式,而是采用现代的正衿,为了防止过于前卫还是忍痛去掉了心爱的小翻领。他飞快的先套上件圆领t恤,再穿上马裤扎上内腰带,披上上衣系好衣扣,最后扣上宽大的武装带,蹬上齐膝的马靴。

“唉,这头发真的该剃掉!”帽子当然是平顶军帽,但是这个时候男的都是长发飘飘,短发才另类。为了活动方便都是簪起来的,可戴上帽子后就会凸起一块,太难看了,他不禁嘟囔道。

“官家万万不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切不可损伤!”苏岚听了却是大惊道。

“这可怎么办呢?”赵昺听了脸一下就黑了,心中不免丧气,自己做点事儿怎么跟唐僧取经似的那么难呢!

他知道苏岚说的没错,这句话是孔老二说的意思是身体、毛发和皮肤,都是父母给的,既然受之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爱儿女的心,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毛发肌肤,不敢稍有毁伤,这就是孝的开始。古人崇尚“百善孝为先”,由此士人们大肆推崇留发。既然所有的善都以孝为先,那么,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毛发肌肤,是“孝之始”,那么也是所有善的开始。因此,古人把所有毛发都留下来,穿上长衫宽袍高靴,保护好自己的每一寸肌肤,便除了和尚都不能留板寸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唐之绝版马官 隋唐:订婚李秀宁,开局大雪龙骑 放啸大汉 远征欧洲 重生崛起干亮剑 大秦:父皇!我真只想自保啊! 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王茂平 狙清 首辅沈栗 从特种兵开始的万界穿越